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外来工的小目标_住进贫民窟“铁笼”,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3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90
导读

贫民窟是城市信号最弱的社区,狭窄拥挤的房子阻碍了通信网络,错综复杂如同迷宫一样的街巷,让人总是会迷失了方向。累了困了,街头的各个角落都可以成为临时的休息场地,而他们的一天收入也只不过在1-2美元左右…

加尔各答并不是印度贫民窟最多的城市,但三分之一的人口住在2千多个贫民窟里,使得这座古老的城市始终被贴上贫穷、脏乱、落后的标签。【摄影:Saravanan Dhandapani,印度软件专家,过去10年一直通过摄影镜头去捕捉人间百态|来源:去驴行】

作为前英属印度首都,加尔各答在19世纪得以迅速发展,城市的建设,工业的需求,都吸引着大量印度人口。直至现在,作为印度第三大城市,加尔各答依旧是印度最受欢迎的打工城市,如同上个世纪年代末的广州一样。

低廉的房租,是吸引人们涌入加尔各答的重要原因,但这并不意味着性价比高的生活空间。在加尔各答的贫民窟社区,人们居住的廉价房屋只是用铁皮房搭建而成,上面铺着木板既可以用来摆摊,又可以用来休息。

人们吃喝用住、营生都是在方寸之地的铁皮房里解决,但这种沿街上下两层的商铺已是难得的“好房子”,只有收入比较稳定的商贩才能租得起。

但正如你所看到的一样,散乱的垃圾,恶臭的污水,潮湿的环境,充斥在这片空间。肉眼看不见的病菌,在贫民窟肆虐,常见的传染病令原本就收入微薄的人们苦难不堪。

贫民窟是城市信号最弱的社区,狭窄拥挤的房子阻碍了通信网络,错综复杂如同迷宫一样的街巷,让人总是会迷失了方向。人们居住的房子,没有门牌号码,没有详细的地址,一走进贫民窟外界的人就很难再联系到你。

面对贫民窟的糟糕环境,加尔各答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措施。比如之前有报道称政府投入1千多万卢比,改造贫民窟环境。社会各界称其为一次非常成功的改造,但事实上只是花钱修建了不实用的花圃。

但即使贫民窟环境糟糕,基础设施落后,人们依然能把住进贫民窟当成了一个“小目标”。拥有12亿多人口的印度,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挤在城市,外来人口的不断涌进让贫民窟显得更为拥挤,居住机会也变得更加珍贵。

外来人口的不断迁徙,让贫民窟的“铁笼”租价逐渐上涨。对于初到大城市里的外来工而言,这是一笔压力不小的开支。许多外来工没有选择贫民窟房子,只是因为可以省掉一笔费用寄给家乡。

在加尔各答的城市街头,桥洞成为了人们栖息的又一空间,人们在这里席地摆摊,又席地而眠。累了睡在路边,饿了直接就地做饭,衣服脏了去河边洗。

据悉,加尔各答目前还有几十万印度底层居无定所,他们居住在桥洞、车站、公园,过着与流浪狗一样颠沛流离的卑微生活。

一些从事体力劳动的外来工就更是漂泊不定,工头出现在哪里,他们就跟随到哪里。累了困了,街头的各个角落都可以成为临时的休息场地,而他们的一天收入也只不过在1-2美元左右。图,一位搬运工在石板上休息

贫民窟的存在,对于城市的发展其实是矛盾的。一方面城市的建设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但贫民窟的大量存在又影响着一座城市的现代化和管理,而更令人担扰的是从贫民窟长大的孩子,缺乏教育资源和公共卫生,都令孩子们的未来打上了一个问号。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