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引援央视网报道,近期,在哈尔滨市,多架航班出现GPS信号丢失的情况。相关部门就此展开调查,迅速对干扰信号源进行取缔。据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很多无人机的发射功率大、频段多,所以周围磁场被严重干扰。
众所周知,卫星导航在航海、航天、民众日常出行以及军队作战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一旦GPS信号丢失,战机、军舰甚至高铁通信均会受到极大影响。如今,GPS频频出现信号丢失的情况,使得民众难免会有这样的疑问:GPS定位系统还能不能被继续使用。
实际上,GPS导航系统“失灵”事件已经发生了很多次。2011年12月4日,美国一架RQ-170无人侦察机秘密前往伊朗境内执行任务时,不慎被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发现。随后,RQ-170的GPS信号被中断,并且被伊朗俘获。该事件发生后,外界一致认为伊朗使用某些特殊技术,成功切断了RQ-170的GPS信号。
2018年,美国无人机被击落事件再度上演。在当时,叙利亚内战进入美俄博弈阶段。美国试图使用无人机对俄罗斯的驻叙基地进行轰炸,最终被俄罗斯使用电磁手段逐一击落。从以上事例中我们不难看出,GPS定位系统已经开始走向没落。
许多国家之所以还在使用GPS,主要是因为北斗系统还没有完全建成。一旦北斗完成最后的组建工作,其强大的抗干扰能力以及精准导航能力,势必会让GPS的国际地位受到严重影响。毕竟,GPS信号被中断之后,机长的一个举动已经说明了一切。据有关人员透露,客机的GPS信号被中断之后,机长直接将GPS系统切换成了北斗系统,这才使得航班并未因GPS信号中断而受到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GPS信号忽然中断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很多次。今年7月份,俄罗斯启动摩尔曼-BN电子干扰系统,直接导致以色列、沙特在内的许多中东国家均出现了GPS信号丢失的情况。在中东地区作战的美军同样也受到了影响,但是并没有办法破解俄罗斯的电子干扰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电子干扰系统开启后,伊朗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战机依旧进行正常的起飞和训练。经过调查后发现,伊朗战机除了使用GPS定位系统外,还装备了北斗定位系统。GPS信号中断之后,飞行员立即将定位系统切换成了北斗并顺利返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