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中禽王_藏于丹青之下的满枝浓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529
导读

常与雄鸡、蝈蝈或牡丹搭配,被视作为登科加官、步步高升、吉星高照、自强不息、勇敢勤奋等寓意;也因中国的地形图就是雄鸡图,其同时还有团结、和平、幸福美满之意;鸡冠花经风傲霜,花姿不减、花色不褪,亦被视为永不褪色的…

鸡冠花,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盛开于夏秋之季,花色多以红色为主,呈鸡冠状,故称鸡冠花。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朱佑华作品

鸡通“吉”,民间视鸡冠花为吉祥之物,还认为它能守护家园,非常喜欢在庭院种植。宋人祭祖,必用鸡冠花。藏族人民在过藏历新年时,会在吉祥的食物上插上鸡冠花。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秦英豪作品

而古代文人墨客吟咏叹赏鸡冠花,大多喜从色彩和形象入手。宋人赵企一诗云:“秋光及物眼犹迷,着叶婆娑拟碧鸡。精彩十分佯欲动,五更只欠一声啼。”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有诗赞云:“老眼朦胧看作鸡,通身毛羽叶高低。客窗一夜如年久,听到天明汝不啼。”

鸡冠花,也因此被世人誉为“花中禽王”。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王法科作品

在传统国画中,鸡冠花常作为花鸟画主要题材之一,显现出很高的世俗文化价值。常与雄鸡、蝈蝈或牡丹搭配,被视作为登科加官、步步高升、吉星高照、自强不息、勇敢勤奋等寓意;也因中国的地形图就是雄鸡图,其同时还有团结、和平、幸福美满之意;鸡冠花经风傲霜,花姿不减、花色不褪,亦被视为永不褪色的恋情的象征。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于诺作品

中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于诺女士笔下没骨花卉,寥寥数笔便将鸡冠花花似鸡冠、叶如毛羽的形象特质淋漓尽致地凸显,变幻的墨线、明亮的设色,将画作的空间关系准确表达、精致表现,物像的质感与肌理刻画细腻,更加增强了画作的视觉张力,细细观之,恰似一首流淌在生命里的狂热交响乐,如此震撼、汹涌,令人沉醉,令人狂喜......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于涌津作品

此幅著名画家于涌津先生的鸡冠花作品,笔墨运用醇厚老辣,线条勾勒疏密有序,设色明艳亮丽,一张一合之间皆透露出细腻而婉约的个性表达与情思寄托。火红的花卉在氤氲水墨的渲染下,显得格外的娇艳傲人,浓艳花枝笔直挺立,傲骨迎接萧疏深秋,就连雄鸡也敬爱其色,喜与其争艳,观之逸趣横生、回味无穷。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赵先闻作品

宛如火焰的花中之禽,惟妙惟肖,只差五更一声啼鸣,立于萧瑟的秋风之中,甚比骄阳繁茂盛开,直至“戴却满头霜”,永恒于文人墨客妙笔丹青之中......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453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