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海南省五指山市纪委监委对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科员王圣智滥用职权问题进行了通报。经查,2015年12月,时任五指山市南圣镇副镇长的王圣智,明知王某芬不符合申请小黄牛养殖补贴条件,滥用职权,违规为王某芬办理黄牛养殖补贴,造成财政资金损失10万元。2018年10月,王圣智在组织对其审查调查期间,阻止他人揭发上述违纪事实,对抗组织审查。(11月22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
没有养牛的“养牛大户”看起来就是在吹牛,让人觉得这只是一个故事,但是这样的事情却真实地发生在了南圣镇,甚至利用假养牛的方式获得了10万元的补贴,这样感觉就是天上掉馅饼。
然而,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这些伎俩看似高超,但是纸终究包不住火,事实还是会被揭露,而等待这些干部的必然是党纪国法的严惩,而更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是,是什么原因让这样的“套取”方式变得如此顺利?
从这个案例中不难看出,是符合了三个条件,第一是副镇长王圣智知道“为促进农民增收,五指山市农业局拨给南圣镇21万元用于补贴、鼓励农户饲养小黄牛”这个好政策并负责这件事。第二是寻求朋友充当“出钱养牛”之人。第三是借用本镇农民户口的姓名和一卡通。
正是因为这样的三个环节都满足了,才让申请的每一个过程变得更容易了,但是也不难发现,这种只在纸面上审核,不对具体的牛进行核查,甚至在补贴前后都缺少了这一步,才让这样的“虚构养牛”变成事实。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在巡察之下,这样的“假养牛”问题一下就被暴露了,相关的干部自然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但是更值得我们去做的是不断强化自己的党性修养,在利益的面前能够做到淡泊名利,才能够走得更远。
作者: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