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需要定期来我院进行康复的患儿不能如约进行康复治疗,为了让患儿在疫情期间也能够进行专业的康复训练,儿医康复人总结了一些简单专业的康复训练方法,指导家长参与,真正做到防控、训练两不误,现分享家庭康复训练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
发育落后应早发现、早治疗,在这个长期过程中,治疗师需要每天对患儿进行专业的训练,家庭康复同样重要。
常用的家庭康复训练方法如下:
01
头部控制训练
头的控制能力,对整体运动发育和日常生活等高级运动的发育相当重要。
方法:可利用俯卧位训练抬头的能力,让孩子趴着,拿玩具停在与孩子眼睛同等高处,为了让孩子抬头看它,把玩具一点一点抬高。每天至少俯卧30分钟,以每次5到10分钟左右最适宜。
注意:患儿刚刚进食完不宜完成此项目,而且做此项训练时家长要时刻关注患儿,谨防患儿低头捂住口鼻,发生窒息。
02
翻身及爬方法
3--6个月为翻身的发育期,翻身是为外界空间活动做准备,是躯干立直反射的出现,也将为坐位平衡打下基础。
方法:让孩子趴在地板上,从背后拉他的衣服帮他转动肩膀翻身;让孩子趴着,将一条浴巾置于胸前,反浴巾两头提起来,保持只让他手和膝部着地,家长一边和孩子沿地板慢慢地前进,一边鼓励他;一人帮他移动手臂,另一人帮助交替活动他的脚,帮他用力爬向某一个目标。
03
坐起训练
坐位是人类活动中最基本的姿势,是卧位和立位的中间体位。良好的坐位与平衡发育密切相关,是抗重力肌发育的继续。
方法:将孩子双腿分开坐在你的膝上,活动你的膝,使他轻轻向一边倾斜,鼓励他稳住自己。或向下压住他的髋部帮助他坐起,将他倾向另一边。从后方握住其髋部,轻轻将他推向一边,让他把握自己,向不同方向转身坐。将他向另一边倾斜,向一边侧坐。
04
拉物站起
立位姿势是人类姿势发育的最高阶段,体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
方法:大人可拉孩子一只手,诱使他从座位过度到双腿为跪姿,然后再让他站起来。孩子抓住小床栏杆时家长把双手放在他掖下支撑站立,逐渐减少帮助,让他自己保持平衡,提高双下肢负重能力。
05
行走
步行标志着人的平衡功能十分完善。孩子学走路的关键就是要学会移动身体重心,提高单侧下肢负重能力,开始拉双手向前走,渐渐过度拉一只手,最后达到自己独走;也可用学步吊带。
06
上下楼梯
开始让孩子一手扶栏杆,一手拉大人手,以维持平衡,逐渐让他脱离成人的支持,靠自己的手臂和腿的力量,两步一个台阶,上下楼梯。大一点的孩子需鼓励他一步一个台阶,两脚交替上下楼梯,可配合音乐进行练习。
07
平衡协调训练
选择无障碍物的场地或房间,在大人的保护下让患儿闭目直行、走脚印、走直线、坐摇马、荡秋千、骑小三轮车、拍球、接球、在地上翻滚都是练习平衡协调动作的好方法。
08
精细动作训练
主要是训练手与大脑的协调能力,提高患儿的动手能力和手的灵活性。训练方法主要有抓、捏、握物品或玩具,要选择适合小孩玩的物品,由方形、长方形逐步过渡到圆形。五六岁时,教患者学习旋拧瓶盖、给玩具上弦、搭积木、握笔写字画图等,为日后上学读书、提高生活能力打基础。
家庭康复训练中,家长应注意以下事项:
1、进行家庭训练时,家长需要正确认识和评估孩子目前的能力,根据不同年龄,不同障碍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给以适量的训练和适当的保护措施,避免增加疲劳和跌倒摔伤的风险。
2、创造安全、舒适的训练环境,注意安全和保护性措施,如物品放置合理,适宜的地面,物品边缘用海绵绒包裹等。对视听障碍和服用特殊药物者加强看护。
3、家长可同时进行多方面训练的综合康复。将康复训练内容融入孩子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
4、在训练过程中尽量发挥孩子的自主性,因为孩子主动参与会让训练效果事半功倍。
5、训练模式要多样化,多鼓励亲子游戏模式,如此孩子会更乐意去配合完成训练。
疫情期间,注意疫情防控,训练前后需洗手,如果儿童出现体温升高,身体不适:咳嗽,呼吸困难等情况,应立即停止康复训练,及时医院就诊。康复科全体医务人员时刻关注您的康复,祝宝宝早日康复。
备注:训练内容及图片来自《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注意事项内容来自《实用康复医学》《运动疗法与作业疗法》。
● 图文:姚文慧
点击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