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虽然成绩不好,在班里却最受欢迎,家长_情商比智商更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64
导读

孩子犯了某些错误,而这些错误恰恰是父母的童年阴影,那么在面对孩子的这些错误时,家长往往被勾起不舒服的回忆,变得十分焦虑烦躁。 家长还需要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多种情绪,大部分孩子对于情绪的认知都过于粗浅,只能…

“本文为锦鲤妈咪原创作品,欢迎个人转发、收藏”

情商的概念我们都熟悉,现在不少家长也意识到了,相比智商,情商对孩子来说更重要。甚至很多心理专家都表示,情商对人一生的影响已经超过了智商。

不过虽然大部分家长都意识到了情商的重要性,但是显然,更多家长也只是流于表面,他们心里还是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以提高成绩为主。

不过凡事有例外,还是有家长目光长远的,比如我的一个教师朋友。

我俩是在某次聚会上认识的,她长我好几岁,结婚也比较早,如今孩子都上初中了。她自己是一名优秀的省级中学教师。

尴尬的是,她的儿子是个成绩很普通的学生,或者说某些时候可以算是学渣了。不过朋友依旧很骄傲,因为孩子的情商很高。

孩子没什么特长,外形也不算出众,成绩更是中等,但有趣的是,他却成了班级里最受大家喜欢的那个人。

究其根源,主要有三点原因,孩子的情绪十分稳定,从不表现出会大喜大悲;抗压能力也非常强,性格很有韧劲儿;最主要是能理解他人的情绪,并且能读懂对方的需求。

所以这几点造就的性格成了孩子无人能比的“软实力”,班里不管是学霸还是学渣都争抢着和男孩做同桌。

最后班主任表示,这孩子将来肯定是个人物。

其实除了我们身边的例子,还有一些公众人物子女也曾大放异彩,比如我们熟悉的黄磊,她的女儿黄多多,可以说是高情商儿童的代表了。

参加综艺“爸爸去哪儿”了的时候,黄多多展现了超高的智商,对于陌生环境的适应力,对别人的情绪的反馈以及共情能力都让人叹为观止,要知道那时候的黄多多才9岁。

那么,孩子这么高的情商到底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呢?

1、爹妈有一个得是高情商

想要让孩子高情商,从小就需要培养,而培养的最好方式无疑是给孩子以熏陶。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教给孩子的不仅是做人做事的规矩道理,还有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也就是情商的影响和传承。

所以,父母之中至少有一个人要是情绪稳定,且能很好地体谅别人的话,那么孩子肯定也会受影响跟着慢慢学习。

2、父母出现了异常情绪,不要压抑,表达给孩子

看到这有的有的朋友肯定蒙了,前面说家长有一个要情绪稳定,这里怎么又说家长有情绪要表达给孩子?这样还能教育孩子高情商了吗?

其实,并不是所有家长都能做到时刻情绪稳定,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生而为人也好,为人父母也罢,我们都是第一次,都在摸索着经验前进成长。

有情绪的父母也不代表就不能培养高情商的孩子。由高情商情绪稳定的父母养大的孩子自然是幸运的,但有些父母却做不到。

在很多时候,这些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体内就潜伏着幼年的创伤。这些创伤带来的后果就是父母会积累负面情绪。

引爆这些负面情绪的情况往往有两种。

第一种是外在的,父母在外因为一些事情父母负面情绪被引爆了,这时候回到家很容易把这种负能量传染给孩子。

如果父母意识到这一点的话,便会产生“踢猫效应”,通俗来说会把气撒在自己的家人和孩子身上。让家人或者孩子成了出气筒。这样做对孩子的伤害十分巨大。

踢猫效应: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

第二种则是被孩子引起的。比如孩子犯了某些错误,而这些错误恰恰是父母的童年阴影,那么在面对孩子的这些错误时,家长往往被勾起不舒服的回忆,变得十分焦虑烦躁。

这种情况下的家长往往是控制不住情绪的,很容易对孩子释放坏情绪,甚至大发脾气。

这两种情况专家都给出过良好的建议

第一种父母可以在每次回家进门前自我心理暗示一下,告诉自己进屋之后外面的一切情绪都消失了,不要去想了。

这种暗示可以配合固定的动作,比如拍拍胸口,或者轻轻地跳几下,样时间久了就会形成强烈的心理暗示,真当某天带着糟糕的情绪回家时也能立刻意识到自己问题从而调整情绪。

第二种则是和孩子坦白你现在的感受,告诉孩子我现在很难受很愤怒,我需要冷静一下,之后我们再来解决你刚才犯错误的问题。

这样做不仅不会伤害到孩子,还能给孩子安全感,也能让孩子了解每个人有情绪都属于正常,选择正确的方式释放转化才是应该做的,而不是让别人称为“情绪的替罪羊”

3、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

家长还需要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多种情绪,大部分孩子对于情绪的认知都过于粗浅,只能分辨大约几种,比如生气、害怕、开心、难过等。甚多成年人的认知也仅限于此。

育儿专家说,对孩子的情绪掌控越精准,那么教育孩子也能越发的轻松,因此,家长需要做的是带领孩子确切认识更多种类的情绪。

当孩子熟悉了更多种类的情绪时,当家长在遇到孩子突然沉默或者情绪低落情况,家长可以快速细致判断孩子现在是不高兴还是紧张或者是羞愧。之后便可对症下药,采取合适的办法。

心理学家艾琳.斯奈儿说:能够掌控情绪的人,就能掌控人生。

由此看来,培养高情商的孩子并不是什么难事,只需要父母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平时给孩子做出表率,起到模范作用,其次积极地和孩子沟通,告诉孩子如何消除转移情绪,最后不断地带着孩子识别自己跌情绪。

我是幸运的锦鲤妈咪,在生娃带娃的路上过关斩将。关注我,学习最实用的孕产、育儿知识,有关于这方面的困惑,也可以给我发私信哦。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为您解决一点困惑。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