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南宁新变化,今天我们把目光转向“马山风情瑶寨风景线”。马山县是典型的石漠化地区,山多地少,自然条件苛刻。不过,近年来,马山县的很多村屯充分利用大石山地区的生态优势,结合民族特色文化,走出了一条发展特色产业+生态观光旅游的新路子。
一走进“马山风情瑶寨风景线”第三站,古寨瑶族乡的古朗屯,就能听到一阵很有节奏的声音,走近一看原来是有十多位身穿瑶族服装的大姐正在进行民俗表演。
古朗屯地处瑶乡,至今仍保持着原汁原味的瑶族风情。除了热情好客的村民外,走在平坦的乡间小道上,还能欣赏到一栋栋土黄色外墙、灰色屋顶的瑶家民居,它们错落有致,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中;沿着亭台楼阁一路前行,泉水叮咚声不绝于耳,让人感觉仿佛是来到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马山县古寨瑶族乡
本立村村委副主任 潘庆柏
这个村子我们原来是从镇圩瑶族乡那里搬过来的,是瑶寨,周边也都是瑶族,都是讲瑶话。这个村子里面有42户人家,周围都是石头,我们是九分石头一分地。
由于生活在山沟沟的石头窝里,没有富余的土地种植农作物,2008年以前,村民们的生活十分困难,很多人不得不外出打工。但是,勤劳肯干的村民们很快发现,金银花特别适合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栽种,于是进行了尝试。2009年,年纪将近古稀的村民潘国臣牵头,成立了古朗屯瑶乡金银花专业合作社,全屯村民积极响应,在村里的石头上种满了金银花。
古朗屯瑶乡金银花专业合作社社长 潘国臣
我们这里的金银花在野山里面,石头缝里面栽种,空气不一样,土质也不一样。也不是培育,也没有化肥。现在我们这个屯,基本上出外地打工的很少,种花、管花、加工金银花,都需要人。
石头戴上了“金帽”,山沟里飞进了“金凤凰”。目前,古朗屯连片种植金银花面积稳定在1500多亩,仅2017年,古朗屯金银花专业合作社收入就达到了127.5万元,加上销售100多万株金银花苗的收入,金银花产业单项收入就达到了167.5万元。
马山县古寨瑶族乡
本立村村委副主任 潘庆柏
以前我们2008年的时候,我们人均年收入是2200元,现在古朗已经达到了7200元,增加了几倍。
此外,依托金银花产业,古朗屯还从2013年起每年举办金银花节,进一步扩大了知名度,吸引了许多外地、甚至外国的游客过来游玩。来自法国的帕斯卡尔夫妇在古朗屯住了6天,每天,夫妻俩都会在村子周边散步采风,并用画笔记录着这里的民俗风景和特色产业。
法国游客 帕斯卡尔
这里的风景很让人惊艳,但是很奇怪为什么没有游客,我希望能有更多人认识这里的美景。
除了古朗屯之外,“马山风情瑶寨风景线”还有下古拉、原福瑶寨、民俗古奔、伏思月亮山等景点,将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一网打尽”,如果您已心动,可以通过微信搜索“新闻夜班”进入夜班的官方微信公众号,还有《美丽南宁乡村建设》微信公众号,找到“喜看南宁新变化·幸福乡村展新貌”的投票链接,为马山县的这条瑶寨风景线投票吧!
记者:宁珊 陈鑫 陈寅华
来源:新闻夜班
新闻夜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