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我看了一场湖南台的《声临其境》。看这个节目,我是奔着郭麒麟去的,令人惊讶的是,他居然给剧中的哥哥范闲配了音。
前几个月的《庆余年》,我可是被他的范思辙圈了粉。之前光看他穿着大褂在台上给大家说相声,没想到演戏也这么有料。在《庆余年》里,郭麒麟扮演的是官宦之家的富二代,无所事事,吃喝玩乐。
看上去憨憨傻傻,像地主家的傻儿子,却有经商的头脑,一说到生意就精明得无敌。大家都说郭麒麟是本色出演,实际上他的童年过得苦不堪言。
童年的心酸生活
说到郭麒麟,大部分人都会说“郭德纲的儿子、德云社的少帮主”,一定是个从小享清福的富二代。
随便干啥,有老爹的名声在,不管做什么事,都得有人赏几分薄面。投胎到这种家庭,上辈子一定是烧过香的。
然而事实上,郭麒麟从小过得不算快乐,甚至比大部分孩子都惨。同龄人中的独生子,不管家境是否富裕,都是一家人的掌上明珠,呵护备至。
但是郭麒麟不一样,他爹是郭德纲。郭德纲不仅事业心很重,而且对相生有着亦一样的情怀,他想靠一己之力让相声发扬光大,有人去传承。所以在他三十多岁的时候创办了德云社,收了几十个弟子,都住在家里手把手地教。
那时候郭麒麟才三四岁,他的玩伴就是一大帮十几岁的半大孩子。因为年龄小,男孩子又调皮,十几个师兄没少欺负这个“跟屁虫”。按说孩子被欺负,当爹的总要根据是非护一护,但郭德纲偏不。
他不护亲儿子,反而护着自己的徒弟。那时候郭德纲家里穷,饭都吃不饱,有口好吃的,都紧着徒弟们先吃。郭麒麟岁数最小,反而什么都捞不着。孩子们有时候打架,郭麒麟挨了欺负,还得被老爹训一顿,挨个给师兄们道歉。这日子过的,别提多憋屈了。
就这么在苦日子里熬着,一边被师兄们欺负,一边是老爹经年累月的训骂,郭麒麟的童年生活,其实和很多孩子一样不幸福。
郭德纲的挫折教育
郭麒麟的辛酸童年,可以说是郭德纲老先生有意为之。因为创办德云社坎坷艰辛,饱尝人间酸甜苦辣。他知道人想成事并不容易,一定得受得起挫折经得起苦难。
所以在教育郭麒麟这里,他信奉的是打击教育,别人还没折腾你,我先折腾你。在家受的挫折多了,出去闯社会,心态会不一样。遇到事儿扛得起,经得住,打不垮。
郭德纲在有一次节目中说:“天下没有哪个父母不疼孩子的,你宠着,外面那些人不全是他亲爹,你把他骂够了,他出去之后就没有人再骂他了。”
除了骂儿子,郭德纲在家中也规矩极多。“坐姿要端着,不能跷二郎腿,说话要得体不带脏字,接长辈电话要起身,斟茶七分满”等等。郭家这些规矩,细碎繁杂,多到记不清。但是郭麒麟做不好,立刻就会挨骂。
就这么一路骂过来,郭麒麟从一个胖小子,长成了一个举止得体的翩翩少年。
“蠢子无知,下不为例”
长大了,是不是就不用挨骂了?不可能的。小时候被父亲骂是因为家规社规,长大了挨骂是因为郭爸爸对专业水准的高要求。郭麒麟最出名的那次挨骂,是因为给师哥岳云鹏的专场做助演,说了一段传统相声,但却演砸了。
就为了这事儿,郭德纲气坏了,他从家里骂儿子骂到微博上。当时引起争议,认为郭德纲对儿子太过严苛,然而他对相声的使命感让他丝毫不敢懈怠,于是就有了对郭麒麟恨铁不成钢的这一幕。
郭德纲甚至使用了“蠢子无知,糊涂至极,仅此一次,下不为例”的严厉词句表达失望。
郭麒麟本人,也是对这次演出事故表示惭愧,老老实实听父亲的教训,给观众朋友们道歉。
从那以后,郭麒麟再也没有因为相声业务水平被人抨击。渐渐地,他的相声功力越来越深厚,表演也被更多喜欢,他甚至成为众多女孩子梦中的白马王子。
业务能力上来了,观众缘也好了,郭麒麟成长到这一步,实在是太不容易了。顶着德云社少班主的名头,没有过什么优待,还多吃了不少苦。这些苦,大部分来自父亲郭德纲。
辍学后的相声之路
你说,老郭不爱他的儿子么?那也不至于。
郭麒麟15岁那年初中不念了,要辍学学相声。郭德纲千般劝阻后全力支持,让他拜自己几十年的搭档于谦为师学相声。这也是因为相声行当里有规矩,儿子不能拜父亲,不然老郭说不准就自己教了。
进入德云社演出之后,老郭给儿子配的捧哏是太子少保阎鹤祥,经验足水平高,小辈捧哏里隐隐是第一人,放眼整个德云社,也仅仅次于于谦孙悦等人。那实力绝对没得说。
但是除了这些,郭德纲好像对儿子也没有再帮什么。郭麒麟入行之后,郭德纲就断了儿子的花销,想活下去,一分一厘都得靠自己一场场说出来。说得不好,就没饭吃。
郭麒麟就在这种压力下慢慢成长起来,不但靠说相声挣够了自己的生活,前几年还攒钱买了一辆跑车。这钱虽挣得艰辛,但花得却心安理得。
“少班主”不是身份,是一种人生
郭麒麟从小到大,比范思辙过得可难受多了。长到这么大,也没享过家里的福,反而吃多了家里的苦。
别看他是德云社的少班主,还有个貌似富二代的身份,但他从小并非是家里的掌中宝。看着像是地主家的傻儿子,实际活得可能比穷人的孩子还艰难。
不过也正是这些经历,造就了现在光芒闪闪的郭麒麟。我喜欢他在《庆余年》里的表现,也期待着能看到他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