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岳乐是清初名将,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孙子,曾被封为多罗安郡王。爱新觉罗·岳乐骁勇善战,在顺治,康熙两朝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顺治三年,爱新觉罗·岳乐跟随肃亲王征讨四川军阀张献忠,在这场战役中,爱新觉罗·岳乐作英勇作战,颇具谋略,毫不费力就解决了大西王张献忠,胜利回朝后,马上便被晋升为贝勒。
三年后,爱新觉罗·岳乐奉命掌理工部事务,并获得参加政王大臣会议的资格。同时,因为在工部的政绩,爱新觉罗·岳乐被提升为安亲王。爱新觉罗·岳乐与其它满人不一样,他是清初的改革派,全力支持顺治皇帝的一系列改革,大面积启用汉人,成功缓解满人与汉族地主阶级的矛盾,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奠定了扎实基础。除此之外,爱新觉罗·岳乐还叫停了圈地运动,使得各族人民,都能正常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康熙初年,爱新觉罗·岳乐因为大肆改革,得罪了不少守旧派,被原来的满族保守派弹劾,他的权力也因此被保守派占有。很长一段时间内,爱新觉罗·岳乐在清廷都郁郁不得志。好在康熙除掉了守旧派领袖鳌拜,清朝没有续写元朝的悲哀,爱新觉罗·岳乐等一干改革派,又重新走上了政治的舞台。
随着吴三桂的叛乱,爱新觉罗·岳乐被康熙封为定远平寇大将军,率军征讨吴三桂。他用兵如神,冷静分析敌我形式,并没有直接派兵前往湖南,与吴三桂正面交锋,而是决定先打江西,切断了吴三桂和其他军团的联系,并借此截住吴三桂粮草。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爱新觉罗·岳乐的作战战略是非常正确的。攻占江西之后,爱新觉罗·岳乐马上派兵直捣湖南,不久后,吴三桂病逝,爱新觉罗·岳乐率领的清军顿时胜利在望。
在爱新觉罗·岳乐班师回京时,康熙亲自远赴卢沟桥南二十里迎接,行郊劳礼。康熙对爱新觉罗·岳乐大加褒扬,夸赞他用兵如神,并让他重新掌印宗人府。
彼时的爱新觉罗·岳乐,深得皇帝信任,而且手握重兵权,权倾朝野,可以说文武大权,尽是一手在握,假如他当时起兵造反,逼迫康熙退位,十有八九,清朝在位最久的那个皇帝就不是康熙了。
也许是康熙也不想让权力如此集中于一个人手里,康熙二十七年,皇帝任命爱新觉罗·岳乐领兵驻防苏尼特,一年后,爱新觉罗·岳乐便死于军中。清廷一代重臣陨落,康熙帝赐谥号为“和”。康熙三十九年,贝勒诺尼攻讦爱新觉罗·岳乐掌管宗人府时,听信他人谗言,冤枉诺尼不孝罪成,岳乐也因此被取消谥号,爵位也被降为安郡王。
爱新觉罗·岳乐是清朝历代亲王中少有的集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于一体的大能之才,对清朝初期发展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此外,爱新觉罗·岳乐也工于写诗作画,真乃是“干一行,行一行”的状元之才!根据《汤若望传》记载,顺治帝发觉自己身染天花后,一度想把皇位传给安亲王岳乐,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还是把储君之位留给了顺治帝自己的儿子。
参考资料:《清史稿》、《汤若望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