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中国地图,放眼大江南北,有这样一个地方,明明曾经纵横天下,却仿佛修了隐身技能,被很多人忽略:
在北方人眼中,它是南方;
在南方人眼中,它是北方;
长三角经济带开发时它是西部;
西部大开发时它是中部;
江浙沪周边却是包邮盲区;
唯一一个排在北京之前,
却依然是存在感不强的“小透明”…
© 清溪
尽管这里有闻名天下的奇山秀水、
有游人热爱的最美乡村古镇,
也有被联合国盖章的灿烂文化,
但国人似乎依然没把它们,
跟这个省份联系在一起。
© 陈喆风光摄影
它就是静卧在江浙沪边,
看似平平淡淡,中规中矩,
又被江浙沪盛名掩盖光芒的:
安徽!
中国第一状元县:休宁
休宁木梨硔
© 乔峰
祁门
青山碧水里的古村陈韵。
鲁溪湾
徽州文化的古韵,
令人沉醉。
淮河文化
构成我国传统文化两大支柱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在淮河流域诞生的老子,
及其稍后的庄子创立的道家学说。
(与儒家学说一起构成我国传统文化两大支柱)
如今,淮河穿过蚌埠而过,
从这里,分出了安徽的皖北,
淮河文化在此传承流淌。
淮海戏、泗州戏、
还有花鼓灯为代表的民间歌舞,
依然兴盛在这里。
花鼓灯
这里的每一座城市,
都有鲜明的专属文化标签!
淮畔明珠蚌埠
© 水果猫
酒都盛地阜阳
© 树影M马洪伟
运河故里淮北
© 摄影太浪
豆腐之乡淮南
© 阿陆PHOTO
中华药都,曹操故里
亳州
© 诗情画意琴韵书声
安徽通衢要地
宿州
© 遗弃的摄影师
皖江文化
引领中国几百年
长江两岸,
诞生了皖江文化,
其内容丰富、底蕴深厚。
“天下文章数桐城”!
桐城派是皖江文化的代表,
从明末到晚清,引领文坛300年。
文都桐城
© 张赟520
戏剧上,
有傩戏、青阳腔、黄梅戏等。
天仙配
文化丰富到:
皖江八市,各有风姿。
老省会,黄梅戏之乡
安庆
© 安庆艺玖82
三国故地、包拯家乡
霸都合肥
© WallyGonzalez
千年古铜都铜陵
© 周小小来
吴楚名区芜湖
钢城马鞍山
南山矿
亭城滁州
名茶之地六安
别名秋浦的池州
© 池州狼
安徽茶文化
中华茶文化不可或缺的角色
因山生茶,因水孕茶,
安徽茶叶生产历史悠久,
据华佗《食论》云:
“苦茶久食益意思”。
华佗是东汉时安徽毫州名医。
且中国名茶中,
安徽茶里的黄山毛峰、太平猴魁、
六安瓜片、祁门红茶榜上有名。
一个地区拥有如此丰富的茶资源,
可以说是独一无二,凤毛麟角。
“自古名山出好茶”,
清代江澄云在《素壶便录》著作中,
称赞黄山毛峰:
“气息恬雅,芳香扑鼻,绝无俗味,
当为茶品中第一。”
徐霞客赞太平猴魁:
“清绿明净汤色爽,润喉提神味甘醇。”
© 造像师
有诗云:
“六安瓜片天下甲,野韵兰香齐山茶”。
道出了六安瓜片的香醇。
祁门红茶
“浮梁歙州,万国来求。”
© 造像师-
论人才:安徽人早已成为,中国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
1800年前,
亳州人人曹操,庐江人周瑜,
外加河北人刘备,
共同左右了三国时期的历史走向。
如果没有安徽人,
历史上将会少很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曹操雕像
651年前,
凤阳人朱元璋,
率领身边亲信一众安徽人,
结束天下大乱,开创了新的大一统王朝。
如果没有安徽人,
我们的历史或许会被改写。
300年前,
徽商走出一条徽杭古道,
足迹遍布天下,
他们吃苦耐劳、诚实守信,
赢得了“钻天洞庭遍地徽”
“无徽不成镇”的美誉。
如果没有安徽人,
中国商业发展史会过于单薄。
© 投资绩溪
98年前,
安庆人陈独秀,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绩溪人胡适,成为新文化运动领导人。
如果没有安徽人,
就没有共产党的政权领导,
也不会有如今的腾飞。
胡适
40年前,
安徽凤阳小岗村,
18位农民搞起“大包干”,
拉开了农村改革开放的序幕,
如果没有安徽人,
中国农业的变革可能还需等待。
包产到户红手印
© 凡客365
在科学技术方面,
古有华佗发明麻沸散,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今有科学院院士杨振宁,
两弹元勋邓稼先。
如果没有安徽人,
我们的军事实力和科学技术
被欧美甩开了几十年。
活字印刷术
到如今,
这里拥有100多所高校、
3000多家科研机构!
中国科技人才摇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就在安徽!
© 合肥一颗葱
全球每1/10的笔记本电脑,
全国每5台空调,每3台冰箱,
就有一台“安徽造”。
2016年,
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墨子号”成功升空。
2017年,
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
“京沪干线”正式开通。
© 王排
2018年,
世界最薄的0.12mm
触控玻璃在此制造成功。
2019年,
能源科技“人造小太阳”再创新成果。
安徽人,牛逼!
05
论乡情:在安徽,走着走着就回到了“故乡”…
“粉墙黛瓦马头墙,
春花夏荷秋叶冬雪,”
几乎每一个都对安徽徽州
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一砖一瓦,一年四季,
都能寄托乡愁。
© qtsunn
鲜活的“清明上河图”:宏村
江南第一村:呈坎
桃花源里有人家:西递
美术家村:查济
© 东港飞虹
彩樯黑瓦的明亮:阳产
© 蓝冰452
春天,
可以到安徽赏花。
家朋乡油菜花
卖花渔村梅花
夏天的细雨蒙蒙,
一下子仿佛来到那个记忆中的雨巷。
© 深蓝天空
秋天的红叶与晒秋,
惊艳大半个中国。
歙县湖山村晒秋
塔川红叶
冬天,
美成一种素雅的水墨色。
塔川柿子
宏村 雪
© 陈喆风光摄影
在黑白映画中,
走着走着,就回到了故乡。
历经千年岁月的沉淀,
几经浮沉,
时间带来的不只是沧桑,
还夹杂着丝丝韵味,
不变的是那奇山秀水,
不变的是那白墙黛瓦,
不变的是那古镇情怀…
这便是安徽,
走南闯北,看尽祖国风光,
它依然是无数安徽人心中的NO.1!
“此心安处是吾乡”
【汇客廰旅行】一个“任性、好玩、有态度!”的文化旅游社群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