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亿,今年向这个领域加大投入,或为核动力航母打下基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3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088
导读

另一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是磁约束核聚变,这种核聚变需要特殊的磁容器来装载核反应堆,并且能持续提供核能,适用于核电站等大型场所内使用,而目前我国对磁约束核聚变的研究正转向大型船舶的动力系统,其中就包括很多人…

来源:全球军情解码、强国兵器

作为能源大国,中国近年来在包括核能在内的新能源领域投入很多。中国对核能的使用日益成熟,但另一方面还有更多的核能技术有待突破,这其中就包括核动力航母,好在我国已经行动了起来。

据科技部网站11月18日发布的消息,在2019年,我国向研究机构拨款2.7亿元,用于磁约束核聚变能研究专项经费,这说明我国在核能领域正在加大投入力度,而磁约束核聚变也代表着我国核动力的未来。

提起核能,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它的优势。相比于传统能源,核能使用效率高、更加清洁、几乎用之不竭,因此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大势所趋。

而核能是通过核聚变而来,对核聚变的人为控制则是我们利用核能的最有效方式。目前对受控热核聚变能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惯性约束核聚变,另一种是磁约束核聚变。

所谓的惯性约束核聚变,是利用超高强度的激光设施在极短是境内将“反应堆点燃”,实现突发性的聚变反应,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将反应堆设备做小,并且能在瞬间实行核能动力的使用。

惯性约束核聚变被认为是未来的核动力飞行器乃至火箭与宇宙飞船的动力装置,不过这种核聚变需要消耗极大的能量来实现激光反应,技术上并不成熟,此外成本过于高昂,还有很多难题需要攻克。

中科大反场箍缩磁约束聚变实验装置

另一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是磁约束核聚变,这种核聚变需要特殊的磁容器来装载核反应堆,并且能持续提供核能,适用于核电站等大型场所内使用,而目前我国对磁约束核聚变的研究正转向大型船舶的动力系统,其中就包括很多人所关心的核动力航母。

去年的时候,中国核能发电量已达2944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的4.2%,这说明我国核能领域应用愈发成熟,而中国核工业集团在今年年初公开招标国产首艘核动力破冰船的建造方案,很多人认为这是在为核动力航母的研发做准备。

我国在核电站乃至核潜艇上,都积攒了不少核能设施的经验,但对于核动力航母而言又是另外一回事,核航母并非是将核电站或者核潜艇的装置直接移植到核航母上就完事。

目前全球也只有美国与法国造出了核动力航母,不过法国的“戴高乐”号核航母倒是直接拿了两艘“凯旋”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的 K-15核反应堆作为动力系统,结果却导致这艘核航母动力严重不足,更是创下了二战后新航母最低速的尴尬纪录。

有了法国人的试错,我们对待将来核动力航母的建造上也将更加谨慎,而这也就是我们还要继续加大对磁约束核聚变投入的重要原因。目前,中国科技大学在内的多家科研机构都试图进一步突破磁约束核聚变的研究。

法国“戴高乐”号核航母

中国的航母技术正在飞速发展,我国已经有能力独立建造常规动力航母,甚至将来还能安装电磁弹射器。不过对于中国人而言,只有造出了我们自己的核动力航母,才能算是追赶上了世界最顶级的航母水平,因此我国在磁约束核聚变领域的投入,也会我国核动力航母的研究打下基础。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