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张照片在许多人的朋友圈里疯传,照片上,是一个叫“梅姨”的中年妇女的彩色头像,不过后来被证实非官方公布,就是下面这个图片(林宇辉警官画的素描)。
人贩子猖獗,所幸我们在朋友圈看到了众心向善。寒冬虽至,也能感到一腔热血在人间!
画像虽有待考证,但又激起了大众对于失踪儿童的关注。
据中国统计局国家数据网显示,截至2018年,公安部2017年共立案拐卖妇女儿童案件就有6668件。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国家数据网)
尽管从2013年以来,案件数目已大大降低,但这意味着,平均每天依然有近20名妇女儿童被拐卖。也意味着,平均每天依然有20个家庭处于崩溃的边缘,随时都面临着支离破碎的危险!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曾有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120万名儿童被拐卖。拐卖使儿童面临暴力和严重的心理伤害,甚至会危及儿童的生命。
我们会问,GIS能做些什么?
2018年,加拿大有超过4.2万名儿童失踪,平均每天就有115个。
“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加拿大失踪儿童协会(MCSC)首席执行官阿曼达·匹克(Amanda Pick)说。
MCSC的工作人员与来自加拿大Esri的开发人员合作,开发了一款名为【MCSC rescu】的基于Web的地图应用程序,它使用了Esri的ArcGIS Hub技术,用来帮助失踪儿童与家人团聚。
MCSC rescu应用程序为提供了三种帮助寻找失踪儿童的方法
该应用程序的访问者可以看到所有失踪儿童的案件信息,包括儿童的照片和其他详细信息等,并定点在最后失踪的位置。
通过使用Survey 123,该网站还可以匿名提交线索,允许任何人留下可靠信息,包括添加照片等。它还提供了一个注册表,如果孩子在其所在区域失踪,人们可以加入注册表,直接从警察那里接收短信警报。
匹克说:“一旦发现孩子失踪,警方就可以通过这个应用,立即动员社区帮助收集信息。”
卡尔加里警察局(Calgary Police Service)社区支持局(Bureau of Community Support)代理副局长克利夫·奥布莱恩(Cliff O 'Brien)说:“失去孩子的每一分钟都是痛苦的,这不仅让父母痛苦,也让孩子处于更危险的境地。”
MCSC和Esri 设计了这款应用程序,可以让警方负责判定哪些案件处于高风险状态,即高危人群可能是哪类人,如服药的儿童、被引诱走的儿童、有被绑架风险的儿童、或陷入监护权争夺战的儿童等。
奥布莱恩解释说,这款应用具备灵活性,可以提醒公众哪些儿童被设成高风险预警,同时也能让警方更好地控制对公众发布的信息,比如把某些信息放在特定的地理位置,把警报推送给特定区域的人,甚至是特定街道的人。
帮助家人团聚
卡尔加里警方已将MCSC rescu应用推广到3000名工作人员携带的手机上,并要求他们的家人在个人手机上安装该应用。
该申请已得到加拿大警察局长协会、各省级警察协会和市级司法管辖区的批准。
奥布莱恩说:“执法部门和公众都在齐心协力地保护我们的孩子,我想不出还有什么比这更高尚的事了。”
在MCSC的每个人都有一个长期目标,那就是帮助失踪儿童回家。
在中国,你能做的还有什么?
孩子被拐后,如果单独靠自己的力量去寻找,那是非常艰难的一条路。这时候,不妨向有关部门和相关机构寻求帮助。
随着网络的发展,“互联网+打拐”成为新的打拐模式。2016年,由公安部主持开发的“团圆”系统上线。到2019年6月,系统共接到儿童失踪案3978件,找回3901个失踪的孩子,找回率达到98%,“团圆”系统也因此被称为“人贩子克星”。
除了“团圆”系统,还有许多打拐公益组织。
中国儿童失踪预警平台
中国儿童失踪预警平台就是借助了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国外多个国家的成功经验研发的中国第一套儿童失踪社会应急响应系统。该系统可以在儿童走失发生时就迅速介入,通过群众互助加警方联动的方式,帮助家长尽快找回走失儿童,降低孩子发生意外的概率。
宝贝回家
宝贝回家寻子网是隶属于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的公益网站,创始人叫张宝艳,创建于2007年的“宝贝回家”已帮助1081个人找到亲人。
网站拥有140686名志愿者和支持者,无私地为丢失孩子的家庭提供帮助。
微博打拐
2011年春节期间,“微博打拐”引起了公众的关注。事件起于中国社科院学者于建嵘所发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该微博经热心网友不断转发,形成强大的舆论传播力量,并吸引了传统媒体的跟进与关注。
回家的希望
“回家的希望”一直致力于救助全国范围内的打拐被解救贫困家庭儿童,2011年成立。“回家的希望”创建民间寻子信息沟通平台、防拐宣传平台、救助及募款平台,为民间寻子组织助力。
最后,愿天下无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