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买到问题车,本应获赔1650万!最后为何倒赔20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310
导读

2、虽然两处问题之前由新贵兴公司处理过,但这辆汽车价值高达到550万元,即使非常轻微的质量问题也会严重影响车辆的价值,会给杨先生带来损失。 1)慕尚漆面受损属于轻微瑕疵,经销商在交车前做抛光打蜡处理…

汽车维权,退一赔三的事情时常有,但真的每次都会成功吗?

今天,小编决定给大家分享一则买新车引发的天价索赔案。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案件是全国首例、也是至今为止全国唯一一例由最高人民法院审结的消费者投诉“欺诈”纠纷案件。相信从这个案例中可以颠覆大家对汽车维权的一些看法,一起来看看吧。

500多万提新车 豪车宾利竟被修过?

2014年6月24日,杨先生在贵州新贵兴公司买了一台售价高达550万元人民币的宾利慕尚。

提车时杨先生也没多做仔细留意,就直接开走了。

后来,在用车途中他发现后排右侧窗帘的缝隙比左后窗帘的缝隙宽了将近3倍左右,用车的时候还会漏风,噪音很大。

杨先生的司机送车到4S店保养的时候,无意间在他们的电脑上发现,这辆慕尚之前竟然维修过。

后来杨先生查到维修历史记录,自己花500多万买的原装进口宾利在交车前就已修过,而他却毫不知情,一脸懵。

之后就找新贵兴公司讨说法,但对方没有给出充分说服理由,只承诺送一次免费保养。

杨先生对这个处理结果当然是不满。于是就一纸状书将新贵兴公司告上了法庭。

一审胜诉没悬念,千万赔偿非易事

杨先生到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起诉新贵兴公司,诉讼请求如下:

1.退还购车款+车辆购置税共597万元;

2.新贵兴公司有欺诈行为,要求三倍赔偿1650万元;

3.诉讼费由新贵兴公司承担。

新贵兴公司肯定不同意的,他们认为他们不存在欺诈行为。

慕尚的漆面和车帘问题都不属于缺陷问题,而且在交车前还做了处理。

当初签合同的时候车辆还没有到店,他们并不知道相关的情况,不属于隐瞒,不算欺诈。

另外,新贵兴公司对左前门下漆面抛光打蜡处理和右后遮阳窗帘的更换,在维修记录中都可以查到。

一审的争议点:

1.新贵兴公司是否存在欺诈行为;

2.新贵兴公司是否应该承担3倍赔偿。

一审法院认为:

1、新贵兴公司故意隐瞒问题,杨先生提车的时候前并不知道车子已经修过,侵犯杨先生的知情权,导致他买到问题车。

新贵兴公司存在欺诈行为,销售合同应被撤销。

2、虽然两处问题之前由新贵兴公司处理过,但这辆汽车价值高达到550万元,即使非常轻微的质量问题也会严重影响车辆的价值,会给杨先生带来损失。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新贵兴公司向杨先生支付3倍赔偿金得到法院支持。

一审判决:

撤销销售合同,车主退车,新贵兴公司退还车款的同时支付三倍赔偿1650万元;因为车子开了两年,经销商退车款时可扣除使用折旧费,按165万元计算。

新贵兴公司面对高达1000多万的天价赔款非常不服。很快经销商就上诉到最高人民法院进行二审。

新车PDI法规有漏洞

首先说一下PDI,PDI检测是一项售前检测证明,是新车在交车前必须通过的检查。具体小编就不多说了,有兴趣的自行百度查看一下。

二审中,两个协会委派的人员出现在法庭——中国消费者协会和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代表:

宾利慕尚的漆面损伤处理和窗帘更换都属于PDI程序,符合乘用车新车售前检查服务标准。

宾利经销商交车前对油漆的抛光打蜡、更换原装窗帘总成都属于PDI操作,目的是为了让车辆达到交车标准。

但是!

对于检测中发现的问题是不是应该告诉买家,就目前的法律法规来说并没有明文规定,也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这话就是法律漏洞)。

中国消费者协会代表:

首先,车辆交付前的抛光打蜡和窗帘更换都会造成车辆价值的损失,经销商必须全面告诉杨先生。

一般的汽车买家并不知道PDI程序的存在,如果利用PDI程序想要隐瞒事实,就是对消费者的侵害。

PDI检测结果应该记录在交接单里。如果在车辆交付先出现问题,应该有经销商修复处理后签字、盖章、记录并在存档。

宾利经销商虽然上传了维修信息,但目的并不是直接告诉消费者,而是向汽车公司总部汇报,所以应该判决经销商“退一赔三”。

那么,二审到底会怎么判?局面会不会有所反转?杨先生会胜诉吗?

二审判决大反转,买家倒贴20万!

二审法院认为: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商品信息全面告知一项,经销商应该提供的汽车全面信息,并不是指和汽车有关的全部信息,而是说可能会对消费者的人身健康、安全或一定财产利益有影响的重要信息。

1)慕尚漆面受损属于轻微瑕疵,经销商在交车前做抛光打蜡处理属于合理行为,按照现行法律条文,经销商不告诉杨先生并不侵犯他的知情权,也没有影响杨先生的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

2)窗帘异响更换属于对新车局部问题的修复,并不是新车本身的瑕疵,但这类修复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财产利益有一定的影响和损失。新贵兴公司侵犯了杨先生的知情权。

那么,更换窗帘却没有告诉杨先生,属于欺诈行为吗?

法院认为:

①窗帘修复并不影响动力系统、转向系统、安全系统等等,不会对车辆安全性能有危害。

②杨代宝并没有以人身健康、安全受损或受威胁为由起诉新贵兴公司,也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窗帘漏风和异响对日常使用产生不利的影响。

③新贵兴主动把两项维修记录如实上传到网络上,在一定程度上这些信息对用户是公开可查询的,不存在刻意隐瞒。

④经销商没能在车辆交付前,或交付的时候直接明确的把情况告诉杨代宝,侵犯了他的知情权,但并不构成欺诈。

最高人民法院二审判决:

因适用法律错误,撤销一审“退一赔三”总金额1650万元的判决,酌情判定新贵兴公司赔偿杨先生11万元,但车主需要承担31.1万元诉讼费。

也就是说,杨先生获赔从原来的1650万变为11万,最后却要倒贴20万!这真是大反转,天差地别呀!

车主这下真是一肚子苦水了。

提交高院再审,结局黯然神伤

2018年11月22日,杨先生认为这个判决严重损害他的利益,将继续维权。代理律师李力说将于12月底上交最高院再审。

2019年6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再审裁定,驳回杨代宝再审申请,此案就此终结。

这起案件历时整整3年,剧情就像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两次判决完全相反的结果一时间我哑口无言。

“有本事,就像我一样去告吧,赔你11万,自己还得付30多万”,杨先生说这是对消费者的双重伤害,相信这事谁遇到都会愤懑,失落吧。

最后说一下

看完这个结果,有的人替车主感到心痛惋惜,也有的人认为这是很小的一件事,过度维权了,然而,你对这个案例又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讨论!

最后说一下,买车的时候要注意4S店的PDI流程和结果,提车的时候细心检查清楚,注意事项那些都要提前做好功课,才能确保万无一失,避免后期一系列的麻烦维权事件。买得起宾利肯定是不简单的人物。维权都困难重重,何况是我们平民百姓呢?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