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市政府旁边有一座不高的山,名叫乌山,又有人把它叫做道山,与于山相峙,海拔84米。沿着石阶登上乌山,你会发现城市中心的幽幽秘境。乌山,林木参天,风景幽深,在山石间,历史与传说共流传,相传汉代何氏九仙曾在此地登高射乌鸦,故名射乌山。乌山上又有乌塔,与于山的白塔相望。乌山在西,于山在东,屏山在北,这就是福州城的“三山两塔”之称的由来。宋代熙宁年间,郡守程师孟认为乌山可与道家蓬莱、方丈、瀛洲相比,便改其名为“道山”,向来有“蓬莱仙境”的美誉。元朝诗人萨都剌这样感叹道:“广陵城里别匆匆,一去三山隔万重。”
桃花绿树掩映中的乌塔,与于山白塔遥遥相对,原名“崇妙保圣坚牢塔”
- 刘禹锡说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海拔仅几十米的乌山,竟是一座藏龙卧虎的名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曾在福州任太守,在他离任后应友人之请写下了一篇新颖别致的散文《道山亭记》,在雄伟奇崛的文笔之下,山城的悠远历史似乎迎着我们而来,那片山海相连之地竟如此辽阔苍茫,可说是一篇奇文,还入选了高中语文课本。
文中写到:光禄卿、直昭文馆程公主政福州,在福州的高耸处,建了一座亭子,这里的山水胜景,城池的宏大,宫室的繁荣,不用走离竹席就尽可观望四面景色。程公认为这里在江海之上,作登山四望的观看,可以和道家所说的蓬莱、方丈、赢州三座仙山并列,所以为它起名叫“道山之亭”。闽地由于道路险远,所以做官的常怕到此任职,程公能够依照这地方的长处筑亭,用来寄托他耳目的欢乐,不但忘掉了它路远而险峻,又将他的思想提高出于尘埃之外,他的志向多么壮阔啊!整篇文字里并没有太多了溢美之词,却写出了一位懂得生活的人的风骨与雅致。
曾巩离开福州后再无机会和程公见面,道山亭旁的《道山亭记》石刻却让两位志趣相投的友人长相陪伴。人生自是短暂,而闪耀着人性光芒的文章在千百年后依然会打动后来者的心灵。
- 乌山上多石刻,乌石山摩崖石刻被列为第一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乌山的题刻二百余处,遍布全山,其中唐李阳冰的篆书,宋程师孟、陈襄、李纲、朱熹、梁克家等人的题刻最富价值,这些摩崖题刻与寺、观、亭、台、岩、林相映成趣,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融合。般若台铭则为福州最古的摩崖石刻,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阳冰篆书。般若台记高5米,宽2米,字径0.5米,全文24个篆字:“般若台,大唐大历七年,著作郎兼监察御史李贡造,李阳冰书”,与浙江处州“射驿记”、缙云“城隍庙记”、丽水“忘归台铭”合称为“天下四绝”。
- 在清泠台西北有一座先薯亭。你猜对了,先薯亭的来历正与我们现在常见的番薯有关。番薯虽然不起眼,却是一种高产的作物,薯块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和多种维生素,适应性强,抗旱,耐碱,抗逆性强,喜温暖、多光而不耐霜冻,是一种易于保收的作物。正是番薯的推广造就了历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其实,番薯并不是中国的本土作物,明朝万历年间才开始引入中国。
明万历年间,福建大旱,饥民遍地,商人陈振龙冒死从吕宋(今菲律宾)偷运薯苗回福州,经试种成功后,由时任巡抚金学曾加以推广,救活无数饥民。为纪念金学曾和陈振龙的功绩,清代举人何则刚在乌山西建祠纪念,称先薯祠,后祠圯。民国时,改祠为亭,称“先薯亭”。郭沫若曾颂扬陈振龙“此功勋当得比神农”。
- 乌山多奇石,更多奇榕,榕树是福州的象征,也是乌山的至宝。有人说过,百步之内必有一榕,乌山榕树成大伙心中"榕树博物园"。
倾“泻”而下的榕树根,它在陡峭的岩石上倒人字形生长,犹如一把撑天的大伞,密密麻麻的巨根铺在石面上,好似瀑布从十多米高的地方迎面冲来,好不壮观!这是乌山上的“瀑布榕”。石垒的乌山,却没有裸露的荒凉,而是满山苍翠,其中榕树居功至伟。
- 朱子祠前三角梅正开的灿烂,在榕城这个四季如春的南方城市,从来不缺明媚的鲜花,纵然是深秋寒冬,眼前的色彩也不会单调。你看,那红墙外的老树,枯叶还来不及落尽,一抹抹嫩绿的春意就迫不及待的告诉你现在已经是阳春三月了。
乌山的春天,是色彩斑斓的,2月,樱花绽放,粉粉的;至于三月,那自然是属于桃花的季节。每年桃花盛开的时候,乌山上就成了浪漫的桃源,人们纷纷前来赏花,分不清是花装扮了清新春天,还是人儿美了桃花。
花封别径,在我看来,这娇艳的桃花,从来挡不住人们的去路,让路封住的是你那一颗惜春赏花的心,乱花渐欲迷人眼,桃花朵朵,令人不舍顺路离开。2020年,特殊的春天,我们依旧不可错过这个美丽的人间三月春色。
红的、粉的、白的,各色桃花争奇斗艳。桃花与乌山的灰瓦白墙相映成趣,春雨过后,山间的桃花愈发娇艳,放眼望去,山间处处是桃花美景。
“桃花乱落如红雨”,唐代诗人李贺这样写到,一夜春雨后,桃花如雨,飘落满地红。落英让人心生惜春之情,从另一种角度来说,不是盛夏收获的开始吗?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乌山桃花披着艳丽的衣裳,吟唱着春天的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