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农村
你可能会想到田地、庄稼
却不会把音乐、咖啡等和它联系起来
但,新都却有这样一个村
颠覆你的印象
在天然草坪足球场踢一场比赛
在集装箱式的咖啡屋听一段现场演奏
每到周末
新都区三河村都停满了车
游客络绎不绝
足球、音乐、咖啡、火锅
以往城市里的标配
正成为村子里的消费新场景
游客刘静✚
带着老人带着小孩,下午喝喝茶,踢踢球,呼吸下新鲜空气,我觉得挺好的。
但在六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光景
村里当时的主干道
是一条坑坑巴巴的泥巴路
村民收入长期低于平均水平
“改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
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
为了让三河村这样的后进村致富奔小康
交通当了“先行官”
简化报建程序
想好了就“撸起袖子加油干”
三河村村民议事会议定修路
交通局备案后
开始路面改造
强化质量监督
干就要坚守“质量是第一生命线”
新都区交通建设质量监督站
质量监督前置到每一道工序
确保建成“四好农村路”
发动群众参与
交工验收“当地群众是阅卷者”
谁使用谁验收
公路工程验收当地群众深入参与
村里常设一支护路队
对村道进行养护
道路修整后
村里发展了柚子种植、音乐、足球运动等产业
通过赛事、活动吸引城市的人过来
带动柚子等农产品销售
本地村民还顺势开起了
足球餐厅、咖啡厅和民宿
但如何留住“回头客”
实现高质量发展
成为摆在面前的一个新试题
交通给出了新答案
路旅融合
“交通+音乐文创旅游”
设置停车场、修建卫生间
完善旅游指引标牌
交叉路口完善“六个一工程”
方便的交通吸引游客打卡
餐厅负责人曾女士✚
国庆七天,每天能接待300人次,每天的营业额能够达到15000左右。
路体融合
“交通+体育运动”
结合乡村公路,建设绿道
吸引人们徒步、骑行
公路连接足球场
足球爱好者马先生✚
爱到这儿踢球,这儿交通也比较方便,周围环境也比较好,踢完球家人和朋友在这边吃的住的耍的都有。
路景融合
“交通+生态宜居”
道路配合民居
塑造色彩协调、独具风格建筑形态
形成
路边有墙、路宅分家
墙上有画、游人驻足
路边有景、景路相映
的生态宜居画面
近五年来
三河村每年吸引约10万人次
带来一条龙的流量经济
不仅柚子不愁卖了
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人均收入较2013年前增长了8000元
村民黄女士✚
很大的变化就是这几年路修好了以后,引进了很多产业,我们就业不用跑到外地去了,既能照顾家里又有收入,一举两得。
要致富、先修路
这句话不过时
2013年以来
新都区坚持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
累计投入公路建设资金5亿元
交通先行官
带动三河村音乐足球小镇、沸腾小镇
锦绣田园、尖峰运动小镇
等一批村(社区)实现致富奔小康!
嘿,这样的一个“网红村”
胖友们有没有打卡的兴趣呀
迅速安排上
去体验哈新农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