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古装探案剧在播,《两世欢》为何能杀出重围领跑各大榜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24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88
导读

作为《两世欢》的原著作者,饺子拿到剧本后的第一反应是:为什么这是一个以悬疑和探案为主的故事?为了凸显女主的外向奔放、敢爱敢恨的性格,饺子特意加了一条原著中没有的“荷包线”,女主在失忆前后都为男主绣过荷包,但在…

说起古装探案剧,你会想起什么?

想必很多人脑中都会浮现《少年包青天》《大宋提刑官》等经典剧集。和这类以破案为主的古装剧不同,如今市面上悄然流行起一股古装言情探案剧之风。这类剧集本质上仍是甜蜜爱情剧,但因为有探案元素的加入,故事更加扑朔迷离,看点更为丰富。

继《锦衣之下》之后,《大唐女法医》、《少主且慢行》等古装探案剧陆续开播,就在本周五,又一部同类型剧集《两世欢》在爱奇艺上线了。这部剧根据寂月皎皎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一对因仇恨不能相守的青梅竹马,各换一重身份,携手破获大案,共保一方太平的故事。

上线4个小时,《两世欢》的实时热度就超过了9000,位列猫眼全网热度榜第二;上线18个小时,《两世欢》的实时热度在猫眼全网热度榜登顶。

讨论度方面,《两世欢》上线当天,就上了4个微博热搜,在微博电视剧榜单位列前3。与此同时,该剧还飙升至爱奇艺电视剧榜单第1,在骨朵热度指数排行榜、云合数据电视剧话题榜、知乎影视榜均位列第2,热度持续走高。

为什么《两世欢》刚一开播就受到这么多关注?进入2020年以来,接连四部剧都在“谈情说案”,古装探案剧为什么会突然爆发?

娱乐资本论采访了《两世欢》的原著作者和编审寂月皎皎(以下简称“饺子”),试图以这部小说的改编为例,解释这波古装探案剧兴起的原因,以及改编好这一题材的几点方法论。

爱情题材如何创新?

古装探案剧的爆发之路

两年前饺子加入《两世欢》这一项目时,剧本已经写到第二稿。作为《两世欢》的原著作者,饺子拿到剧本后的第一反应是:为什么这是一个以悬疑和探案为主的故事?

2016年写这部小说时,饺子就在书中说过,这是一部“伪推理古言”,重点在于“共一段乱世奇情”。但为了让故事看起来更具悬念、更吸引人,编剧重新梳理了故事结构,强化了单个案子的设计,淡化了感情线,整个故事更偏正剧风格。

“作为原著作者,我更希望能表达出原著的主线,尤其是人设和爱情线。”饺子告诉娱乐资本论。到底是走探案向还是走爱情向?经过沟通,主创们最终决定尊重原著作者的意见,对感情戏做了大幅调整,把项目定位为“甜蜜爱情剧”。

当然,之所以把故事拉回爱情主线,并不只是因为原著作者的建议,也考虑到了自身配置和市场、政策因素。据娱乐资本论了解,当时这部剧的配置基本已经确定。

而在外部环境方面,“她经济”盛行,如今电视剧主流观众依然是女性,爱情故事更受市场欢迎。在政策上,爱情剧也更容易过审。

为什么大家爱看带有探案元素的爱情剧?在饺子看来,古装爱情剧符合东方审美,对很多人来说都有种不朽的魅力,故而拥有相当庞大的观众群。随着这一剧种的发展,历史、玄幻、神话等多种元素都会被创作者加入其中,探案元素也不例外。

相比其他类型,带有探案元素的故事可以讲述男女主并肩作战、一起共生死的爱情,同时增强故事的悬疑感,天然具有戏剧张力。在近几年古装言情剧爆发的大背景下,以爱情为主的古装探案剧的爆发,某种程度上也是创作者求新求变的必然结果。

如何贴合原著?保留原作人设、概念和名场面

确立了古装爱情剧方向后,编剧团队就开始着手调整剧本。

首先是尊重原著粉的意见,强化人设。“原著粉最关心的就是人设。”饺子表示。情节是吸引观众看剧的钩子,但人们最终记住的都是角色。

男主角景辞,性格高冷而纠结。因为善良,他救下了仇人的女儿风眠晚,并在和她朝夕相处的过程中爱上了她。因为信任,在所有人都认为是风眠晚害了他时,他始终如一地相信她。但迫于身体病弱和外界的压力,他又只能把对女主的爱藏在心中。这种内敛的性格并不好外化,饺子就设计了一些细节帮助刻画人物,比如景辞爱给女主做鸡汤。

相比男主,女主的性格外向奔放,不傻白甜,颇有新时代独立女性的味道。失忆前,风眠晚在景辞府中做婢女,压抑本性谨小慎微;失忆后,风眠晚摇身一变成为与自己长得一模一样,却性格奔放的原清离。释放天性后的她不再唯唯诺诺,再遇男主时会主动追求,误以为男主抛弃自己时,也不会死缠烂打。

这种勇敢追爱却不卑微的爱情态度,符合当代女性的价值观。为了凸显女主的外向奔放、敢爱敢恨的性格,饺子特意加了一条原著中没有的“荷包线”,女主在失忆前后都为男主绣过荷包,但在男主狠心“抛弃”她后,她亦狠心地斩断了荷包,与男主一刀两断。

人设是否有魅力不仅取决于剧本,也有赖于演员的表演。据悉,景辞与风眠晚“一往情深,两世不换”的单纯而深刻的爱情观在小说阶段就俘获了总制片人、编剧、美术等主创团队的少女心。在创作初期,朦胧的形象就已经出现在编剧的脑海中,而钰琪则是选角时最大的惊喜。

对古装言情剧来说,合适的人设和选角是成功的一半。比如前段时间的《锦衣之下》,就是因为男女主的CP感生生地杀出一片天。《两世欢》对人设和选角的重视,再次验证了制作古装爱情剧的这一铁律。

除了人设,饺子认为IP改编的第二个重点是保留原作的核心概念。

对《两世欢》来说,核心概念就是女主的“两世”记忆。失忆前,她是谨小慎微的风眠晚;失忆后,她是外向奔放的阿原。许多古装剧都喜欢用两世、三世的概念,但多半会使用玄幻元素。《两世欢》则巧妙地用双胞胎失忆+互换身份这一点,做实了这个概念,完整地表达了现在的主题:即使重启一段人生,两个相互信任的人还是会走到一起。在古装剧审查日益收紧的今天,这种改编思路无疑是值得学习的。

改编的第三个要点,是保留原著的名场面,尤其是和男女主相关的,比如放花灯、揽月湖断情、小鹿之死等等。

这些名场面能被原著粉记住,自有其特别之处。人们常说改编IP要留下原著的精髓,精髓到底是什么?从实操的角度来说,就是原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即丰满的人物和最具情感张力的大情节。

从小说到影视剧,不同的是叙事结构和元素融合

由于小说和影视剧是不同的表达载体,在改编过程中势必也会涉及到删减和改动。除了以上那些不能动的地方,哪些地方是不得不动的地方呢?

人设方面,强化人设不代表原封不动地照搬人设。在《两世欢》的改编中,主创团队就强化了男主性格中积极的一面,弱化了他的阴暗面。原著中,男主并非始终相信女主,还曾对女主实施过报复计划,显得更“虐”。但在剧中,男主从头到尾都十分信任女主。这种对人物的美化,在影视剧改编中十分常见,饺子称其为“创作者的责任心”。对剧集这类需要大量人员参与、面向更广阔受众的产品,重要的是求得最大公约数,而非一味追求情节的曲折。

由于小说和影视剧的表现手法不同,剧集结构也会在改编时发生变化。在原著中,女主“前世”的记忆是通过闪回片段呈现的,剧中则完全前置,变成了整段内容。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故事更加清晰易懂。变成整块内容的前世,也能让观众更能理解男女主在第二世的爱恨情仇,从而更入戏。

和《两世欢》类似,此前同样存在“几世情缘”概念的作品,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东宫》,也都采取了这样的做法。在冒险照搬原著结构,让故事更烧脑和简化结构,把精力放在人设上之间,大多数古装爱情剧都选择了更符合剧作规律、更容易操作的道路。

最后一个需要花精力大幅调整的地方,是原著中多种元素的平衡。作为一部网络小说,《两世欢》混合了爱情、探案和悬疑多种元素。多元素融合已经成为现在剧作创新的共识,但如何分清主次,让多种元素相辅相成,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为了加快剧情节奏,剧集中删去了原著中相对不够精彩的案子,丰富了破案过程中男女主的感情戏,并通过设置悬念串联起整个故事,最终集数定格在36集,短小精悍,看点丰富。

就这样,男女主每破获一个单元案件,都能发现关于主线大案的一些蛛丝马迹,最终抓到幕后BOSS,改变自身命运。这样的结构更加影视化,也更能在故事的开头制造悬念,就像刚刚收官的电视剧《新世界》,“小红袄”是谁的悬念一直留到了结局。

如今,《两世欢》在爱奇艺刚开播不久,口碑已经逐渐发酵,热度也越来越高。作为当下最主流的题材,古装爱情剧将来还会以更多创新的形式被搬上荧幕。但不管怎样,都应该在尊重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研究目标女性圈层的受众需求和体验方向,在人设和选角上突出特点与棱角,才能事半功倍。

而对于以“让梦想绽放,让快乐简单”为全新企业使命的爱奇艺来说,《两世欢》是平台为年轻用户打造的又一精品自制剧。瞄准女性市场的精准定位、突出人设的类型化改编,以及历时三年的精良制作体现了爱奇艺一贯的项目把控能力。今后,爱奇艺仍将专注于自制内容的打造,为观众带来更多优质的作品。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36569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