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
婚姻是两个人的事,也是两家人的事,在爱情面前失了理智,就需要家人来点醒。婚姻面前,家人的作用就是提点和建议。
可有的人,找了家人来把关,却又不听家人的建议,一意孤行坚持自己的选择。他以为是在表明决心,殊不知这样做既会伤了家人的心,又有可能影响自己的判断。
不论在怎样的情况下,既然选择让家人献策,那就该好好考虑家人提出的建议。被爱情蒙蔽了双眼,忽视了家人给予的建议到头来伤害的是自己。
很多时候,大家都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自己看不清的东西,父母可以帮你看清,所以多听听父母的话,并不是什么坏事。
虎毒还不食子呢,更可况是重情重义的父母,可怜天下父母心,做父母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幸福安康呢?
可很多子女却不明白父母的苦心,尤其是在感情问题上面,一旦父母阻止了自己的恋情,就一再怀疑父母是别有用心。
父母哪有什么其他的心思,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希望你能吸取他们曾经的教训,少走弯路而已。
不听父母劝阻,盲目坚持了错误的人,最后都将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读者蒲先生向我投稿,一是为了述说自己的苦闷,反思自己的过错,二也是希望让更多像他这样“不听老人言”的人能警醒。
“别娶,她有个弟弟!”不顾母亲提醒,男子执意结婚,半年就后悔。蒲先生告诉我,如果当初听了母亲的话,现在也不至于落得一个口袋空空的下场。
chapter2
蒲先生的父亲去世很早,母亲又当爹又当妈的把他和妹妹抚养大,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兄妹两人能得到幸福。
母亲一路走来并不容易,打过工,做过生意,大半辈子见识了不少事,也明白了不少道理。她用自己的经验,给了蒲先生和妹妹很好的教育,总算是把两个孩子拉扯成才了。
蒲先生大学毕业后就进了一家大企业上班,年薪少说也有二十万,到了适婚年龄,前来说媒的不少,可他谁也没看上,因为他心里一直住着一个女人,叫小蕴。
小蕴是蒲先生的大学同学,和他有着相同的爱好,两个人无话不谈。但是小蕴一直都有男朋友,蒲先生也就没有机会。
就在蒲先生打算放弃时,小蕴分手了。蒲先生立马抓住机会表白,两个人这才走到了一起。
蒲先生特别高兴,刚确定关系没多久,就匆忙带小蕴回家了。母亲对小蕴挺满意,可听到小蕴说她有个弟弟时,母亲的脸色就变了。
不过,母亲并没有阻止他和小蕴谈恋爱,只是提醒他谨慎一点,让他了解透彻之后再决定要不要结婚。
陷入爱恋中的蒲先生,哪能这么容易就听了母亲的话。交往刚半年,蒲先生就有了结婚的打算,但他一提结婚,母亲就态度坚决地说:“别娶,她有个弟弟!”
蒲先生知道母亲的担忧,因为邻居赵大娘的儿子,就是娶了个有弟弟的“扶弟魔”回家,才闹得家里鸡飞狗跳。可他坚信,小蕴不是这样的人,所以完全不顾母亲的劝阻,执意要结婚。
背着母亲,蒲先生偷拿了家里的户口本和小蕴领了证。母亲气得大病一场,在床上躺了三个月才好转。
蒲先生一直坚信自己才是对的,母亲只是看走了眼,可谁知半年时间,就让他彻底看清了小蕴的本性,也让他后悔自己的选择。
刚一结婚,小蕴就软磨硬泡拿走了他的工资卡,掌握了家里的财政大权,每个月只给蒲先生五百块生活费。
五百块连车子邮费都不够,更别说其他的花销了。但是蒲先生没有计较,因为他很喜欢小蕴,甘愿付出一切。
可是慢慢地他发现,小蕴对她弟弟好的不行,简直是要什么给什么,再贵也会满足。蒲先生多年积攒下来的积蓄,没几次就少了大半。
小蕴的弟弟三番五次上门要钱,少则几百几千,多则几万,小蕴眼睛都不眨一下就给了,完全不顾蒲先生的感受。
一开始蒲先生也没管,可当他发现小蕴越给越多时,就根本管不住了。小蕴完全不听她的话,还是一意孤行,毫无保留满足她弟弟的私欲。
结婚不到半年,两个人就从恩爱变成了争吵不断,蒲先生也开始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
看清了小蕴的本性之后,蒲先生才真正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可他现在后悔也已经晚了,就算是离婚,自己多年积攒的积蓄也还是打了水漂。
chapter3
这种错误,蒲先生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即便他不愿意听从母亲的话,也应该多交往一点时间,仔细看清小蕴的真面目。
可蒲先生一样也没有做,既没听从母亲的话,也没有自己认真去辨别,所以才落得这样一个下场。
可不管怎么说,婚已经结了,婚姻不是儿戏,不管后果怎样,蒲先生都应该妥善处理,不能冲动行事。
蒲先生说他已经有了离婚的打算,在此我想提醒蒲先生,离婚只是万不得已之下的选择,并不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任何事情都还有商量和解决的余地。
当然,小菁也希望更多像蒲先生这样的人明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父母的话在不中听,也是在为你着想。
面对感情不盲目,看清楚以后再做选择,今后才不会为自己的选择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