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连科_村上春树如获诺贝尔文学奖,将是那些伟大作品的灾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4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78
导读

在阎连科看来,奥康纳写出了人性的邪恶,而卡佛的笔下,往往是平常人都能接受的和想象的故事,充满着咖啡馆的温暖气息,所以他叫它们为“苦咖啡文学”。在这种“苦咖啡文学”中,读者和作家,都只能看到一类人群在某种特定情…

来源:文史撰家(百家号)

“如果有一天村上春树也获诺贝尔文学奖了,整个世界文学对经典的转移就已经悄然完成,那就是我们长期崇敬的那些伟大作品的灾难。”

说这话的当然不是笔者,而阎连科在一次“阎连科文学课”上说的。当时,阎连科还说,在他看来,近十几年来,文学作品有一个共同特点:写作的人物已经从社会历史转向了家庭。作品中逐渐没有了苦难,也没有了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作家们只关注一个微小人群,写写他们的小伤感、小温暖、小挫伤、小确幸。阎连科将这种文学,称作“苦咖啡文学”,因为“它们和苦咖啡一样,温暖中带一点寒冷,甜美中有丝丝苦涩”。“苦咖啡文学”代表作家有卡佛、门罗、弗兰岑以及村上春树。

简单来讲,阎连科对村上春树恶意满满,其实是认为,村上春树的作品格局太小,对人性、时代等这样的现实问题,不够关注,和他心目中的伟大作家大相径庭。

不得不说,阎连科本人,确实是一个批判型作家,2014年,阎连科获“卡夫卡文学奖”,卡夫卡是“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之一,20世纪著名的“表现主义大师”,他的作品和鲁迅类似,他犀利而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面。遗憾的是,卡夫卡备受关注是在他逝世之后,这可能真的应了莫言那句:“大师都是死后封的”。

“卡夫卡文学奖”授予闫连科的颁奖词是:阎连科的地位很像赫拉巴尔之于捷克斯洛伐克,他们都对社会进行内部观察,在灰色地带中徘徊。无论从文学还是经历,阎连科都实至名归。他有着犀利的讽刺和对现实的观察能力,最重要的是他拥有面对现实的勇气。“

由此可见,阎连科对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是非常关注的,那么他如果认为村上春树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度不够,从而觉得村上春树不应该得诺奖也就说得通了。但阎连科是知名作家,他的话,自然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那什么是阎连科所谓的“苦咖啡文学”?

其实当天,阎连科就对“苦咖啡文学”进行了列举说明,比如奥康纳的《好人难寻》和卡佛的《大教堂》。奥康纳和卡佛是同代人,均以短篇小说闻名。《好人难寻》主要讲述的是一个有关邪恶、赎罪和得救的故事;《大教堂》则写的是普通体力劳动者们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村上春树曾说,卡佛是他最有价值的老师,和最伟大的文学同道。

但是在阎连科看来,奥康纳远胜于卡佛,可是现在,奥康纳只被一小部分人的关注,而卡佛却拥有众多读者,并且不断被模仿。在阎连科看来,奥康纳写出了人性的邪恶,而卡佛的笔下,往往是平常人都能接受的和想象的故事,充满着咖啡馆的温暖气息,所以他叫它们为“苦咖啡文学”。在这种“苦咖啡文学”中,读者和作家,都只能看到一类人群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小问题,却看不到整个社会面临的困境。

在阎连科看来,作家如果不能告诉读者,在艰难的时刻要做什么,那么他就不能被称之为伟大。对于村上春树,阎连科说,村上春树的小说,虽然比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大江健三郎、芥川龙之介等人的作品要卖得好得多,但在村上的小说中,他看不到人们今天的生存状况,也正因如此,阎连科认为,村上春树不应该拥有那么多的光环。

最让阎连科担心的是,在经典转移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种文学被保留了下来,另一种文学却被嫌弃的想象。而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出现了,人们对于陀思妥耶夫斯基、鲁迅等人,都只是口头的赞美,一旦落笔,写得还是“苦咖啡文学”。

阎连科认为,年轻一代的作家们,已经在“苦咖啡文学”里越陷越深,优越的生活条件,让年轻一代的作家,不能够再表达出对生存困境的思考,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苦难。但是,谈及“苦咖啡文学”的未来,阎连科还是很乐观的,他认为,“苦咖啡文学”虽然一时之间受到欢迎,但很快也会被抛弃。

说道这里,很多读者都会认为,阎连科的观点很有道理,毕竟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村上春树的作品,真的具有很强的“青春疼痛文学”气息。但是,很多读者可能不知道,村上春树还有个一本小说,题目叫《海边的卡夫卡》,首版发表于2003年,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

主角少年卡夫卡和老人中田先是犯下大错,之后不但没有得到惩戒,反而在犯下了更多罪行以后,被称为“世界上最顽强的少年”,中田的世界也恢复了平静。后来有人评价这部作品:延续了作者一贯的虚构的故事设定,又深刻地投射出现实社会的影子,所以,村上春树其实也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意识。而阎连科会批判村上春树,大概是因为,在他看来伟大的作品都离不开“沉重”、“苦难”等元素吧。

阎连科这种想法在“主流文学”中非常常见,也无可厚非,而像村上春树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这样,有些“网络文学”气质的作品,一时不被接受,也可以理解。所以,阎连科说的这句话,根本不存在对错,只是两种不同观点的交流而已。又或者,读者心中自有定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