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知乎能否赶上内容付费这趟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3-24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84
导读

2019年,聚焦内容付费的知乎再次升级会员体系推出“盐选会员”,一批创作者优质内容被选入专栏,更深试水内容付费的同时,内容创作者和知乎的关系在商业角度上也更进一步。 知乎上拥有15万粉丝的内容创作者北邙,…

每经记者:温梦华 每经编辑:杜毅

对于已经10岁的知乎而言,在完成8轮融资后,商业化变现迫在眉睫。

日前,在推出“盐选会员”一周年之际,知乎交出了答卷:截至今年2月底,知乎付费用户数比去年同期增长4倍。目前,知乎为用户提供超过5.7万个知识服务产品。通过“盐选专栏”,有创作者单月收入超20万。

作为互联网内容付费领域的代表之一,知乎早期在商业变现上相对克制,使得其2016年率先试水的内容付费颇有些“起了大早赶了个晚集”的意味。但在愈发激烈的行业竞争下,知乎商业化压力不可避免的与日俱增。内容付费以及由此衍生的会员模式无疑是知乎探索变现的道路之一。

不过,在内容付费转化率逐渐走低、风口红利逐渐减少、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知乎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内容付费的商业化变现道路,仍然道阻且长。

付费用户同比增长4倍 创作者月入10万

虽然开始于垂直知识问答,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内容创作者在知乎上开始创作。2019年,聚焦内容付费的知乎再次升级会员体系推出“盐选会员”,一批创作者优质内容被选入专栏,更深试水内容付费的同时,内容创作者和知乎的关系在商业角度上也更进一步。

图片来源:知乎截图

知乎上拥有15万粉丝的内容创作者北邙,于2019年11月在知乎上创作了自己《狱警往事》专栏,共10篇文章,付费价格定为29元。据了解,这一个专栏文章从12月上线以来,为北邙带来了平均月收入10万元的分成收入。

“肯定超出预期。知乎最开始找我的时候,我就跟编辑说,我在知乎写了四五年不是为了赚钱,结果现在发现自己被打脸了。”北邙笑着对每经记者的说道。

同样深有体会的还有知乎资深创作者狮心,早在2016年就开始在知乎创作的他在2019年底在知乎上拥有了自己的专栏付费文章。“到3月底,我的两个专栏作品上线两个多月,差不多有10万元的分成收入。”狮心表示。

每经记者了解到,创作者在知乎上的作品收入由保底收入和分成收入两部分构成。保底收入部分,主要和大多数平台给出“千字收费”一样;而分成收入,则是作品付费收入的分成。目前头部作品知乎和创作者的主流分成比例为五五分成,不过,具体到不同内容、不同合作方式,收益分成比例也尽不同。

对于知乎而言,无论是内容付费还是意在发力的会员业务,要吸引用户让其愿意掏钱,好的内容和创作者是基础。知乎方面表示,目前主要通过邀请来自站内优秀创作者、站外优秀创作者以及批量引进优质内容等来和创作者合作。

具体到合作方式,北邙、狮心和知乎采取的均是“签作品约”。“我自己本身也不太喜欢签人的这种合作方式,作品约是我能够接受的。”据狮心介绍,在作品合作上,作品的全部版权跟知乎有一个5年期的协议,5年内和知乎一起运营,5年后作品的版权会回到作者手上。

随着内容付费场景的不断拓展,内容的载体形式越来多样化,有声读物也是平台和内容创作者探索并取得收益的方向。“现在主要是读书付费,往后会做一些有声书推广。除此之外,我个人觉得,比如说类似于解谜书、电子互动小说、和游戏结合的跑团手册、剧本杀等都可以尝试。”北邙思考到。

加速商业化 内容付费能否挑起大梁?

创作者能赚钱和平台能赚钱,是两码事。

“我2016年就在知乎上写东西、创作,但是直到2019年底才第一次和知乎有了联系。我觉得知乎不用太避讳商业化,作为创作者,反而希望知乎的商业化道路能走的更好,这样才会形成良性循环。”北邙告诉每经记者。

2011年上线、聚焦专业垂直知识问答社区的知乎,曾一度被业内戏称为一家“慢公司”。因为相比其他互联网平台,早期知乎在商业化探索上明显克制和保守。

“慢”并非不好,但在互联网江湖风云变幻下,成立10年时间、完成8轮融资的知乎,商业化压力也不可避免的与日俱增。知乎CEO周源此前曾谈到:“知乎并没有‘以赚钱为耻’的文化。这种文化既不现实,也不高尚,更不值得推崇。”近两年来,知乎明显加快了商业化的脚步。

2016年内容付费成为新风口。当年5月被给予厚望的知乎live正式上线,毕竟早在问答社区深耕5年的知乎无疑是具有优势的。那一年,乘着知识付费第一股东风的除了知乎,还有罗振宇的得到、马拉雅FM的知识付费节、豆瓣的“豆瓣时间”。

从2017年开始,知乎进一步开展商业化,内容付费以及由此衍生的会员模式无疑是知乎探索变现的道路之一。2018年,知乎知识市场更名为知乎大学,推出会员制;到了2019年3月,沿着内容付费和会员制方向延展,知乎付费内容再次升级,推出“盐选会员”,满足更多不同人群的知识需求。

虽然经过一年,知乎以内容付费为基础的“盐选会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要在这条道路上取得更长远的商业化变现,未来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方面,经历了2018年的火爆,内容付费进入更为冷静的成熟期、转化率逐渐走低、风口红利逐渐减少的行业阶段,各大平台拥有的市场份额趋于稳定,要在商业化布局竞争中脱颖而出,并非容易。并且,爱奇艺、优酷、腾讯、B站等视频平台的入局也加剧了行业竞争。

与此同时,截至2019年1月,知乎已拥有超过2.2亿用户,知乎问题数3000万、回答数1.3亿。但据调研机构QuestMobile数据,截至2019年9月,知乎月活用户4865万,作为垂直型社区,在流量规模上与月活数亿的抖音、微博等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另一方面,对于像B站、知乎等这类有着明显社区文化属性的垂直圈层,如何在商业化与用户体验上找到平衡点、并在保持内容高质量下持续探索商业化,都是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

知乎在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称:“目前知乎营收主要来自广告和会员付费。”

每经记者注意到,除了会员和广告,2019年来,知乎先后在短视频、直播、电商等多个方面展开商业化尝试:内测短视频App“即影”;上线男生种草社区“CHAO”;启动MCN机构招募和内测“好物推荐”;推出的直播功能以及“小蓝星推荐”榜单等。

无论如何,对知乎而言,越来越频繁的商业化步伐还将持续。正如2019年年初,周源在内部信中称:“知乎所处的环境和阶段,丝毫不容许任何懈怠。快则生,慢则死。”

每日经济新闻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37039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