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或将称霸市场?2月新能源车市榜单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3-16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77
导读

通过2月纯电动汽车单车销量排名,我们注意到前10名中在一年内推出的产品有6款,老产品除了威马EX5全部呈现负增长。广汽新能源可以说是一匹黑马,这在这家企业近一年的表现中也不难发现。总体上,2月A00…

出品 | 搜狐汽车·E电园

作者 | 白昊天

编辑 | 白昊天

2020年1月车市愁云惨淡,2月更是雪上加霜。受疫情、春节假期影响,2020年2月我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为15323辆,相对于2019年2月份的50783辆下降70%。整体销量中,纯电动车销量为13426辆,同比下滑65%,占比达88%;插电混动仅有1897辆,同比下滑84%,占比为12%。

股神巴菲特曾提到:只有浪潮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那么就让我们通过2月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来看一看各大车企的表现吧。

[ · 整体表现惨淡 特斯拉独占鳌头 ]

根据乘联会统计,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企业前十名分别是:特斯拉中国、比亚迪汽车、广汽新能源、上汽乘用车、北汽新能源、蔚来汽车、威马汽车、华晨宝马、奇瑞汽车与吉利汽车。他们的销量也从较少的吉利427辆到较多的特斯拉3900辆不等。2月销量上千的企业仅有头部5家,而其他所有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玩家”销量都不到1000辆。这也反映出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的惨淡。

在下滑的市场中,自主品牌除了广汽新能源以外,比亚迪、上汽、北汽新能源等一众车企全线同比负增长,其中第十名吉利汽车下滑达92.4%。令人眼前一亮的则是蔚来、威马与华晨宝马,三家车企销量分别下滑12.8%、增长36%和增长65%。这与去年2月他们的销量一般有关系,但也体现出了其互联网卖车模式的优势与较为稳定的需求、交付量。

从销量整体占比来看,头部3家企业销量就占据了整个市场销量的一半,可见市场上的头部尾部企业的竞争力正在拉开差距。其中特斯拉国产化的到来让市场变化更为明显,曾经被比亚迪、北汽、上汽等一系列自主品牌牢牢掌握的市场正在被瓦解。而造车新势力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更令人惊讶的是特斯拉中国凭借Model 3单款产品拿下了市场25%的销量,Aion S、全新秦EV和北汽EU系列则联手拿下了另外25%。这4款产品就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令人印象深刻。这主要受新能源汽车市场体量小而此次下降更加严重、产品性价比参差不齐的因素限制。

通过2月纯电动汽车单车销量排名,我们注意到前10名中在一年内推出的产品有6款,老产品除了威马EX5全部呈现负增长。根据车型划分,我们注意到纯电动SUV领域造车新势力暂露头角,而曾经的爆款元EV、宝骏E系列则风光不再。

通过比例表现,我们注意到特斯拉Model 3占比达到了30%,Aion S与全新秦EV加一起达到了20%。EU系列、ES6、EX5、元EV加上奇瑞eQ占比为25%。这更凸显新能源汽车市场“能打”的产品较少。

插电混动汽车市场,前10名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处于均势。除了宝马旗下两款产品同比增长,其他产品全部下滑明显。但插电混动市场在新能源市场整体中体量也比较小,代表性较差。

如果通过比例表现,我们能更直观地注意到插电混动汽车市场销量的情况。合资品牌销量占比超过40%,自主品牌依靠荣威ei6与刚刚开启交付的理想ONE勉强挽回了局势。随着市场的回暖,插电混动市场单车占比会更加有趣,我们将持续为您关注。

[ · 自主品牌梯队逐步固化 正遭遇巨大挑战 ]

刚刚,我们提到了,2月销量下滑受影响最严重的就是自主品牌,曾经表现优异的企业除了广汽全部销量下滑。当然这主要受到了疫情影响。但销量变化是一方面,比例表现则能更清晰地呈现企业与单车在市场的受欢迎程度。对比2019年的头部企业榜单,我们不难注意到,自主品牌的龙头企业并没有明显变化,比亚迪、上汽、北汽新能源仍在市场上名列前茅。广汽新能源可以说是一匹黑马,这在这家企业近一年的表现中也不难发现。

值得关注的是,A00级产品在快速衰落。总体上,2月A00级纯电动汽车销量为1239辆,占比不到10%,曾经的排行榜常客上汽通用五菱与旗下宝骏E系列也没有出现。根据乘联会数据统计,微型车宝骏E系列2020年2月仅售出335辆。另一款销量榜常客微型车奇瑞eQ虽然在榜上,但销量也仅有470辆。去年被市场称为黑马的欧拉R1销量为252辆,江淮IEV 6E销量为35辆。从2018年2月81%的占比到2019年2月31%的占比再到如今的10%,A00级电动汽车似乎正大踏步下滑,或者说——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结构正趋于正常。

市场开放后,自主品牌已不复曾经的辉煌。如果说2019年合资品牌没有对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格局产生大的影响,那么此次特斯拉国产化则让车企必须认真起来。在网约车、出租车市场无法提供支持时,市场的答卷已经说明了一切。消费者们或许心里都有一句台词:“以前我没得选,这次我想选个好的。”

[ · 造车新势力依托互联网销量表现稳定 但仍占市场份额较小 ]

疫情到来,大家在对实体经济忧心忡忡之时,不少声音都提到了造车新势力正在面临的险境。造车新势力根基薄、资金链断裂风险大、需求量又有限,连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都曾表示过,很担心造车新势力在疫情中的表现。而近来威马裁员、博郡濒临破产等新闻也甚嚣尘上。

在我们担心新势力企业的生存问题时,蔚来与威马两家企业则交出了一张不错的答卷。蔚来汽车2月交付707辆,位居车企销量榜第6,同比仅下降12.8%。其中蔚来ES6交付671辆,位居单车销量榜第5。另一边,威马汽车则凭借EX5车型567辆的成绩排名企业榜第7,单车榜第6。虽然每家只有几百台销量,但约4%的份额表现也值得表扬。

为什么造车新势力表现优异?除了自主品牌的不给力外,新势力车企的互联网属性与线上营销模式、能力也是其独有。不过总销量上看,车企们在2月搞得风风火火声势浩大的直播卖车、互联网卖车终究是雷声大雨点小。这一新模式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潮水退去,我们看到的是造车新势力的生命力与特殊性,但并不能盲目乐观。虽然新势力企业通过线上营销与绝大部分2C端的性质在2月有了不错的排名与份额,但他们体量小、资金储备弱的本质尚未改变。诸如同为新势力的新特汽车,其近两个月销量也只有20台。随着特斯拉入场,要揪心的不仅仅是自主品牌,产品定位与之较为重合的新势力车企也将受到严峻挑战。

[ · 合资进口插混强纯电弱 特斯拉销量一马当先却屡出昏招 ]

传统的合资进口品牌一直是插混强而纯电弱,2月更是只有华晨宝马(561辆/第8名)进入了榜单。想在中国纯电动市场掀起波澜,传统的合资进口品牌还有一段路要走。

但特斯拉不传统。这家美国企业在中国工厂落成后让我们不禁对其竞争力感慨。乘联会数据显示,特斯拉Model 3在2020年前两个月累计销量达6520辆,2月销量为3900辆。这还是在其工厂生产力尚未完全释放为前提下的数据。

特斯拉国产Model 3的订单应该尚未交付完毕,其实力已可见一斑。但这家2月销量龙头企业的口碑与服务则让人一言难尽。“换芯”事件不断发酵,公司则一副“我是为你好”的态度,公司CEO马斯克更是在推特上抱怨起了这些“受害者”车主。这家企业更是爆出了“销售卧底维权群向派出所举报”、“发现问题解散交付群”等一系列“神操作”。关于“换芯”事件报道,请点击传送门《独家丨特斯拉回应引争议 车主维权“一赔三”胜算几率大》。

看企业也和看人一样,信誉为重。“有才无德”的特斯拉也许在短时间内仍然有市场,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新增购车用户数占比近8成。但当认可这家企业的消费者被一遍遍伤害以后,谁还会继续支持特斯拉的新产品?

[ · 几家欢喜几家愁 部分企业正逐步退出舞台 ]

除了正在市场中厮杀的企业,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销声匿迹”的企业。

根据乘联会统计,2020年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0的企业有16家。除了刚刚入场时间较短的外资合资品牌与知名度较小的自主品牌,我们发现,曾经的众泰、海马、华泰、猎豹、力帆、观致、知豆等“大名鼎鼎”的企业全部在一年中表现惨淡。根据乘联会数据统计,这几家企业在2019年连3000辆的年销量都没有达到。

此前众泰、力帆、华泰、猎豹也传出“濒临破产”、海马汽车“卖房求生”、知豆多次被列入被执行人,这些自主品牌正在被淘汰。只有好的产品力背书,消费者才会愿意购买,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头部企业都被指出很多槽点,何况这些二线三线的品牌呢?

[ · 2019年销量结构稳定 此次销量结构向头部集中或为特例 ]

在文章结束前,我们再来看一下2019年的车企排名与单车销量排名占比。在国产特斯拉Model 3出现之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单车表现上还比较均衡,除了前四款产品合计达到整体销量的25%,其他单车产品销量都表现较为均衡。而2019年车企销量表现也是“两极分化趋于明显”,头部4家企业占比达到50%。值得一提的是,自主品牌的强势随着合资进口品牌与造车新势力的崛起,将受到较大挑战。特斯拉已经把他们搞得灰头土脸,未来如何更是难说。

总结:

我们先来总结一下此次市场整体销量下跌与特斯拉占比较大的原因:

  1. 疫情与春节让购车消费者减少,线上销售没有起到预期效果
  2. 疫情导致网约车市场需求量大幅下降:包括政府相关的出租车采购与企业、个人网约车采购
  3. 特斯拉国产Model 3开启交付时间较短,仍有订单尚未交付,需求量比较充足,此消彼长,故占比较大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

1. 自主品牌正受到特斯拉与造车新势力的挑战

2. 汽车市场产品结构也在逐步调整

3. 被市场认可产品的有限,几个爆款就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

4. 市场依靠个人消费者仍有较大难度,公共出行领域市场需求较难替代

5. 插电混动市场中合资车企较为强势

6. 未来互联网销售产品的模式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2月或许是最差的一个月,汽车市场将迎来触底反弹。由于销量大幅下滑,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对未来的参考意义有限,但新形势下的趋势不会骗人,随着3月的销量数据出炉,我们将为您对疫情下的第一季度整体销量进行分析。更多资讯,请关注搜狐汽车·E电园。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36629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