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进博会的最后一天,展商们都急匆匆地赶着打包回国。而一家中小企业的老板却还在抓紧最后时间,在展馆内到处“取经”,他想看看,哪些产品展台前的人气最旺,同类商品在其他品牌又是如何定价?
1
闭幕日:为“价格战”捏把汗
进博会闭幕当天,很多参展产品都打出了诱人的折扣价。在第一次参展的日本广岛MIMURA珠宝&钟表公司展台上,样品也在打折。然而,董事长三村真二却有自己的想法,“我们的价格真的不能再低了,因为我们原本标的就是实价,不像有些商家一开始标价很高,却在最后两天突然打出三折优惠,这样会导致消费者心理落差大,来我这里也要求打很低的折扣,我真的急到要擦汗……”
对于“价格战”和先提价再打折的“心理战”,三村真二表示,“对我而言,做生意是一种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并不是简单追求把产品卖掉,过分扩大营业额。在日本,也有顾客喜欢打折价,但是在宝石行业,把有水分的价格标得很高,再多次打折甩卖,会消耗企业信誉,这种生意做不长久。”
为了做到“物美价廉”,57岁的三村真二每年有将近10次机会,亲自去泰国等地的深山里寻找宝石,去和当地人讲价,从源头上控制成本。“买宝石的过程其实和所有购物过程一样,你去偏远深山买到的货,和在上海买的价格和质量肯定不同,所以我必须亲自去,才知道成本如何控制。同一块宝石,如果不是长期关注价格,那么很难把控它的价格波动。”
2
现状:小型家族企业的竞争压力
作为一家珠宝公司的董事长,三村真二总是坚持亲自讲述每件产品背后的故事,他认为这是让顾客放心购买产品的一大因素,“在进博会上,我观察了好几天,很多消费者到我们展台前,眼睛总是首先盯着我们的天女珍珠产品,而对宝石兴趣不大。这些消费者真识货,他们知道,好的珍珠项链一辈子买一条就够了,而且还可以传承。本次我带来的珍珠展品,在广岛那边的养殖产业都是家族式的,整个生产过程都很辛苦,养珠人每天都泡在海水里,每天翻看珠子是否长歪了,两年才能捞出一批卖相好的珍珠。而我从养殖户那边直接拿货,没有中间商费用,所以是真的物美价廉,不是市面上的染色珍珠可以比拟的。”
他起初是同时带着期盼和担忧来到上海的,“我来过五次,主要是做市场调查,也观光过。”
所谓期盼,是因为上海于他而言是一个“非常有可能性的城市”,“这次我仅仅坐了两小时的飞机,就到了上海这个超级大市场,测试这里的消费者对我们产品的喜好,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明年进博会,我还是非常想来,经过在本届进博会的‘取经’,明年再来时,我们就知道该卖什么了”。
作为日本厂商,MIMURA对中国的合成钻石技术也很感兴趣;而三村真二的所谓担忧,就是他了解到,合成钻石技术或许会对天然钻石市场造成冲击。
三村真二表示,他的家族世世代代做天然钻石业务,因此,对于中国在人工钻石技术上正在取得的进步,他和许多的天然钻石厂商一样,根本无法想象,也非常担忧天然钻石的市场未来会被合成钻石彻底吞噬掉。“合成钻石的生成技术很厉害,天然钻石是怎样形成的,中国的合成钻石技术就能怎样做出来,这个真的让我有点恐惧”。
3
未来:想更靠近中国消费者
MIMURA的展台位置在场馆内较为偏僻,并不起眼,而在展台内显眼的位置,挂着董事长手拿第一次“日本珠宝店奖最高奖”奖杯的照片。一家在广岛内只有三家店铺的小企业,为什么能获得日本国内珠宝店的最高奖?
三村真二表示,这种奖项的评判标准并不是开设了多少家全国连锁店,或者销售额有多么高,决定性因素在于企业近年来是否尝试创新,和客人是否建立很好的联系,也就是店铺信誉度。
也基于这个理念,对于今年第一次参加进博会的动机和收获,这位家族企业的第四代传人表示,“得知中国消费者对什么最感兴趣,这件事对我来说收获最大。营业额并不是我来进博会的目的,对我来说,知道消费者的喜好,以及与场馆内的各路中国友人建立联系,这一点最重要。”
对于未来是否打算拓展中国市场业务,他表示,在中国开店对MIMURA来说还有些困难,但他想多利用展会机会,把产品摆在中国消费者面前,和中国消费者建立联系。“这次参展结束后,我要好好利用起在展会期间建立起来的关系网,争取把日本真正好的产品提供给中国消费者。”
记者 王丽颖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国际金融报,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15ZKUKS5】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