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驾司机变跑腿小哥滴滴这波操作意欲何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3-23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254
导读

我们上面也提到,第一批的跑腿小哥是代驾司机,他们日常骑行电动车接单,符合条件的代驾司机经过培训之后可以尽快提供跑腿服务。 同时从滴滴把跑腿业务优先给到代驾司机我们也能看出一些端倪。并且实事求是的说,在…

出品 | 搜狐汽车·黑客

作者 | 要志倩

编辑 | 要志倩

疫情之下,给不少无接触服务都带来新机会,尤其是同城配送。

出行领域巨头滴滴眼疾手快,“滴滴跑腿”业务在一周的时间内紧急上线。3月9日在成都、杭州两城市上线,3月16日在上海、广州、深圳、重庆、南京等多个城市上线。目前,“滴滴跑腿”已在21个城市上线。

不得不说这真是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的真实写照。为什么这么说?看看跑腿新业务的主要负责团队就知道了。该项目由滴滴代驾团队负责,隶属滴滴普惠出行事业群。同时,滴滴跑腿上的首批跑腿员便是滴滴代驾司机。

在这个特殊时期,代驾场景停滞,代驾司机收入大幅下滑。同城配送需求却猛然激增。将代驾与跑腿相结合,会是滴滴的新机会吗?“滴滴跑腿”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吗?会不会像上次的外卖业务一般黯然退场?

[ ·代驾司机变跑腿小哥 用户每天首笔订单费用0.1元· ]

在已开通跑腿业务的城市中,用户打开滴滴APP后可以在顶导位置看到跑腿服务。我们上面也提到,第一批的跑腿小哥是代驾司机,他们日常骑行电动车接单,符合条件的代驾司机经过培训之后可以尽快提供跑腿服务。滴滴介绍,目前报名的代驾司机已超一万名。

疫情之下的热销产品仍然是粮油蔬菜、药品等生活物资。不过,热销TOP1既不是蔬菜也不是药品,是奶茶!

疫情期间也无法阻挡人民和奶茶的热情。不过,如果你想喝奶茶为什么不选择外卖奶茶而选择找跑腿小哥代购奶茶?运费便宜啊!滴滴跑腿的费用以公里计费,以广州、杭州为例,5公斤以内的商品,4公里以内订单的跑腿费为12元,4公里以上每公里加收2元,单次购买物品不超过500元。新用户首单立减10元。这么看,和其他家相比似乎并没有便宜?

别忘了,滴滴有首单政策:滴滴表示从3月21日起,用户每天首笔订单费用0.1元,此优惠将连续11天。这让人联想到了彩虹单车大战及刚过去的网约车补贴大战。对于要想破局而入的新玩家而言,资金的要求是相当之高。我们可以猜想一下,滴滴跑腿如果想夺取大份额市场,接下来会不会进一步加大优惠幅度?

[ ·和美团再交手 能否赢得市场?· ]

如果加大幅度,滴滴跑腿有几分胜算?

首先我们来看看滴滴打这场战的必要性。拿代驾业务来说,滴滴代驾是滴滴整体板块中的核心业务。也被称为最赚钱的业务。平日,其日单量在几十万笔左右,代驾司机也有十万人之多。根据滴滴媒体研究院在 2017 年初发布的《代驾社会价值报告》显示,2016 年,全国代驾行业总订单超过 2.5 亿单,总产值达 154 亿元。但是在目前这个特殊时期里,滴滴的代驾业务和代驾司积几乎是零收入。

同时从滴滴把跑腿业务优先给到代驾司机我们也能看出一些端倪。对于滴滴而言,跑腿业务的第一任务或许是救命,再而是发展。并且实事求是的说,在跑腿业务下,代驾司机确实多了一些收入。不管是在提高滴滴收入方面,还是维稳旗下代驾司机人员,跑腿业务似乎都能起到一些作用。

另外,在疫情的大环境之下,同城配送的需求量激增也正是机会所在。这真的是入局的天时吗?众所周知,跑腿并不是滴滴第一次对出行以外的业务进行探索。

2017年2月,由于美团开始攻打滴滴主营业务——打车,滴滴不得不进行还击:在南京、长沙等9个城市上线外卖业务。二者开始在彼此的主要阵地进行试探,后来结果谁也没有完全胜出。滴滴方面,受“乐清”事件的影响,开启裁员自救,国内外卖业务停滞。不过国外的外卖业务仍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美团方面,把“滴滴”模式,变成了聚合平台。虽没有拿到出行市场的大量份额,但也可以说开始了自己的网约车布局。

此次再交手,结果如何?滴滴要面对的不仅美团一个对手,竞争者众多:除了像美团、京东、苏宁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外,还有以跑腿业务作为主营业务的闪电送、达达和蜂鸟跑腿等品牌。

滴滴与他们相比,优势在于平台的流量和C端的司机群体;劣势在于入局晚,缺少本地生活类型服务的经验。在送人的领域内,滴滴无疑是坐在头把交椅上的老大,但是在送货领域内,滴滴仍是一个新手。如何完成人到货的转换?

[ ·Uber之启示:出行服务公司前路所在· ]

在这方面,Uber是前辈。Uber早在2014年就上线了送餐服务,也就是现在的UberEats。如今,UberEats已成为母公司营收当中仅次于网约车的业务,且还在高速增长。

依据Uber的上市招股书数据,截至2018年底,9100万个月活跃用户中,超过1500万(约16%)人使用了Uber Eats进餐,餐饮预订金额超过79亿美元,平台已成长为中国以外全球最大的外卖平台。招股书还提到,在非高峰共乘出行时段,Uber Eats允许司机获取送餐等其他用户需求以提高自身的利用率和收入,送餐功能还扩大了平台的司机群体数量。

这似乎能给滴滴一些思路。

· 送人送货相结合 边送乘客边跑腿?

虽然现在滴滴首批的跑腿小哥是代驾司机,相信随着订单量的加大,后续会加入更多的跑腿从业者。那么,滴滴司机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滴滴平台将来会不会利用大数据,将跑腿订单与滴滴订单高度匹配?这样一来,既提高了订单效率,也会像Uber一样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平台的司机群体数量。

· 不断丰富自身的业务结构

对于出行服务公司而言,盈利点究竟在哪?这不仅是滴滴的困惑,也是Uber和Lyft的问题。自动驾驶?共享汽车?拿自动驾驶来说,目前来看这更像是一个投入点。现在仍需要大量的研发资金投入。这就要求出行公司们要丰富自身结构,例如要涉猎外卖、货运、保险等不同领域。

· 因地制宜发展服务

UberEats先后曾将印度业务及东京业务卖给当地的竞争对手。就如滴滴在中国市场,面对已相当成熟的对手,外卖无法形成规模就另谋出路。国内不成,就进发国外市场。目前看来,滴滴确实也正在这样做:在墨西哥和巴西开展外卖业务;在大阪招募外卖的合作伙伴,并计划 4 月上旬推出外卖服务。

写在最后:滴滴在短短一周内能完成在21个城市上线跑腿业务,在一些方面来说已经值得鼓励。机会转瞬即逝,能抓住机会干脆利落下手实属不易。这是滴滴第二次在本地化的服务上尝试,不管是赢是输,都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3月10日,银保监会公告,滴滴出行全资控股公司——迪润(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出资11亿人民币入股现代财产保险公司,增资后滴滴占股32%,已经与联想控股并列为现代财险第二大股东。同时我们能够看到,滴滴作为出行巨头,仍在不停的进行多样化的尝试。关于滴滴跑腿将如何发展,我们持续关注。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36860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