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月前,五十五岁的老李在我们医院做了肩袖手术。因为害怕造成二次损伤,一直不敢锻炼,现在反而变成了“半残疾”。
人是一盏灯,你使劲点燃它,就会让他持续的发光,如果你停歇了,那么这个灯就会熄灭。手术是关键,康复是要点,关键冲破了,要点没有掌握,只能说你算及格,你的生理结构可能会恢复,但是你的活动能力,你的生活水准会大打折扣。只有在术后不停的掌握一个又一个要点,一直点燃它,才能让灯照亮你的生活。
任何一种病症,给人带来的痛苦都是艰难的,老李就深知这一点。由于家庭情况负担较重,他一直都不敢生病。生病对于他来说,不是说让什么东西变为零,而是变为负数,他耽误不起这个功夫,停一天不仅少一天的收入,还要搭进去一天的支出,得不偿失。
但是偏偏不凑巧,半年前肩袖损伤了,无奈之下来医院做了肩袖损伤的修复手术。五个月后,老李来复查,前屈只能抬到九十度,也就是抬胳膊只能抬到水平角度。结合影像的检查,核磁上显示——肩袖愈合,但是呢出现了由于不运动造成的骨质疏松。可以说,这是我最近这几年以来,做过的肩袖手术中恢复的角度最差一个,也是恢复进程这么长的一个。
耐心究其原因,原来是老李很珍惜这个手术,当时做完也觉得感觉很不错,就他希望能够的恢复的平缓一点,千万要在锻炼的过程中导致再次撕裂。担心还没长好,脆弱的肩袖又伤着,所以直到自己给自己设定的心理期限,伤筋动骨一百天,老年人再加一个月,四个多月以后才开始按照康复动作训练。事实上,这些康复动作有的是术后很快就需要进行锻炼的,好比龟兔赛跑,他已经输在起点上了。
术后康复训练,对于疾病的恢复是很重要的,现在老李只能恢复到恢复一半的角度,要想良好的康复,其实已经不需要什么特殊治疗,因为经过检查肩袖愈合良好。五个月开始做活动度练习,将来真的不一定能够恢复到正常的肩关节活动度水平,这就成了看起来有点残疾的问题。
肩袖撕裂手术,术后的病人一定按照医嘱该动就动,该康复一定要康复,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如果说手术成功,只是因为术后没有康复好,耽误了自己,造成所谓的“残疾”,相信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