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时候,女孩子嫁人都是非常早的,在14、15岁的时候就必须嫁出去了。好像那些父母总是迫不及待地自己的女儿给送出去。或许这也是父母不重视女孩的原因吧。要知道15岁的女孩还在刚刚长身体,为何就必须要嫁出去了呢?
在古代,女孩15岁要嫁出去,是国家法律明文规定的。女孩子过了15岁还没有嫁出去,就跟早些年我国计划生育那样,国家是要罚款的。所以15岁还不出嫁的女孩,对于家庭来说,完全就是一个负担,还不如早早嫁出去,多拿点嫁妆来得划算。
那么国家为什么那么着急把女人嫁人呢?这个跟当时的情况有关,在古代,人的平均寿命都很短,能达到50岁都算是高龄了。最重要的是,古代人口非常的少,特别是在打仗的时候,经常死人,于是便造成了劳动力的缺失。
这个时候,皇帝自然是希望女孩们赶紧早早嫁人,多多生孩子,为国家增加劳动力。在那个时代人的眼中,女人的地位低下,那么女人的作用,除了是生孩子之外,其他的都是其次的了。
对比我们现代,15岁的女孩都是在叛逆期,父母多说两句嘴角都要翘上天了,基本都是在父母膝下撒娇耍小脾气的。可在古代,15岁的女孩,早已经有了丈夫,成了别人的妻子,说不定还当了母亲,对比起来,总是令人有些心酸,感叹古代女人命运多牟,现在多美好!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