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松鼠妈咪(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文章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大家转发分享)
青春期是孩子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不能再像对待小孩那样,随意决定孩子的行为,左右孩子的思想了,而是要以尊重孩子为前提,把孩子当做朋友一样,帮助他们一起去面对成长中的烦恼,这样才能与孩子一起和平的度过青春期。
表姐家的孩子今年14岁,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每次去她家都见不到孩子的面了,他要么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里不出来,要么出门找朋友玩去了,很少跟身边的亲戚朋友打交道。
表姐不止一次向我抱怨:“唉,儿大不由娘啊,也不知道他天天把自己关在房里干什么?问他他又不说,有一次我看他房里乱,想进去帮他收拾一下,他还不乐意,生怕我乱动他的东西,还怀疑我想偷看他日记,真是气死人了,我是那种不开明的家长吗?有必要防我跟防贼一样吗?”
我说青春期的孩子是这样的,只要他不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就由着他去好了,不要管太多。
表姐一脸发愁的说,关键是我想管还管不了啊!有一次听人说他跟学校一个女孩子走得比较近,我就问了一句,他就冲我发好大的脾气,之后好几天都不跟我说话,自那以后他的事我都不管了。
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斯坦伯格在《与青春期和解》一书中将8~14岁定义为“青春期早期”在这时期,孩子会爆发各种“异常”情绪和行为,以“证明自己的存在”。这也是孩子最为脆弱的阶段,有很多青少年心理危机会在此阶段出现,所以父母一定要加以重视。
在步入青春期后,孩子的转变来得又快又大,而家长的思维和行动往往跟不上孩子的变化,很多家长无法理解那个之前还乖乖的孩子怎么就“一夜长大”了,因此特别容易与孩子爆发冲突,既影响亲子关系又不利孩子心理健康发育。
泰戈尔说:“青春是没有经验和任性的。”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在心理上,自我意识更加觉醒,他们因此变得敏感,多疑;思想上,孩子对自己的未来和人生漫漫开始有了憧憬和规划;身体上,孩子的性别特征变得更加明显,逐渐接近成年人。
这些种种变化加在一起,如果孩子不能很好的去适应和做出改变,很有可能以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
一、青春期的孩子有哪些特点?
1、情绪波动大
青春期的孩子正处在迷茫、叛逆的时期,一方面他们渴望自己能够变得更加独立和成熟,另一方面又控制不住自己的行动,这使得他们对自己对他人产生怀疑。
有时候他们狂妄自大,觉得自己能够主宰一切,有时候他们又陷入悲伤低迷的情绪无法自拔,这时候身边的任何一个人一件事都能成为点燃他们情绪的导火索,而与他们接触最多,关系最为亲密的父母,自然无法避免成为孩子情绪的发泄口。
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心理学家劳伦斯·斯坦伯格说:“父母经常是他们情绪失控时的攻击目标,因为无论他们是有益还是无意,他们相信不管自己有多糟糕都会得到父母的爱。”
所以,作为父母要尽量接纳和理解孩子的行为,因为他们事后可能也会觉得这样做不对,只是当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2、性格冲动,容易感情用事
青春期的孩子性格大多都比较冲动,往往容易因为头脑发热而做出不顾后果的事情。我们看很多青春电影和小说里面的人物之间的冲突,往往都是因为一些小事引起的。
他们会因为喜欢的女孩子而去跟别人打架,也会因为看不惯某些人的生活习惯而故意去找茬,对于这种情况,父母要善加引导,既不能强硬的去干涉,但也不能听之任之,而是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孩子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3、不喜欢别人干预自己的生活
这时候的孩子开始注重自己的隐私了,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并且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有什么事情都去找父母倾诉,而是更愿意向身边的朋友分享自己的秘密。
这时候父母要多留意孩子的举动,只要他们没有出现异常的行为,就可以不用去管,但是如果孩子行为出现异常,就要好意的提醒孩子,自己可以给他们提供帮助。
4.行为“叛逆”
“叛逆”是青春期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很多家长发现,那些所谓的“代沟、叛逆”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这不仅与孩子的自我意识觉醒有关,也和孩子体内的激素分泌有关。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身体里面的多巴胺会急速下降。而多巴胺能刺激人体内的兴奋和快乐神经,一旦降低,孩子就会觉得不快乐、感觉生活无聊。
所以他们往往会通过一些冒险活动或者过激的行为来刺激体内多巴胺的分泌,以此来重拾快乐!
5、喜欢暗暗与人较劲
我们会发现,女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喜欢追求名牌,喜欢与人攀比,这都是他们内心的虚荣心在作怪,这其实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很多家长不理解,就以为自己的孩子变坏了,其实不是这样的。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的作者尹建莉老师的女儿圆圆从小品学兼优,但是当她进入青春期的时候,也和其它女孩子一样喜欢穿名牌,当时尹建莉老师觉得女儿的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所以非常坚定的否决了孩子的行为。
但是女儿长大后却对尹老师说这件事对她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尹老师这才发觉自己当时的教育方式是错误的。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青春期的孩子会开始与别人竞争及比较,但他又缺乏正确的认知去应对“比较结果”。
所以对于孩子一些不当的行为,家长不要一位的持反对的态度,而是要尽量站在孩子的立场去考虑孩子的感受。
最后,要有放手的勇气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从错误中学习,并因此建立责任感,除非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受到威胁,否则父母不要去插手孩子的事情。
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斯坦伯格说:“当你负责掌控一切时,你是在阻止你的孩子发展出个人责任感。”
二、面对孩子的青春期,父母应该怎么做?
1、向孩子表达爱
当孩子感到沮丧或者表现不好的时候,我们不要被孩子的情绪带到坑里去了,去和孩子对着干,而是要坚定不移的对孩子表达自己的爱。
有句话说:“当孩子表现糟糕的时候,就更是需要父母去爱他们的时候。”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更加需要大人的关注和理解沟通,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生活,也要多关心孩子的心里变化,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尽可能的给他们提供帮助,这样孩子才能学会如何去关心和爱其他人。
2、对孩子表示尊重
《正面管教》一书中写到:“尊重和理解好似沟通的前提条件”,青春期的孩子虽然有时候会对外表现出敌对和对抗的态度,但是他们的内心是渴望获得父母的理解和肯定的,只是他们采用的方式不太恰当而已。
所以父母要允许孩子表达自己不同的意见,给他们应有的自由和信任,这样孩子才能建立起良好的行为和价值观。
3、给孩子提供必要的支持
青春期的孩子在追求独立的同时也渴望获得父母的支持和鼓励,所以当孩子决定要去做某件事的时候,无论是否违背父母的意愿,我们都应该积极给予鼓励和支持,父母只有放手让孩子去探索和尝试,孩子才能找到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方向。
4、做好榜样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家庭教育的作用不是管理,而是示范和引导”。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只有父母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孩子才能习得正确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所以父母与其费尽心力的去管理孩子,还不如尽心尽力的做好自己。
青春期对孩子来说既是一场挑战也是一种蜕变的过程,孩子是化茧成蝶还是作茧自缚,这都取决于父母的教育和引导,希望每个父母都能够尽最大的可能给予孩子尊重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