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粒妈 (公众号米粒妈频道)
我和米粒爸被困在美国加州这边好一阵子了,好在我们住的地方离米粒爸的大学室友、也是他最好的朋友S很近,只有40分钟车程,所以这段时间我们两家每周都会聚聚,毕竟过去一两年也难得见一面。
S的儿子4岁多,是个上蹿下跳的小猴子,跟米粒小时候有一拼
我们四个大人边吃火锅边天南海北地聊,S家的娃,满屋子追着米粒疯,小家伙跑得磕磕绊绊,总搞得人仰马翻,简直能做成一组表情包
S夫妻俩哭笑不得,跟我们感慨:咱们这代人小时候那么乖,那么听话,怎么生出这么皮的孩子?
米粒爸说:我小时候可一点都不乖,我是我们大院里出了名的“捣蛋大王”(也不知道这有什么可骄傲的),小孩嘛,哪有不皮的?这样挺好。
S的妻子一脸惊讶。我突然明白了什么,赶紧岔开了话题。
我之前在全网阅读量1000万+的爆文《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上了中国第三的学校才知道,读书无用论都是骗人的!》里写过S的传奇经历。
他是米粒爸的大学室友、最好的朋友,他有个令我和米粒爸佩服得五体投地的习惯,大学四年,每天都要仿写几篇华尔街日报的文章。一来熟悉金融市场,二来练习英文写作。
前几年,他从高盛辞职,进入美国最大的私募股权公司,成为最年轻的合伙人,也是管理层唯一的亚洲面孔,30出头,年薪就有几百万美金。
他的美国同事,需要写重要的文章,都请他写——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英文写作还不如高中毕业才去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不过S的英文文章真的是超级牛。
S的妻子是美国著名的外科医生。他们夫妻俩事业都这么成功,工作也很忙。但他们真的是我身边,把工作和家庭平衡得最好的一对父母。
医生就是医生,连厕所都放着医学读物▲
他俩在美国独立工作、结婚、买房、养娃,完全没有老人帮衬,什么都靠自己。
不过,我之前听米粒爸提过,在跟S夫妻俩的闲聊中,他们自己也时不时说起,他们俩有着非常相似的童年经历——
S和妻子的父母都忙于工作,把孩子完全交给爷爷奶奶抚养,和孩子就是陌生人,真正的“生而不养”,他们从小跟着叔叔婶婶、堂兄堂妹们一起生活。
我由衷感慨,他们从偏远边陲小城的“留守儿童”,拿下美国顶级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到今天美国人人艳羡的华尔街银行家、著名外科医生,完全没有家里的帮衬,每一步都全靠自己。没有伞的孩子,更要拼命奔跑。
所以,他们感慨自己小时候乖巧懂事的时候,我突然就明白了。
这样的孩子,怎么会调皮呢?寄人篱下的生活,让孩子不知不觉学会了察言观色,分外乖巧、懂事,讨大人喜欢。
▲演员王鸥在节目中讲,小时候父母离异后,他们在7平米的房子里分别照顾王鸥几个月后,就谁都不再管她了
好在S他们俩都冲破了原生家庭的禁锢,不仅事业成功,家庭幸福得像蜜糖一样。现在的他们在谈到小时候的经历时,也能够云淡风轻。
而且虽然他们的孩子没有得到过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爱,但他一点都不缺少父母的爱。只有被满满的爱包裹着的孩子,才敢肆意释放自己的天性。
调皮的孩子,很少缺爱。
先给你们讲一个米粒姥姥小时候的故事。
我的姥姥姥爷(也就是米粒姥姥的父母)都是百分百事业型的人,米粒姥姥从几个月大一直到16岁,一直被寄养在她自己的姥姥家,跟着几个姨,以及一群表兄弟姐妹一起长大。
我姥姥姥爷呢,一头扎进研究所,几乎不去看孩子,只是每个月给些抚养费,让老人给孩子买点肉蛋奶吃。
那边孩子多,老人也不好单开小灶,那点抚养费一摊到每个孩子头上,没剩几毛钱了,所以孩子们也吃不上什么有营养的东西。
可人家别的孩子有自己爸妈在身边疼啊,米粒姥姥没有依靠,只能尽力讨好所有人,尤其是自己的姥姥。
米粒姥姥的姥姥(也就是我的太姥姥),牙口不好,稍微硬点的东西都吃不了,家里烙饼,她吃几口饼皮、饼边,都很费劲。所以每次吃饼,米粒姥姥都抢着吃硬硬的饼皮,把里面更软的部分递给姥姥,还谎称饼皮有嚼劲,自己爱吃。
那之后,家里人就理所当然地每次都把饼皮留给米粒姥姥吃,甚至米粒姥姥的舅妈会把饼皮撕下来,递给米粒姥姥,说:小X不是爱吃饼皮么,都给你了。
米粒姥姥说,每次吃完那一碗饼皮,夜里都会胃疼。但为了让家里人喜欢她,觉得她懂事、有用,她下一次还是会主动去吃饼皮。
米粒姥姥从小没有自己的父母在身边,跟别的孩子比,她特别没有安全感,也特别缺少爱。
在老人身边做了十几年懂事的乖孩子,让米粒姥姥成为了讨好型人格的人。直到现在,米粒姥姥还经常过分替别人着想,不懂得拒绝。
因为从小缺少父母的爱,米粒姥姥对我尤其上心,她特别怕我跟她一样,乖巧、懂事、讨好大人、不敢做自己。
所以我小时候,据说比男孩子还淘气,踢球、爬墙、拆家电、观察蚂蚁窝、偷工地的材料去建树屋……我小时候的保姆说,本想照看个女孩子省心省力,没想到比男孩还难带
我上小学时,班上有一个男生,又高又胖,四年级的时候,他已经有120斤了,是全班最壮的男生,大家都叫他大雄。
大雄平时总爱欺负同学,或没来由地挑衅别人,因为他长得高大,力量悬殊,其他同学也不敢回击。
有一次我们上体育课,后半节课自由活动,几个女生就聚在树下玩起了过家家,玩着玩着,大雄就跑过来捣乱,还没来由地动手打了几个女生。
当时才四五十斤的我向120斤的大雄猛扑过去。。。
之后我大脑一片空白,什么都不记得了。只记得大雄离开的时候,耳朵里渗着血,脸上也有好多血道(估计是被我抓的)。他之后再也没敢欺负过同学(后来听说他成为了凤凰周刊的知名记者呢)。
这件事发生之后,我回家第一时间告诉了米粒姥姥,其实在那之前,教导主任早就一个电话打到米粒姥姥单位,告了我的状。
但米粒姥姥说:我的女儿我最了解,她绝不是主动惹事的孩子,等她回家,我会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问清楚的。
自始至终,米粒姥姥一句责备我的话都没说,她耐心听我把事情经过讲完,然后一把抱住我,我终于绷不住,大声哭了出来。
我就知道,米粒姥姥是可以永远爱我、支持我、保护我的人。
▲哪怕我已经是孩子的妈妈了,但在妈妈眼中,我永远是妈妈的孩子
我高一早恋的时候,也没有瞒着米粒姥姥,她还摇身一变,成了我的好闺蜜。有一次放学,米粒姥姥开着车,载着我追着刚放学的隔壁班男生看哪个长得帅
看到我当时的小男朋友不够帅(但才华横溢啊!),米粒姥姥还替我愤愤不平老半天
从小到大,不用米粒姥姥姥爷说,我也非常清楚,在家里,我可以任性,可以调皮,可以撒娇,即使不小心犯了错也没关系,因为他们会永远无条件爱着我。
米粒爸小时候也是皮得不要不要的,米粒奶奶跟我说,米粒爸小时候,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风一样的男子”。
▲本以为米粒能做个安静的美男子,然鹅。。。
小时候整天在家上蹿下跳,有一次蹲在地上跟哥哥弹玻璃球,因为赢了哥哥太兴奋,米粒爸突然往上那么一窜,直接把自己奶奶的门牙给磕掉了
他还跟哥哥比赛吃包子(话说,天津人是不是从小就对包子情有独钟),才八九岁的年纪,大人拳头那么大的包子,米粒爸硬生生吃进去八个,他哥居然吃了十二个!(后来,据说他俩连前一天吃的饭都一块吐出来了。)
米粒爸拆东西的技术也是一流,小时候不仅拆玩具,连家里的录音机、爷爷的收音机,他都不放过,简直就是一枚移动的粉碎机。
米粒从小就很皮,米粒奶奶常说,他跟米粒爸小时候不相上下。
虽然每天跟他斗智斗勇,耗费了我大半精力,但我也很庆幸,我们给予了他足够的资本去淘气、顽皮、捣蛋,他不必做大人眼中的乖孩子。
《请回答1988》中有这样一句话:
“懂事的孩子只是不会无理取闹而已,只是适应了应该表现得成熟的环境,习惯了他人充满误解的视线罢了。可懂事的孩子,也不过只是个孩子。”
电影《狗十三》有一条高赞影评:
“你看,这个孩子好懂事啊。”
“你怎么知道她是不是害怕、沉默、妥协呢?”
那些懂事的孩子,也许心里正暗流涌动,内心得不到爱的滋养,懂事便成了伪装。
希望每个孩子,都被父母温柔以待,敢说出心声,敢做回自己。
希望孩子所有的懂事,都没有隐忍,没有违心与不甘,只有爱,欢喜与发自本心的善良。
最近我们被困在美国,我这结膜炎又犯了,在美国买点药,还得托关系
不过,现在在国内去医院也很不方便,昨天我发了一篇《几十块钱享受协和VIP服务,这个秘密一般人我不告诉》,是我这些年线上问诊的全部经历,和非常详尽的问诊攻略哦,看到对大家有切实的帮助,我就放心了
最近,好多读者在后台留言,问我们的近况(好感动),大家放心,非常时期,米粒妈一定会注意安全,照顾好自己也照顾好家人,大家可以加我个人微信(mlm728),这边疫情有什么进展,以及我们的近况,米粒妈会第一时间分享到朋友圈。
个人简介:@米粒妈频道(欢迎关注),美国海归、原500强高管麻麻一枚,专注于5-12岁孩子的教育和升学,英文、数学、科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0~5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