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体现了落后社会形式对一个国家发展的毁灭性。而在这段黑暗的岁月中,慈禧太后必定算得上是第一推手,在她的带领下,清政府固执地坚守着封建社会形式,最终酿成了晚清中国的惨剧。
慈禧太后身为清朝末年的一位皇太后,为同治、光绪年间实际上的主政者。她是咸丰皇帝妃,也是同治皇帝的生母。同治皇帝即位后,尊封为圣母皇太后;光绪帝即位后,称为皇爸爸,人人以老佛爷尊称之,与慈安太后在养心殿里一起垂帘听政长达二十年。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慈禧太后也曾经自食其果过,当清政府败于列强的手中,慈禧太后不得不选择了西逃。然而,这并没有让这个固执的女人顿悟,她依旧坚持着开销巨大的生活,并因此而向乔家借了十万两银子。
故事发生在八国联军之后,列强占领了北京地区,并干起了惨绝人寰的火烧圆明园事件,清朝的尊严和主权则被慈禧的西逃彻底断送了。我们都知道,慈禧是一个生活讲究的人,因此在西逃的道路上,她依旧讲究排场,讲究饮食,吃惯了山珍海味的她,哪里忍受得住老百姓家的粗茶淡饭,因此当她来到山西的时候,便向乔家大院的居住者伸出了手。
乔家的生意在当地做得十分之大,是当地有名的富商。当然,他们也是爱国的人,看到了慈禧一行人风尘仆仆的样子,于心不忍之下便给她们送去了十万两白银。慈禧经过了这么久的逃亡,身上的财产早就消耗得差不多了,要不是沿路官员的救济,她们可能都撑不了多远,因此面对乔家的好意,她十分感动,并且表示自己以后回到了紫禁城的时候,一定要重重赏赐他。
经过了多年的奔波,慈禧太后的生活终于迎来了曙光,经过了一系列的割地赔款等丧权辱国的行径之后,慈禧顺利返回皇宫,过上了往日的生活。当然,这一切对普通百姓而言,是巨大的灾难,但是慈禧并不在乎,只要自己的日子过得去,便是一种幸福。
慈禧回到皇宫之后,觉得心情惬意不已,此时的她突然想到了乔家对自己的帮助,于是愉快地召来对方,并问他们要什么封赏。乔家之前帮助慈禧,其实并没有想过慈禧能够顺利回去,更别提要什么封赏了。
当然,乔家也知道,以清政府如今的局势,大概也给不了什么封赏,于是他们便选择了便宜实在的方式,让慈禧御笔亲题四个大字“福种琅环”。直到现在,这四个大字还挂在了乔家大院的门口,象征着这个家族的荣誉,也象征着中国的那段屈辱历史。
参考资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