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朗姐育儿说(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溺爱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适当拒绝孩子才能让孩子在“取舍”中更好的成长。
如今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家长们也是希望能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生活、成长环境,给孩子更好的资源。
对于孩子提出来的需求,多数的家长更多的会无条件的满足孩子,家长们不忍心,不舍得去“拒绝”孩子,只会害了孩子。
之前陪母亲去逛商场,看到了一位妈妈在玩具货架前哄她的孩子。
原来是孩子一直哭闹着想要那个摆在货架上的汽车人玩具,但是孩子的妈妈认为,家里类似的玩具已经够多了,就不希望孩子买了,结果孩子就在货架前哭闹了起来,哭着喊着要妈妈给他买玩具。
孩子的哭声引来了周围人的关注,孩子见状,哭的越来越猖狂,就是非要这个玩具不可。围观的人多了起来,最后孩子的妈妈出于面子,还是答应了小男孩买下了那个汽车人,这时候的小男孩才慢慢安静下来。
这一次的“战役”,还是以孩子的哭闹取胜落下帷幕。
家长一开始是想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但最后碍于面子,还是满足了孩子的无理需求。可是最后因为家里的玩具已经够多了,买相同的玩具回去,孩子很快就会不感兴趣,扔在一边。
很多家长还是不能学会拒绝孩子,一开始拒绝的态度十分强硬有立场,但是孩子一撒娇,一哭闹,家长们就拿孩子没办法,最后也只能依了孩子的喜好。孩子是不哭闹了,但是教育却失败了。
一、对孩子说“NO”,是拒绝无条件满足孩子
有的家长会问,那么真正的拒绝孩子,对孩子说“NO”,要怎么做呢?就应该拒绝孩子的所有需求吗?那当然不是。
当我们拒绝孩子的所有需求时,那是在拒绝孩子,我们拒绝的对象应该是事情,而不是拒绝孩子本身。
拒绝孩子,应该是拒绝无条件的满足孩子,拒绝孩子的无理需求,并不是不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
“无条件满足孩子”,其实就是溺爱,而家长们所要做的就是拒绝溺爱孩子,拒绝孩子的不合理需求。
家长们要坚定自己的立场,同时也要注意拒绝孩子的方式。
二、家长会“拒绝”,孩子更懂取舍
家长们适当的拒绝孩子的无理需求,才能让孩子更加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对孩子说“NO”,其实是再给孩子一个行为底线,行为标准,让孩子知道做事的底线在哪。
拒绝孩子,不仅让孩子的需求更合理,也会让孩子在为人处事的标准,让孩子形成更好的行为观念,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更加有利的。
而当拒绝的方式出现问题,就容易让孩子产生负面情绪,让孩子更加不愿意接受家长们的拒绝,这时候就需要家长们注意“拒绝”的方式,用合理的方式拒绝孩子,才能让孩子更懂得取舍,也更愿意接受。
三、学会拒绝的艺术,家长可以这么做
1.拒绝的对象是“事情”,而不是人。
很多家长在拒绝孩子的时候,容易带着情绪,这就容易导致家长们的拒绝“针对”了孩子。拒绝的时候带着情绪,就变成了“对人不对事”。
家长们要懂得,拒绝的对象是孩子的无力需求,而不是孩子本身。
家长理解拒绝孩子的本质,才能让家长们在拒绝孩子的过程中,掌握拒绝的艺术。
家长们也要让孩子知道,我们拒绝的是孩子的无理取闹,而不是不爱孩子,这样的拒绝方式才能让孩子更加容易接受。
2.拒绝的方式要“委婉点”。
拒绝的底线需要“死守”,而拒绝的方式不需要那么“强硬”。
家长们在拒绝孩子的时候,还是应该委婉一些,强硬的态度也许能让孩子感到畏惧,在短时间内对拒绝孩子有好的效果,但太过强硬的态度就容易让孩子产生抗拒,甚至是形成逆反心理,在孩子心理埋下祸根。
3.拒绝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
对于一些习惯被溺爱的孩子,比如爷爷奶奶照顾的孩子,这时候家长们在拒绝孩子的时候,就应该慢慢来,而不是一下子就扼杀了孩子的所有美好。
慢慢的去拒绝孩子,一步步的戒掉孩子的不合理需求,讲究拒绝的艺术,才能让孩子有更好的心态去接受。
“拒绝”是一门艺术,家长们要懂得用合理方式去拒绝孩子,才能让孩子接受拒绝,有所取舍。家长们在拒绝孩子的时候,也要注意安抚孩子的情绪,避免伤害孩子的内心,让孩子缺少安全感。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这里是朗姐育儿说,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