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探索讯 在航天领域中,能制造微型太空探测器的国家并不多,而我国便是其中一个。2018年5月21日,与中国“鹊桥”中继卫星一同进入外太空的还有龙江1号和2号微型月球探测器。虽体重只47公斤,但功能却十分强大,和其他探测器一样,独自完成切入月球轨道、绕月飞行、近月制动等一系列复杂操作。龙江1号和2号它是人类首个绕月微型探测器,创下多个世界级纪录。
我国龙江1号和2号刚被推出就备受世界关注,是很多国外科学家眼中亮点,因为它符合了节约探索资源和成本的新要求。随后多个国外科学团队和业余天文学家对龙江1号和2号轨迹进行了跟踪观测,尤其是业余天文学家丹尼尔·埃斯特维兹。2019年7月31日,由于龙江2号推进剂耗尽,受控脱轨坠毁月球表面,给一年零两个月的探索生涯画上了句号。
不过,丹尼尔·埃斯特维兹竟然根据现有资料对我国龙江2号坠毁点进行了准确计算,最后成功获得了坠毁点坐标:位于直径较大的康斯坦丁诺夫陨石坑南部和东南部之间的在范根特火山口内。于是他将这一坐标提供给了美国月球侦察轨道器(LROC)小组。2019年10月5日,LRO路过该区时启动了高精度相机,从122公里高度对表面进行了拍摄。
当新LROC图片与之前图片进行仔细对比后,LROC团队果真在埃斯特维兹提供坐标点的328米远处发现了一个新小型撞击坑,该撞击坑尺寸约为4×5米,深度约为10米。虽丹尼尔·埃斯特维兹只是一位业余天文学家,但在科学界小有名气,他同时拥有数学博士学位和计算机科学学位,他还是一位业余无线电操作员,喜欢跟踪航天器。
不过让人不解的是,为何龙江2号坠毁点能被发现,而体积超过龙江2号数倍的印度月船2号登陆器却多次寻找未果呢?原因可能有两个,其一,我国龙江2号是特意受控坠毁,所以降落过程没有减速,被月球引力无限加速,最后与月面撞击时速度至少是子弹数倍,所以能制造出一个深达10米的撞击坑。
而印度月船2号是从2.1公里高度失事坠毁,所以与月面撞击速度应该不会太快,撞击坑不会太深。其二,月船2号坠毁点偏离预定着陆点很远,或坠落陨石坑阴影之中。所以才导致未被发现。总而言之,业余天文学家和公民科学家已在人类太空探索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就连LROC小组都不得不对埃斯特维兹竖起大姆指。有趣的科学探索内容请关注唯一微信公众号:有趣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