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0年发表的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中,数学家艾伦·图灵(AlanTuring)提出了以图灵命名的测试,以决定计算机是否能证明类似人类的智能。为了通过测试,计算机必须在通过文本进行的五分钟对话后欺骗人类法官,使其相信自己是人。图灵预测,到2000年,计算机将能够说服30%的人类法官;这一标准成为人工智能的试金石。
虽然这比图灵预计的时间要长一些,但在2014年举行的一场比赛中,一个自称为13岁乌克兰男孩尤金·古斯特曼(EugeneGoostman)的俄罗斯聊天机器人却骗过了33%的评委。也许这台机器设计中最聪明的方面是它的少年伪装使人们更有可能原谅它的语法错误和一般的错误。然而,在聊天机器人与持怀疑态度的记者的对话中,这种误导的策略给人的印象是透明和肤浅的——以至于人们不是对这台计算机所声称的智能感到惊讶,而是对法官的轻信感到惊讶。可悲的是,攻克图灵测试并没有让我们更接近解决人工智能的大问题。
上个月,量子计算实现了它自己有争议的里程碑。这个领域的目标是利用量子力学的定律来革新计算。经典的计算机依赖于称为“位”的存储单元,这些位可以编码0或1,因此内存的状态是由0和1组成的序列。相比之下,量子计算机使用量子位,每个量子位编码0和1的“组合”。在量子计算机中,多个量子位相互作用,这意味着指数的许多位序列中的每一个都是同时表示的。
关键的问题是,能否利用这种奇特的能力来进行传统计算机无法进行的计算。即使只是演示一次这样的计算,不管多么不自然,也会导致“量子霸权”——这个术语是2012年由加州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约翰·普雷斯基尔(John Preskill)创造的。
按照这个标准,谷歌似乎已经达到了量子霸权。具体来说,该公司在10月份表示,它的团队使用了一台53量子位的量子计算机来生成随机的位序列,这些随机序列依赖于其量子位之间受控的相互作用。根据谷歌的计算,用经典计算完成同样的任务需要1万年的时间。毫无疑问,控制一个53量子位的量子计算机是科学和工程的壮举。正如Preskill所说,“谷歌团队最近取得的成就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即量子计算仅仅是非常非常困难”,而不是“困难得可笑”。
然而,只要谷歌的量子计算机按预期工作,它的主导地位就不足为奇——因为竞争是被操纵的。这有点像建立一只机械手,根据给定的参数(例如,完全离开我的头部,硬币法线与角动量矢量之间的角度)翻转硬币,然后挑战经典计算机生成遵循相同的物理定律的正反面序列。这只机械手可以做出惊人的投掷硬币的壮举,但不会做幼儿园的算术——谷歌的量子计算机也不会。
因此,目前还不清楚,在建造有用的量子计算机的过程中,量子霸权是否是一个有意义的里程碑。仅提一个主要的障碍(有几个),可靠的量子计算就需要纠错。值得注意的是,量子纠错协议本身需要相当可靠的量子位——而且数量很多。
在某些方面,量子霸权类似于标志性的人工智能里程碑,比如图灵测试(TuringTest),或者IBM在1997年击败卡斯帕罗夫(GaryKasparov)的国际象棋比赛,这也是一场工程竞赛。这些成就显示了专业能力并得到广泛的注意,但它们对各自领域的总体目标的影响可能最终是有限的。
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不管谁想出了Google AI Quantum这个名字,它会让你相信什么——对一个是正确的不一定对另一个也是正确的。但量子计算可以从人工智能更长的职业生涯中学习,人工智能是一个被过度炒作和低估的领域。我很想说,主要的教训是“冬天来了”,但实际上是:追求人为的里程碑是一把双刃剑。
声明: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