你确定这把紫砂壶真的是大师的作品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23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611
导读

紫砂行业同样存在这些问题,经常有壶友拿着高价买来的所谓”大师“作品让我欣赏,有些壶基本是一眼假,但是在壶友眼里却成了收藏品。要想买到真正的大师作品,首先你要对这个作者的作品风格有一定的了解。说蒋蓉大师她的风格…

先来解读下“大师”这个词的含义,“大师”是指造诣深、享有盛誉的学者、专家、艺术家。只有在各行各业里出类拔萃,有着很高的造诣,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师“。当下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师满天飞”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伪大师”遍布各行各业,我们也处在一个“缺失大师”的时代,因为真正的大师实在是太少了。紫砂行业同样存在这些问题,经常有壶友拿着高价买来的所谓”大师“作品让我欣赏,有些壶基本是一眼假,但是在壶友眼里却成了收藏品。下面把我和一位壶友的交流记录拿出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启发和警示。

这位壶友起初信誓旦旦的,表示绝对是大师作品。因为是花了上万买回来的,觉得这个价格再加上落款是王品荣,百度上收索能找到这个作者,而且网上介绍了是大师。所以很有信心。我相信有过类似经历的壶友不在少数。事实上很多壶友花高价买回来的就是普通的商品壶,只是落款是名家的,根本不是大师本人的作品。很多壶友买壶都存在这样的习惯,先去百度搜作者的名字,如果百度上显示这个作者是名家或者大师,那他就会认可作者的作品。事实上我多次提到过,只要你花钱,可以在网络上做各种的包装和推广。

一些原本资质平平的制壶艺人,善于投机,通过弄来各种光环头衔,再找些媒体和平台炒作,把自己包装成了所谓的”大师“。就算作者确实是大师,如果壶的品质跟售价对不上号,那也是不对的,很有可能是仿冒的。现在很多品质普通的壶配上作者的各种头衔,价格就会翻上几倍甚至十几数十倍。很多不明真相的壶友往往觉得这些壶买回来可以收藏,事实上根本达不到收藏级别。

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名家作品

有一部分壶友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购买大师的紫砂壶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自己对紫砂壶了解的不多,往往就会掉进陷阱。不要天真的认为壶的落款是名家的,壶就一定是名家的。要想买到真正的大师作品,首先你要对这个作者的作品风格有一定的了解。我在上几期文章有阐述过,每个作者的风格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说蒋蓉大师她的风格就是擅长做花器,如果你手里有一把落款为蒋蓉的仿古光器,这样的壶多半是有问题的。而前文我说到的这位壶友花高价买来的王品荣的作品我认为之所以不对,就是风格不符合,一个擅长陶刻的艺人,在他的作品上看不到一点陶刻,这难道不是有问题吗?所以说要追某位名家大师的作品,还是先多了解作者作品的风格,以免吃亏上当还闹出笑话。

真正的德艺双馨的大师们

当下紫砂界稍有名气的艺人就被追捧为大师,个人认为太缺乏严谨性,我认为要成为紫砂界真正的大师是需要具备一定条件的。要有非常高超的制壶技艺和高品质的代表作品。当然还有一些活跃在当代的一些德艺双馨的,为紫砂行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一些艺人也配得上大师的称号。真正的大师应该做一个相对超脱的人,真正用十年磨一剑的心态来提升自身艺术水平,用好的作品来说话,而不是沽名钓誉,靠炒作和包装来骗取壶友的信任。

顾景舟(1988)、蒋 蓉(1993)、徐秀棠(1993)、吕尧臣(1993)

汪寅仙(1993)、徐汉棠(1997)、谭泉海(1997)、李昌鸿(2006)

周桂珍(2006)、顾绍培(2006)、鲍志强(2006)、曹亚麟(2012)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36423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