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穷更可怕的是什么?这部9.6分的新剧给出了答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3-16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544
导读

看完莉拉和莱农各自的人生走向,米粒妈一直在思考,比贫穷更可怕的到底是什么? 在这样的环境下,米粒妈觉得他们的命运就像楼栋间那螺旋上升的阴暗楼梯,看似是在上升,其实一直都被困在里面,没有尽头。 …

文 | 米粒妈 (公众号米粒妈频道)

最近米粒妈见缝插针的追了《我的天才女友》第二季,太上头了,一口气把第一季也追完了。

这部剧一上映豆瓣评分就有9.4分,第二季更是冲到9.6的高分。

故事主要发生在那不勒斯贫民区两个小女孩莱农和莉拉之间,讲述了他们长达几十年的友情故事,从无知的童年到叛逆的青年,从少女到为人母,经历痛苦、迷失、背叛、挫败,最终走向晚年……

在两个小女孩的友情背后,是一场逃离那不勒斯这座破败的城市,和命运不断抗争的漫长历程,贯穿始终的是阶级、原生家庭、贫困、女权等赤裸裸的主题,底色是无尽的绝望和挣扎。

这跨越一生的友谊,呈现的是两段截然不同的人生。

天赋异禀的莉拉早早辍学,嫁为人妇,一生都周旋在那不勒斯那座城区的所有人之间;

按部就班的好学生的莱农,一路读到大学,最终成为作家,获得地位和名望。

看完莉拉和莱农各自的人生走向,米粒妈一直在思考,比贫穷更可怕的到底是什么?

贫穷和混乱

莱农和莉拉居住的那不勒斯是什么样的地方?

破败。荒凉。脏乱。

那里的人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粗暴。贫穷。愚昧。

那里的孩子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恐惧。不安。惊慌。

颓败的偏郊城区,拥挤的楼栋,阴暗的楼道,剥落的墙皮,破损的窗户,闭塞的空间,就是他们居住的地方。

每家每户,三四个孩子是标配,一家五六口人挤在拥挤破败的小屋子里,大小孩子挤在一张床上。

大家的生活没有任何隐私可言,那些女人经常在露天阳台上,絮絮叨叨谈论着每家

每户的八卦,添油加醋,以看别人的丑闻为乐。

至于暴力,更是每天都在上演。

在家里,男人有一点不满意就对着妻子、儿子、女儿拳打脚踢;哥哥对妹妹恶语相加,手拳并用。

在外面,为了自己的尊严、钱财、地盘,他们又和其他家庭的男人们打斗。

而女人之间的愤怒、暴力也不少。歇斯底里的喊打、咒骂、撕扯头发,抓破脸皮,推下楼梯。

以暴力回应暴力,以流血回应流血,是这里的生存法则。甚至连谋杀,都成了稀松平常的事情。

至于贫穷,则是生活常态。

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是整日蓬头垢面,灰头土脸,穿着旧衣服。

大多数人连基本的日常生活都无法维持,除了那些借高利贷的、做点小生意的,其他的人买点肉食都是赊账。

这就是莉拉和莱农从小生活的环境,充斥着暴力、流血、愚昧,富人横行霸道,穷人带着愤怒、屈辱、愚昧,一代又一代循环往复。

在这样的环境下,米粒妈觉得他们的命运就像楼栋间那螺旋上升的阴暗楼梯,看似是在上升,其实一直都被困在里面,没有尽头。

等待莉拉和莱农的,是可见的未来,是能预估的命运。正是因为这样,她们从小就想逃离。

只有曾深陷贫穷和绝望的人才知道,摆脱出生就被决定的命运有多难,稍有不慎,就会跌入深渊。

坏女孩&天才少女

莉拉是别人眼里的“坏女孩”,是整个城区最遭人恨的女生。

在学校,她会在课堂上扰乱秩序,会往别人身上甩沾染墨水的纸,经常被老师罚站。

她也会明目张胆嘲笑那些男孩子,会和欺负她的男孩子互仍石头打架。

她会吊在窗户的铁栏杆上,摇晃着身体,跳到人行道上。

她会用一枚锈迹斑斑的胸针扎进自己的手掌,留下一道白色的口子。

……

总之,莉拉在其他孩子眼里就是一个怪咖,顽皮、倔强、勇敢。

同时,她也是整个城区最聪明的孩子,而且是天才式的聪明。

在大家还在学习拼写字母时,她就已经自学学会了读书写字;在数学心算比赛中,她赢了比她高两级的男生;

她写的故事,语句和描绘画面的能力,远超于她这个年龄应有的水平;她的绘画能力也是全班最好的。

没有任何人教她,全都是她自己学会的!

莉拉从一开始就清楚,只有知识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她用别人赔她布娃娃的钱,买了一本《小妇人》,她渴望像小妇人的作者一样,通过写作成为有钱人。

但她小学一毕业,就面临失学的命运。

莉拉出生在暴躁而又愚昧,充斥着大男子主义的鞋匠家里,父母巴不得她不读书早早工作赚钱。

莉拉的哥哥要求父亲给他工资,让妹妹去上学时,莉拉的父亲怒吼着甩给他一巴掌:“读书,为什么要读书?我读过书吗?”“何况她还是一个女孩子。”

老师也特意把莉拉的母亲喊到学校,让她一定一定要让自己的女儿读书,不能埋没她的才华,依然没有任何作用。

即便如此,坚强执拗的莉拉,依然坚持自己要上学的愿望。

最后忍无可忍的父亲,将她从家里窗口扔了下去,升学这件事以莉拉摔断手臂告终。

但莉拉还是去参加了小学毕业考试,并且成绩都是A。

辍学后,莉拉开始在家里的修鞋铺帮忙,她依然没有放弃改变自己的命运。

她从图书馆不停地借书,自学了拉丁语和希腊语;她还设计了一款旅行穿的男鞋,企图开一家自己的皮鞋厂。

但最终因为哥哥里诺迫切希望获得财富,设计出来的鞋并不受欢迎,这个梦,也算是破灭了……

最后,为了摆脱城区最有权势的索拉拉家大儿子马尔切洛的追求,莉拉接受了肉食店老板斯特凡诺的求婚,也是城区富裕的家庭。

原本以为这是自己摆脱命运的另一个开始,在婚礼当天,莉拉发现这场婚姻,也是一场骗局。

婚礼现场,莉拉的死对头马尔切洛穿着莉拉亲手设计的皮鞋出现,那一刻,莉拉彻底绝望了。

她以为这场婚姻能让自己摆脱愚昧的家庭,最终还是被当成了丈夫和索拉拉兄弟肮脏交易的工具。

愤怒的莉拉之后一直抗拒着斯特凡诺,在新婚之夜被斯特凡诺毒打,婚后,更是每天遭受身体的凌辱,丈夫无穷无尽的家暴。

莉拉这样一个闪闪发光又个性鲜明的人,就这样被陷入了那不勒斯那些循环往复的暴力中。

米粒妈看到这,一阵惋惜,以她的才华,本来可以有完全不一样的一段人生。

乖孩子&好学生

那不勒斯城区,莱农的学习和莉拉不相上下,她温顺乖巧,是学校聪明又听话,规规矩矩的好学生。

莱农一开始就被莉拉所吸引,并一直在追随莉拉的脚步,童年的相互陪伴,也奠定了她们纠缠一生的友谊。

莱农和莉拉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她们在一样的土壤里,同样见证暴力以及遭受暴力,同样深陷贫困的泥潭。

同样的在小学毕业前夕,面临升学和失学的选择,莱农的母亲坚决反对她读初中,作为家中的长女,母亲需要她辍学帮忙处理家务。

幸运的是,莱农有一个开明的父亲,他的父亲在市政府做门房,虽然也是底层求生,但他见过外面的世界,他知道读书的重要性! 父亲告诉莱农,他会找人借钱让她上学,但必须保证成绩是第一。

毫无意外,莱农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入学考试,如愿进入了高中学习。

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莱农也很珍惜,学习非常努力,并且在莉拉的帮助下,学到了正确学习拉丁语的方法,学期末,她又以优秀的成绩毕业。

读完高中,本以为升学无望,最后在莱农的小学老师,又跑到莱农家里,劝说他们让莱农继续读高中。

高中在城区,那是莱农第一次见到那不勒斯之外的世界,也是她第一次见到广阔无边的大海。一片崭新的世界向她展开。

读书让莱农有了更多接触外部世界的途径,旁观莉拉的婚姻后,她更是更坚定了逃离的决心,发奋读书,读高中、大学,并成为那不勒斯城区第一个大学生。

莱农出色的成绩得到老师的赏识,在初中老师的引荐下,她逐渐与知识阶层靠近,顺利出版自己的书籍,和一个学者结婚,真正远离了那不勒斯那样暴戾的环境。

看到莉拉和莱农的生活走向,米粒妈一阵唏嘘。

那个最聪明、最坚定、最有勇气、最有目标的人,从小就看清了周围的生活糟糕透顶,从小就对抗一切,拼命追求,最后依然被生活拖进重重迷雾中,反复被鞭打。

那个缺乏主见,时常迷茫,没有具体目标的人,反倒在冥冥之中,走向了自己期待的圆满。

莉拉和莱农截然不同的命运,是因为贫困吗?当然,贫穷是一部分原因,贫困从来都是教育的天敌。

但仅仅是因为贫穷吗?

当然不是!

莱农和莉拉在一样的土壤中长大,同样目睹暴力,遭受暴力,亲历贫困,活在恐惧中。

那是莉拉自身不够努力吗?

米粒妈觉得也不是。

莉拉辍学后也没有放弃自我,她是图书馆借书最多的人,莱农在学校学拉丁语,她就自学;得知莱农要学希腊语,她比莱农更早学会;被困在家里的修鞋铺,她就自己设计皮鞋,渴望开一家自己鞋厂……

生活经历了一次次崩塌,她就一次次重建,但最终还是走向了崩塌。

是什么让天才少女走向坠落?是什么让最有希望走出去的小女孩,一生都陷在那不勒斯大泥潭中?

是莉拉父母的愚昧与短见,他们深陷贫穷却甘于贫穷,只能世代在贫困里打转。

小学老师曾对莱农说:“当庶民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假如一个人想一直当庶民,那他的孩子、孙子,都会命若草芥,不值一提。”

比穷更可怕的,是这种庶民认知。即便莉拉是天才,在莉拉父母眼里,不能在当下转化为金钱价值,都是白费。

原生家庭这种短视的认知,即便个人再怎么努力,也会被深深拖拽,被打入无尽头的深渊。

莱农的幸运和金钱无关,她的原生家庭就是自己的幸运,父亲坚定地让她读书,就让她赢在了终点。

贫穷从来不是阻碍一个人走得更远,爬得越高的阻碍,而是思维的贫穷,是穷得理直气壮。

这部剧是根据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同名小说“那不勒斯四部曲”改编的,这个作家从未露面,甚至大家都无法确定她的真名和性别。

很多人都认为,这一系列书都是她自传式的描述,无论是自传还是虚构,莱农和莉拉的命运,在现实世界中,依然在发生。

关于贫困和奋斗,米粒妈最喜欢的书是美国人J.D.万斯写的《乡下人的悲歌》,他出生于美国一个贫苦小镇,那个小镇的人的生活,和那不勒斯的生活差不多,贫穷,暴力、吸毒、酗酒,到处充斥着愤怒和怨恨。

万斯的原生家庭也一团糟,她的母亲早婚早育,离婚后游走在不同男人之间,不是争吵就是滥用毒品,贫困潦倒,时常精神崩溃。

从小,万斯就目睹着周边的人因为殴打死于非命,夫妻拳脚相加,孩子早早辍学,少女未婚生育,一代一代循环。

万斯也曾经差点屈服于这种消沉的环境中,但他和莱农同样幸运,他的阿公阿嬷一直要求他认真学习,给他展示通往希望的道路,让他接触更多优秀的人。

于是,一个原本应该颓废、消沉,生活一团糟的孩子,高中毕业后加入海军陆战队,退役后就读于俄亥俄州立大学,后来考上耶鲁大学法学院,现在是硅谷一家投资公司高管。

无论是万斯还是莱农,他们实现人生的逆袭都是阻碍重重的,背后就是悬崖峭壁,随时都会有坠落的风险。

他们同样贫困,生长的环境同样堕落,虽然穷是个问题,但不是根本的问题,根本的问题是人们那种消极沉沦的态度,是一直想当“庶民”的心态。

大家纷纷说寒门难出贵子,对于出身寒门的人,上升的道路固然是荆棘丛生,但绝不是放弃的借口,更不是沉沦的理由。

每个人的家庭不同,出身不同,这本来就是自始至终都存在的不公平,有的人自怨自艾,有的人却能绝地反击,对待贫困不一样的态度,有时候就能决定一个人命运的走向。

米粒妈一直坚信,如果你会被生活的波涛巨浪淹没,一定是因为甘心沉沦。只要不甘心,就永远有希望。

我们可能给孩子提供金钱上更多的支持,但我们可以给孩子制造希望,给孩子正确的引导,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让他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托举他们飞得更远。

因为依靠个人的努力走出底层是绝对不够的,还需要家庭的支持,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

正是那些你想成为的人,最终决定了你会成为谁。

个人简介:@米粒妈频道(欢迎关注),美国海归、原500强高管麻麻一枚,专注于5-12岁孩子的教育和升学,英文、数学、科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0~5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爱分享)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36689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