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几个急救穴位,关键时候能救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24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047
导读

哮喘发作时病人端坐呼吸,伴明显哮鸣音,咳嗽咳痰,胸闷喘息,此时点压天突穴或定喘穴、肺腧穴,或一手在病人颈部胸锁乳突肌上寻到压痛点,另一手按压手背部中指与无名指间的指蹼处,两手用力同时按压,持续十几秒至一…

长期以来,人们持有这样的观点,急病找西医,中医是慢郎中,与急救根本沾不上边。其实,这是对中医急救最大的误解。如果我们身边的人突发急救或者遭遇意外,按常规叫120,等医生到来时可能已是回天乏术。如果我们掌握一点中医急救技术,在第一时间即可实施抢救,为进一步救治赢得时间。以下列举出一些家庭常见病的中医急救方法以备不时之需。

1、昏厥

根据病症分为虚厥和热厥。

虚厥者多因平素气血不足,加上受到寒邪、疼痛、出血等因素影响,出现突然头晕,脸色苍白,手足冰冷,冷汗淋漓,甚至晕倒。此时应立即点压或针灸人中、劳宫、百会、涌泉等穴位,或用艾条(如无艾条,香烟亦可)温灸大拇指桡侧指甲根部的少商穴和小指尺侧根部的少泽穴及神阙穴。

因人身心主神,肺主魂,厥症发生时,五脏气机逆乱,神魂不调,当治心与肺,因而取心经之井穴少泽及肺经之井穴少商温灸,有交通阴阳、扶阳抑阴的作用,再加上神阙穴可激发元神和元气。灸时,病人会感觉热气在胸腹间流动,然后慢慢苏醒。

热厥多因中暑、热病等引起。病人表现为脸色红赤,大汗淋漓,呼吸急促,胡言乱语,继而陷入昏迷。应立即点压货针灸人中穴,在大椎穴刺血拔罐,或在颈部、背部、肘窝等处刮痧,或在十个手指尖或耳垂放血。

2、中风

病人中风时,轻者口眼歪斜,失语,半身瘫痪,重者突然倒地昏迷。此时不可搬动患者,特别是不可晃动病人头部,这样会加速脑内血管破裂,导致病情家中。

应赶紧用三棱针、注射针、缝衣针等尖的东西,在十二井穴(不懂穴位者就在十个手指头)上刺出血来,如果效果不明显可依次再刺耳尖、耳垂、鼻尖、鼻腔、十个足指尖、百会等穴,这种刺络放血法具有清热泻淤、活血通络、开窍启闭、护脑形神的作用,刺血后可缓解经络中的压力,宣通经络中的经气,调整气血平衡,对于促进苏醒消除中风后遗症极有帮助。

3、心绞痛

表现为胸前区压榨样疼痛,一般持续数秒至数分钟,病人有胸闷窒息感,面色苍白,口唇青紫,手会下意识地按住左前胸。

此时应立即弹拨极泉穴(位于腋窝中)或按压至阳穴,檀中穴,劳宫、内关穴,总之,哪个穴按压后病人感到疼痛缓解,这个穴就是救命穴位。另外还可以用火柴棍或竹签点压耳穴的神门、心、交感等穴位。

以上这些穴位可以升阳益心,开胸止痛。

4、急性哮喘发作

哮喘发作时病人端坐呼吸,伴明显哮鸣音,咳嗽咳痰,胸闷喘息,此时点压天突穴或定喘穴、肺腧穴,或一手在病人颈部胸锁乳突肌上寻到压痛点,另一手按压手背部中指与无名指间的指蹼处,两手用力同时按压,持续十几秒至一分钟,哮喘即可暂时缓解。

此外,用小竹签点压耳穴的肺、口、神门穴,各点压几秒钟亦可止喘。

这些穴位能够迅速解痉止喘,恢复气道通畅。

5、急性中毒

因食物或药物中毒引起,神志尚清者,立即催吐,然后服用甘草水或者绿豆水;神志不清或毒气中毒(如一氧化碳、煤气等)而不省人事者,立即选用十宣、八邪、八风、曲池、委中等穴位放血,可开窍醒神,清热泄毒。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36474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