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载战斗机着舰
初春,渤海湾某海域,狂风呼啸、云飞浪卷。辽宁舰甲板上战机轰鸣,蓄势待发。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数架歼-15舰载战斗机陆续沿着甲板滑跃而起,直插云霄。数小时后,飞行教官艾群成功完成最后一个架次挂索,海军航空大学某试训基地飞行教官舰基起降技术恢复训练圆满结束。
“作为舰载战斗机飞行教官,同样需要不断地训练来维持技战术水平,时刻保持战斗员的冲锋姿态,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艾群说。
战机在辽宁舰做起飞准备
飞行员在辽宁舰接续起飞
“练兵备战一刻也不能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该基地党委统一认识:越是特殊时期,越要加紧练兵。他们紧盯疫情形势发展,召开常委会专题议战议训,科学统筹以试验训练为中心的各项工作,针对重难点飞行课目组织教学法研究,做好飞行安全风险评估,实现飞行训练和防控疫情两不误。
飞行员快速登机
机务协助飞行员做好飞行前检查
飞行员张睿一对单飞充满自信
作为舰载飞行事业上的追梦人,他们时刻都在与时间赛跑。前不久,一场大雪来袭,为了保证次日正常飞行,该基地场站官兵连夜进行除雪作业、清理跑道。第二天,歼-15战机迎着朝阳雪后出击,圆满完成当天训练任务。
开飞前,飞行教官罗胡立丹再三强调飞行的注意事项
在飞行教官罗胡立丹眼里,年轻的飞行学员潜力无限,总有一天,中国舰载机事业需要他们挑大梁。开飞前,罗胡立丹经常召集年轻的学员,讲解当天飞行的技术要领、注意事项,这已经成为他的一个习惯,“不和他们交代清楚,总有点不放心。”
飞行教官孙宝嵩正在为飞行学员打分
该基地充分考虑疫情防控期间训练特点,连续开展高强度、大密度、跨昼夜飞行训练,在多种复杂环境下锤炼飞行员技战术水平。“虽然存在期班训练交叉重叠、飞机保障资源紧缺、大项演训时间紧等困难,但部队必须采取超常措施,保持‘挽弓待发’的训练劲头,提升训练质效。”飞行教官孙宝嵩介绍。
飞行教官王勇正在为飞行学员讲评
这种时不我待的训练热情在飞行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只要一有时间,他们就会一起讨论飞行技术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讨话题永不停止,探索脚步永不停歇。
陆基模拟着舰训练
编队飞行锤炼飞行员基本作战能力
为加快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培养进程,他们专门成立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培养领导小组,建立情况报告、形势分析、检查评估、奖惩激励等工作制度,加强教学方法研究,编写飞行手册、统筹训练资源、优化培养模式,开展塔台指挥模式改革,探索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双轨并行”培养模式,实现了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培养的快速入轨 。
战机起飞
战机复飞
短短一年多时间,该基地先后完成数十名飞行学员昼间航母飞行资质认证 ,实现了自开展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培养以来单批上舰人数最多、训练强度最大、平均年龄最小、认证周期最短的历史性突破。
舰载战斗机掠影
作者:张文杰 姜涛
摄影:赵天淏 周刚 巫同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