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出了个大笑话!为躲避计划生育,河南新乡出了个“大有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695
导读

曾应龙的这件奇葩事件,虽然是一出闹剧,但是这件闹剧却揭露了大多数的人在自己的内心都有一个皇帝梦,而他正是因为自己当过皇帝,体验过这种快感,所以才无法接受自己已经成为阶下囚的这个事实,甚至于还痴心妄想…

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句话在皇帝身上能够体现的淋漓尽致。他们享受过了最为荣华富贵的一段时光,当他们走向人生最为低谷期以后,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反差,甚至有的人会因为受不了这种落差,而选择走上极端道路。宋朝的皇帝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当然也有一些人是非常例外的存在,比如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就是在朝代走向末路以后,选择努力改变自己,并且成功的到了安享晚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却发生了一件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事情。1985年有人竟然公然称帝,这个人是谁?

这个人名字叫曾应龙,是一个贫苦人家出生的人,但是学历有限的他,却总是喜欢出风头。在国家推行计划生育的时候,他并没有跟随政策,反而是一年生下了好几个孩子,就是为了要一个儿子,而这种想法也让他的生活变得四处漂泊。他在东躲西藏之间,走遍了好几个省份,最终他在河南新乡,遇到了一个算命先生,这也成为了他人生最大的转折点。这个算命先生叫做马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骗子。

他看到曾应龙以后说出了''假龙沉,真龙升,河之南,降太平。''这样十二个字,虽然这句话放在如今来看,谁都知道是一句忽悠人的骗术,但是没有太多文化的曾应龙却信以为真,认为自己就是能够做皇帝的料,并且在这个骗子的忽悠之下,找到了一群跟自己有着相同背景的人。这些人都是为了躲避计划生育东躲西藏,在他的鼓吹之下也就跟着他,并且允许他自封为帝还建立了大有国。在自己称帝以后,他首先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分封,将自己的母亲封为太后还有皇后,但是作为他来说,最重要的是要让自己变成一个坐拥无数后宫的人,所以他下达了一封所谓的''诏书''让那些背井离乡东躲西藏之人,将女儿作为他选秀的妃子。

他们为了让自己能够拥有一个稳定的根据地,他们决定将县医院作为自己的皇宫。当时的社会处于相对较为松散的状态,因此他们也就成功地占领了医院,并且还将医院里的男子作为自己的劳动力,甚至将40名年轻的女护士强行的当做自己的妃子。但是这件事并没有让他快活很久,因为当地的公安局知道他这种举动以后,立刻带了一批人马,把这行人逮捕,而马兴也在挣扎的时候砍伤了护士,最终法律裁决之下也给他定了死刑。

要说曾应龙这个人也的确是一个旷世奇才,他在自己被抓以后,也懂得察言观色,所以在参与当中表现也是最为积极的,因此经过综合考虑监狱也给他减了刑,但是唯一让人觉得难以接受的就是,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皇帝梦,甚至于自己在监狱里,依旧不忘记筹划着日后出去继续当自己的皇帝。在他与别人的交流之间,经常依旧用皇帝专用的''朕''这个字,而这种语言交流方式,也让周围的人经常拿''陛下''作为戏称来戏弄他。

曾应龙并非不是不知道大家戏弄他的这种意图,但是他却非常喜欢听大家将他叫为''陛下''。在这种虚荣心作祟之下,他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这种行为有多么荒唐。后来他在一个记者的采访之下所说出的言论,让我们了解到了他内心的想法。他认为自己的所有行为并非是错误的,而自己如此努力的争取减刑出去,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带给国家与人民更多的好处,但他的身份却并不是一个社会贡献者,而是以皇帝自居的高位者。这种奇葩的言论让我们啼笑皆非的同时也能够发现,当一个人的文化有限制的时候,他们所做的事情的确会让人难以接受,而与之沟通又会成为其中最难的一个环节。

曾应龙的这件奇葩事件,虽然是一出闹剧,但是这件闹剧却揭露了大多数的人在自己的内心都有一个皇帝梦,而他正是因为自己当过皇帝,体验过这种快感,所以才无法接受自己已经成为阶下囚的这个事实,甚至于还痴心妄想自己能够继续统领国家当一个所谓的''皇帝''。封建王朝一旦过去将会一去不复返,我们也必须要认清事实,努力回归到当下,才是一个人最应该存在的状态,而曾应龙无法适应现实给他的打击,所以他才一直活在这种梦幻的世界里。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