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阳气上升,万物复苏,芳草吐绿,正是采收茵陈的好时节。
茵陈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每年春季幼苗高约三寸左右时采收,入药以质嫩、绵软、灰绿色、香气浓者为佳。
茵陈除有药用价值外,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野菜,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茵陈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B,并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20余种氨基酸,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
在春天,多食用茵陈亦能起到很好的防病、保健作用。
茵陈,别名白蒿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的作用。 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等。
药理学研究有利胆,保护肝功能,解热,抗炎,降血脂,降压,扩冠等作用,当然,这只是西医学提取茵陈成分做出来的研究,临床应用上效果如何不好判定。
茵陈有显著的保肝作用,对甲,乙型肝炎,黄疸型肝炎,有显著的疗效。
有利胆,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中胆酸和胆红素排出的作用。
能增加心脏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并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凝血,利尿解热平喘,驱除蛔虫及抑制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与细菌的作用。
平时保健可以
1.茵陈大枣煮汤
这个汤的做法很简单,先取适量的水,加入茵陈20克,大枣3枚煮熟,水开15分钟后,把茵陈捞出,打入荷包蛋,滚开1—2分钟即可服用。
中医认为,茵陈性味苦、微寒,入脾、胃、肝、胆经,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之功。
药理研究表明,茵陈汤能促进胆汁分泌,对肝脏有保护作用,有降压、利尿作用,并有解热作用,能降低血脂,防止血管壁脂质堆积。
红枣含有蛋白质、脂肪、糖、有机酸、胡萝卜素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红枣能益气补血,健脾和胃,祛风,有促进肝脏合成白蛋白的功效,并能调整免疫功能紊乱。
刚出生婴儿黄疸也可以和茵陈大枣汤,可以利湿退黄疸,民间很多老人都会用这个方法。
2. 茵陈麦芽红枣汤
适用人群:适宜于急慢性肝炎之湿热内蕴、肝胃不和及肝脾失调、气滞血瘀型。
尤可作为慢性肝炎患者的辅助食疗。
用法宜忌:每日两次,每次小半碗,喝汤吃枣、弃渣。
材料:茵陈15克、大麦芽20克、红枣10克、白糖少许。
做法
将茵陈、麦芽、红枣倒入不锈钢锅内,加冷水1000毫升,用文火慢炖半小时许。 加适量白糖搅匀即可。本品中茵陈有抗炎、镇痛、清热的作用,可用于保肝利胆。
3.茵陈大枣甘草汤
原料:茵陈5g、甘草5g、大枣3枚、绿茶3g、冰糖15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茵陈、大枣至水沸后,冲泡甘草、绿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利湿热,和中。
用途:急性乙型肝炎;黄疸;肝癌。
4.茵陈麦饭
茵陈精拣细择,除去黄叶败叶,剪掉根部;用清水淘洗七八遍之后,平摊在竹筐里沥去水分;叶子湿漉漉的时候就开始筛入面粉,不多不少,刚刚能薄薄裹上一层即可;放入食盐、花椒面、葱花搅拌均匀;大火蒸8到10分钟出锅;剁一些蒜苗或榨点蒜汁,淋点芝麻油,最好再掰几段干辣子,油泼之后即可食用。
需强调的是,无论是药用还是食用茵陈,都要抓住采收的最佳时机,素有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莫要等到茵陈“当柴烧”时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