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凝妈
妈妈群里有个妈妈说,她家孩子2岁了,还没有戒掉纸尿裤,但是邻居家1岁半的宝宝都已经会自己上厕所了,她感觉非常焦虑。
邻居告诉她2岁的孩子再不训练就晚了,美国儿科学会建议18个月就开始训练呢,再晚,上幼儿园怎么办?
她一听更着急了,总不能让孩子比别人落后,这一落后还落后半年,差距也太大了。她急于想改变这个现状。
她按照邻居的建议,也回家给孩子进行如厕训练。但是孩子很不配合,带他去厕所的时候,他愣是不尿不便,挣扎脱身,离开厕所,孩子就尿裤子。
她忍不住训了孩子“人家1岁半都不尿裤子了,你2岁了还不会”。一向爱孩子的妈妈变成了嫌弃孩子的妈妈,孩子也变得不像以前那样愉快了,晚上也翻来覆去睡不好觉。
她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如厕训练就真的这么折磨人吗?记得二宝如厕训练的时候,顺理成章,并没有造成多大的苦恼。分析来看应该是训练不当导致的如此局面,不用担心,只要改正方法,孩子一定可以的。
--如厕训练不当危害不小
很多父母会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比较,如果同龄的孩子已经能上厕所,自家的还不会,会特别焦虑。当引导孩子如厕训练,孩子不配合的时候,出现强迫孩子、训斥孩子的行为,孩子身心就会受到不良影响。
▶ 剥夺孩子感知身体的机会
《有爱的管教更有效》中提到,有些没有做好如厕准备的孩子,却被父母逼着去如厕,实际上是剥夺了自己感知身体的权利和机会。
孩子不懂如厕的真正意义时,被大人提醒如厕,才会被动执行,大人不提醒,还是会尿裤子,并非是自己主动的行为。
▶引发焦虑
如果孩子被要求如厕,但是无法顺利如厕时,会引来大人对他的不满。本来温和的大人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忽然开始对孩子发脾气,孩子感觉自己不再被爱了,他会感到焦虑。孩子晚上的睡眠质量会变差,长大后甚至会出现强迫症。
《儿童精神分析》一书中提到一个例子, 6岁的女孩厄娜有强迫症,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如厕训练。厄娜和作者做了一个游戏,作者扮演一个被便便弄脏的孩子,厄娜扮演妈妈。她开始的时候很温和,一会儿就变成了严厉愤怒的母亲,实际上就是对她如厕训练的一个情景再现。
▶导致便秘
在孩子不愿意坐马桶的时候,强迫他去坐马桶,警告孩子如果拉了裤子,就会得到惩罚。孩子会变得精神紧张,越着急越便不出,会硬生生地把便便憋回去。本来当天能拉,结果攒到第二天才拉。水分减少,大便干燥,更加难以便出,久而久之会出现便秘的情况。
--如厕训练重点还要看表现
《你的2岁孩子》中说,如厕训练能否成功的关键是,孩子是否做足了准备,而不是母亲有多努力。
《你的2岁孩子》中说,如厕训练能否成功的关键是,孩子是否做足了准备,而不是母亲有多努力。
当孩子做好了准备的时候,进行如厕训练会变得轻而易举。有的孩子早一些,有的孩子晚一些。 张思莱医生建议,1岁半-2岁是孩子养成如厕习惯的关键期。
实际上发展较为缓慢的孩子,会推迟到2岁半才能进行如厕训练。建议最晚不要超过3岁,3岁前是肛欲期,对如厕这件事会非常感兴趣,过了这阶段兴趣会大大降低。
如厕训练有一定年龄参考,但更重要的还要看表现。如果孩子有下列表现,就可以进行如厕训练了。
尿布上2-3个小时没有尿液
随着孩子大脑、肌肉发育不断成熟,输尿管增长,抗返流机制逐渐增强,孩子就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大小便。记得二宝6个月以后就能做到一天一次大便,非常有规律,除非吃得太多或者闹肚子。小便形成规律的时间大便要晚一些,1岁以后逐渐形成。大小便规律以后,不穿纸尿裤,只要在规律的时间内如厕,就不会尿裤子。
餐饮熟睡的婴儿
喜欢模仿大人坐在马桶上
孩子的认知能力发展到前运算阶段,就喜欢模仿,当他喜欢模仿大人坐在马桶上的时候,如厕训练的时机就来了。因为如厕训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的示范,孩子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就会喜欢模仿父母如厕的动作,让如厕训练变得好玩有趣。
有能力平稳地坐在马桶上
坐在马桶上需要保持身体平衡,还要坚持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对孩子来说也是不小的考验。如果孩子能够平稳地坐在马桶上,不会东倒西歪,还能够坚持一段时间,就给如厕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能够用语言或动作表示如厕需求
孩子要学会如厕,开始需要父母的引导,但是之后要做到主动提出如厕。如果孩子能用语言表达如厕的需求是最理想的,如果不能用语言表达,也应该会拽着大人的衣服,或者直接跑进厕所,这时父母提供必要的协助,孩子如厕就顺理成章了。
--如厕训练,父母的态度和方法都很重要
首先,态度——顺应孩子的节奏
孩子需要如厕时候,身体会发出一些信号,父母做个有心人,记录孩子的如厕信号。孩子要尿尿的时候,会打寒战、夹腿。
孩子要便便的时候会烦躁不安甚至哭闹,本来坐着会站起来,或者跑着转圈。每个孩子会有所不同,只要认真观察孩子,一定能掌握孩子独有的如厕信号。
这时再带孩子去厕所,就是顺应他的意思,他会很愿意配合父母的引导,心理上就不会产生被强迫的障碍。
其次,行动——选择合适的如厕用品
要想让孩子进行如厕训练,一定要为孩子选择一些感兴趣的如厕用品。可以坐上去的卡通马桶,男孩子小便用的卡通小便器,训练裤或者闭裆的裤子。我家没有选择训练裤,直接选择闭裆裤,多准备几条,及时更换也不麻烦。
最后,方法——循序渐进进行
第一步,了解马桶的用途
每天定时把孩子带到厕所,让他在马桶上坐一坐,让孩子知道如厕就要去厕所,马桶就是储存便便和尿液的地方,先从心理上接受如厕的工具和环境。
第二步,认识如厕的意思
引导孩子如厕的时候,用孩子能听懂的简单词汇解释如厕的意思,尿尿是“哗哗”,便便是“嗯嗯”,让孩子把语言和具体的动作联系起来
第三步,父母做好示范
父母坐在马桶上,给孩子做好示范。女孩子由妈妈来示范,男孩子由爸爸来示范,这样可以让孩子和大人的动作保持一致。孩子不会一次学会,需要反复示范多次,直到孩子能轻松掌握为止。
第四步,消除恐惧
孩子认为便便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如果便便被冲走,好像是自己的身体也被冲走了一样,他会感到害怕。给孩子看一本关于排便的绘本,让他明白便便是怎么来的,要去往何方,他就能从心理上战胜自己。
--结语
如厕训练经常被标榜为非常困难的事情,大多数是因为孩子没有准备好,而父母急于想训练孩子导致的。如果在孩子准备好的时候,用合理的方法帮助孩子进行如厕训练,将会变得轻松又有效。每个孩子都会学会正常如厕,记住这一点,我们就不会焦虑,孩子也放松学的会越快。
二胎宝妈,高级育婴师,个性化训练指导师,多平台原创作者。爱孩子、爱生活,愿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
二胎宝妈,高级育婴师,个性化训练指导师,多平台原创作者。爱孩子、爱生活,愿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