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富士 XH1 还是源于想找台备机,本人主力相机是尼康 D4,2018年8月在闲鱼淘过一台成色不错的富士XT1,当时对那台相机印象还是不错的,用了5个月出给了朋友。由于 D4 机身沉重,加上对视频功能的需求,日常出街拍摄还是需要一台轻量化既可拍照片又可拍视频的相机(最好带防抖),由于之前使用过富士的原因,还是很喜欢富士相机的颜值、操控和直出色彩,当时种草 XT3,但是发售了一年价格依旧坚挺。
也考虑过尼康 Z6,但那时候 Z6 价格小涨,没狠下心买。索尼我是喜欢不起来,不喜欢它的辣鸡操控和屏幕。佳能,emmm......实在不喜欢那个自带红红火火恍恍惚惚软绵绵的发色。2019年9月,看到 XH1 的价格已经从刚发售的12000多价格降到京东的8000多块,而且 XH1 还是富士当时唯一带五轴防抖和肩屏的 APS-C 相机,视频功能和XT3差别也不大,看评测说对焦不如XT3新一代 XTRANS CMOS4 相机,但综合手里的钱包考虑后还是觉得挺香的。
在2019年9月生日来临之际,我在闲鱼经销商买到了一台全新的XH1机身,价格6200。镜头是18-55mm f/2.8-4,也是1800元购于闲鱼二手。为了让大家得到更为全面地了解这台相机,我使用了好几个月深入体验后才来写这篇文章。
外观
简单描述就是厚实、肌肉、看起来专业。拿到相机时,还是熟悉的富士味道,made in Japan,外观很有意思,像个放大版XT1,又像个缩小版GFX50S。带了个肩屏,一个三向折叠的屏幕,肩屏替换了曝光补偿转盘,所以比XT1少了一个转盘。
XH1采用全镁合金机身材质,摸起来用手指敲几下就觉得非常坚固,表面的涂层抗刮性经加强已达8H级别,全身(机身+手柄)密封设计达94处,防尘防水防冻、即使在-10℃时仍能工作,我在兰州冬天零下10度的温度里使用过,也在雨中拍过延时摄影,相机从没出过任何问题。裸机重量623g,是富士现有APS-C微单里最重的,但也比尼康D4轻得多。卡口部分的设计经过改善,精度更高之余还有抗震性、抗损伤更优的表现。轻触式快门很多人反映不喜欢,但我觉得还好,跟D4的手感差不多。
比起以前XT1独立的红色小圆点按钮,摄像功能独立出来做在了下层转盘里,个人对这种设计喜忧参半吧,尤其是光线不好看不清指示标志时,在你一边拍照一边拍视频时设置起来就会比较麻烦。如果转盘的数值涂成荧光漆的就好了,这样夜间操作就不是问题。
转盘上的滚花和蚀刻数值真的很精致,细节做工比佳能、尼康同级APS-C相机好太多。
墨水屏好评,有一种kindle那种很节能的错觉,对比度很高,数值显示大,阳光下也能看清楚,可以设置黑白两种底色,关机时可以看到剩余电量和可拍张数,但是存在个小问题,无法显示手动WB的具体数值。
背后的LCD屏幕,观感只能说一般,比索尼好,比尼康Z6差,强光下亮度开到最大也不是那么容易看清内容。
背后的按键布局和XT1一脉相承,AF-ON位置有点远,盲操作不容易按到,与顶部那些精致的转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背部按键塑料感很强,按动反馈比较疲软,之前没有对比过不知道差距,后面换了尼康Z6后才感受到什么才是舒服的按键反馈。
EVF369万像素,眼罩也大,观感舒适自然,而且取景器向后突出比较多,这样的好处是用EVF取景时鼻子基本不会碰到LCD屏,不会弄得屏幕满是油......
机身手柄很深,握持感比XT1舒服,稳当。手柄前后那两个波轮很像尼康的操控逻辑,但是!手感真是辣鸡,可以波动,也可以点按,但塑料感很强。
机身接口,USB3.0和小尺寸HDMI接口在2019年看已经比较落伍,好在耳机接口和麦克风接口一样不少。
双卡双待,一张卡可以存视频,一张卡存照片,也可以设置成JPEG和RAW分别存储,增强数据保险性,这点好评!
电池由以前的W126变成了W126S,电量还是没变。续航真的一般,如果要拍视频,一块电池顶多用半天。
肩带,巨丑,太宽,颜色也太低调,还不如XT1的那个好,以至于最后直接卸下来再没用过。
再来说说这只18-55mm f/2.8-4镜头,可以说是做工、规格和画质是目前各家APS-C相机套头里最好的,带防抖,性能和体积达到了很好的平衡,光圈全开就很锐,色散和畸变控制都很好,而且变焦和手动对焦过程中都很顺滑,拍视频也可以拍出画面稳步推进的效果。缺点也不是没有,不是恒定光圈,焦外有洋葱圈。
拍照表现
买相机的主要目的还是拍照,富士XH1使用2430万像素的X-Trans III传感器,就是XT2的那块,基准感光度ISO 200-12800,可扩展至ISO 100-51200,高速连拍最高11张每秒(机械快门),电子快门14张每秒,325个相位对焦点,虽然比不上XT3的规格,但也能满足基本拍摄需求。然后就是胶片模拟,这次新增了为视频优化的ETERNA胶片模拟,画面走的低对比度,低饱和度风格的电影感色彩。下面用几张照片给大家看看富士XH1实拍的直出色彩。
XH1还有一些富士相机好玩的功能,比如直出玩具相机效果、保留颜色效果、和直出全景拍摄,设置好后可以上下左右方向进行连续拍摄,然后机内合成一张全景照片,省去了很多后期拼接的流程。
直出色彩不用多说,大家看到真实效果自然心里有数,我用过富士、尼康、佳能三家的相机,个人觉得富士相机的直出色彩是这里面做得最好的,对于不会数码后期处理RAW格式的影友来说真的非常友好。
说到了RAW格式,也是很多老玩家绕不开的话题,富士的RAW格式是.RAF后缀的文件,宽容度不错,比佳能好,暗部只要不是太暴力的提亮基本没有明显噪点。但有个最大的槽点我一定要说,就是富士的RAW太占内存了!举个例子:XT1只有1600万像素,一张RAW照片30多M,而同为1600万像素的尼康D4只有不到20M,XH1为2400万像素,一张RAW照片动辄50多M,基本和4500万像素的尼康Z7看齐。我没有发现富士的RAW比尼康厉害到哪去,但请富士能不能优化一下文件算法?别一张RAW照片整这么大好么?吃内存不说,电脑处理起来也费劲!
视频表现
XH1的出现就是富士为了体现其视频拍摄能力而生,只不过被后起之秀XT3抢走了风头,但富士XH1的视频拍摄能力其实不差,上到24p的DCI 4K(17:9电影比例、4096×2160分辨率)最高200Mbps,下到120fps的5倍慢动作1920×1080全高清视频录制功能应有尽有,而且还自带F-log,除此之外五轴防抖起到了XT3无可替代的作用,很大程度上省去了旅拍中带手持稳定器的负累。Eterna电影模拟更是加分项,色彩舒适,影调过渡自然,暗部细节十分丰富,是不会视频后期调色玩家的首选。下面大家可以通过我拍摄的演唱会视频截图进行参考,我的 b站视频也有相关作品,大家感兴趣的可以查看。
总结
几个月的使用下来,让我觉得XH1是一部你愿意经常带出来拍照的相机,可靠的性能让你放心带着它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作为富士2018年开创的XH系列旗舰视频相机,XH1在刚发布的时候的确卖点突出,独具魅力,从富士XH1的宣传片来看,无论是照片拍摄还是视频拍摄,XH1都足以和友商更高级的全画幅入门微单一战。从垂直领域看,随着XT3的出现,和那以下犯上的规格,让XH1逐渐淡出了大家的视线,不是XH1不够好,是XT3太强。
我为什么最后出掉了XH1换了Z6
都说富士厚道,的确, 通过固件升级让XT2、XT20等富士老机型满血复活。但这次对XH1的用户却不够友好,后续实用的固件升级能让XH1吃上的寥寥,富士官方多次绕开XH1去照顾了后续机型,感觉富士方面对这部相机并没有寄予厚望,而是任凭它野蛮生长。殊不知富士这种态度会让很多富士粉,XH1的用户心感凉凉,从闲鱼大波出手XH1的用户就能看出来。
富士X卡口的镜头光学素质真的都不错,小巧玲珑,镜头群丰富,奈何价格高昂却别无选择。而X卡口却迟迟不开放镜头卡口协议,让适马、腾龙这样的副厂镜头也无法插手造福用户,而国产镜头商诸如中一、老蛙、佳蕊、七工匠、唯卓仕(85mm 1.8除外)也多数都是规格相似机动性差的手动头。
虽然XH1另一大卖点是视频拍摄,但手机稳定器市场对XH1的视频拍摄支持也不友好,除了大疆如影外,智云weebill s、weebill lab、魔爪Air cross等厂商目前均不支持XH1的手动跟焦和一键连接拍摄,这对很多期待使用XH1进行进阶视频创作的玩家来说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镜头群的因素,2019年1月,在使用了富士XH1四个月后,我在闲鱼通过加钱置换的方式换了一台成色不错的尼康Z6套机和FTZ转接环。算上在XH1的所有投资,算下来折损了500元,就当500块租了4个月的XH1,也值了。而当时想买而没忍心买的Z6还是被我收入囊中,所以买相机还是一步到位比较好,省去折腾绕圈子。一部相机成功与否,不光是打铁需要自身硬的事,更是企业市场战略,整个生态链的关系。愿大家都能用机愉快,多把相机带出去拍,多思考多学习多实践才能进步。
作者:张翔,7年摄龄,喜欢尼康和富士相机,擅长风光、建筑摄影、街头摄影,曾经在北京新摄影网任数码编辑。如果你喜欢我的频道,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转发、收藏、点赞与我交流!头条号与B站同名,后期我会尽量多创作,让大家看到更好看的原创内容,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