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绅的《悯农》家喻户晓,和韩愈“打架”咋回事?诗人当官不好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25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21
导读

要说李绅和韩愈,本是知遇之恩的故交,当年正是韩愈的举荐,李绅才步步高升,因此韩愈对李绅来说是伯乐之恩。 但是,在这件事中,韩愈和李绅都是受害者,他们都中了李逢吉的奸计! 但是李绅却被骂走出了一条…

雕龙历史

唐朝出了很多著名诗人,在唐朝以诗入仕的风气下,这些诗人也成了官场上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僚。

今天要说的李绅和韩愈就是同僚,但他们却因一件小事儿,“大打出手”,到底咋回事儿呢?

好兄弟变仇敌,只因纠结谁向谁“磕头”

唐穆宗长庆三年(823),韩愈被任命为京兆尹。本来是很常见的工作调动,却惹出个大麻烦。

当时李绅为御史中丞,按照唐律,虽然御史大夫是御史台的一把手,但御史中丞却是个以副代正的官儿,实际上就是御史台的首长。

韩愈的京兆尹,按规定级别高于御史中丞,遇见御史中丞必须参拜。不过韩愈上任的时候,他兼任御史大夫的虚职,按虚职算的话,韩愈还是李绅的上级。

同时韩愈还有一道特旨,允许其不必参拜御史中丞。因此韩愈赴任的时候,就没有去御史台参拜李绅。

但是这件事却让李绅耿耿于怀,他直接上书弹劾韩愈不尊礼制。韩愈也是个较真儿的人,与李绅当庭抗礼,两人各执一词,“打得”不可开交。

要说李绅和韩愈,本是知遇之恩的故交,当年正是韩愈的举荐,李绅才步步高升,因此韩愈对李绅来说是伯乐之恩。

但李绅却因“台参”之事,与韩愈翻脸。宰相李逢吉认为李绅薄情寡义,为人太不厚道,于是将李绅和韩愈纷纷贬官,两人都没得到好。

牛李党争的牺牲品,李绅韩愈双双中计

但是,在这件事中,韩愈和李绅都是受害者,他们都中了李逢吉的奸计!

唐朝统治后期,以李德裕和李宗闵代表的“牛李党争”成为最大弊病,“德裕、宗闵各分朋党,更相倾轧,垂四十年”,而唐穆宗时期正是“牛李党争”的开端。

823年,与李宗闵同伙的宰相李逢吉,为了排挤李德裕,先是把他外放为浙西观察史,又开始清洗李德裕的党羽。李绅就是李德裕的心腹,他们二人和元稹并称当时“三俊”。

李逢吉抓住李绅的“薄情”和韩愈的“较真儿”,设好圈套,一下挤兑掉了两大政敌。后来李绅也知中了圈套,还哭着向穆宗求情,勉强保住了他和韩愈没被外调。

但是一年后穆宗去世,李绅马上被贬为端州(今广东肇庆)司马,同年韩愈也抑郁而终,两人结局都十分悲惨。

写出《悯农》的李绅,竟如此薄情寡义?

韩愈大家熟知,但知道李绅的人不多,他的诗比人出名,3岁小孩都会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两首悯农诗可见李绅是个心怀百姓的好官。

但是李绅却被骂走出了一条六亲不认的道,更被人骂作“短李”,意思是说他人品不行,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薄情

除了上文所述的李绅和韩愈的“台参之争”,李绅还有个“白眼狼”的故事。

根据《云溪友记》记载,李绅早年落魄时,曾寄宿在亲戚家李元将家中。后来李绅飞黄腾达,李元将来投靠,自称为弟、侄,李绅都不满意,直到称孙子,李绅才见客。

二是势利

据《南部新书》记载,和李绅一同考中状元武翊黄,虽有才干,连中解头、状头和敕头,人称“武三头”,但人品却很差,李绅因为他是宰相武元衡的儿子,因此多加包庇。

三是苛责百姓,制造冤案

李绅镇守扬州时,曾不顾百姓艰难,在冬季下令征收蛤蜊。还有一次,为了讨李德裕欢心,李绅把已有婚配的颜氏送给李德裕,制造冤案陷害其夫君江都县尉吴湘。

李绅该被骂吗?

但李绅为人究竟如何,恐怕这些也都是一面之词。

第一,李绅从小没有父亲,生活在社会底层,让他深感生存的艰辛。入仕之后,李绅又赶上了“牛李党争”,经历和环境造就李绅小心谨慎的性格,也不足为奇;

第二,李绅的这些毛病,大多通过笔记小说的形式呈现给后人,小说又有几分真相呢?李绅代表的不是他自己,而是李德裕集团,人们往往把当时政治斗争的黑暗附加在一个实实在在的人身上,这在历史中也司空见惯;

第三,李绅真的不爱护百姓,制造冤案了吗?蛤蜊之事,有个下属拒不奉命,还与李绅争辩,李绅后来竟叫停了征收。如果他是个油盐不进的恶官,哪里还听得进去劝呢?

再有说李绅制造冤案的事儿,更是被刻意曲解。发生这件事的时候,李德裕已经58岁了,李绅更是73的高龄,两个老头还能有这样的兴致?这件事更多的原因还在党派之争上,而不是某些下流的原因。

结语

在所有唐朝的诗人中,李绅毁誉参半,更多的是对他人格的批评。但不论是李绅前期的《悯农》还是后期的《追昔游诗》,无不体现出对百姓和天下的忧心、还有民贵君轻的高尚思想。

李绅的诗既有济世又有忠君,如果是一个奸恶之人怎会有如此情操呢?只怪党派之争害苦了这个伟大的诗人,诗人混官场,不好混啊!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36584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