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福安市廉村乡村游为例看古村落旅游开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4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85
导读

当前,福建省不少地方都在开发建设以古村落旅游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同时也面临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水平落后、旅游产品同质化、文旅融合及文化创意不够等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必须在保持乡村性的同…

编者按:正在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培训的干部学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和岗位实践谈心得体会,人民网福建频道特选部分文章予以刊发。

魏志锋

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福建省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做好文旅工作,在推进乡村文化旅游开发的基础上推动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

当前,福建省不少地方都在开发建设以古村落旅游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同时也面临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水平落后、旅游产品同质化、文旅融合及文化创意不够等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必须在保持乡村性的同时追求传统资源与文创产品和谐共生,在政府主导下完善行业管理。下面以闽东福安廉村旅游开发为例,探讨廉村古村落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积极措施和对策。

一、强化政府主导,完善行业管理

廉村古村落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基本原则是:将保持古村落的完整性、建筑的乡土性和环境的协调性统一起来,持之以恒传承典型文化,延续古村落生命力。在保护每一个文物局部或文化元素的情况下确保古村落整体性的完好,在彰显文化价值的前提下将其转化为经济价值,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福安市政府于2017年末发布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涉及廉村旅游开发的一系列宣传推广和规划建设举措已取得较大成效。如果在当地政府主导下,针对廉村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的层次,成立相应等级(副县市级领导兼职综合协调,县处级政府部门一级具体负责)的景区管委会负责景区规划、管理与经营,可能改变目前廉村乡村旅游低水平开发的落后局面,景区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将有所提升。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为解决旅游交通便捷性问题,目前福安旧城区和溪北洋新区之间已建成双幅机动车隧道、非机动车及人行隧道,实现来往人车分流。2016年,国家发布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福安正是其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节点城市之一。近年召开的时速350公里的宁衢高铁宁德段评审会公布了高铁站选点消息,其中福安站(原动车站在湾坞镇)的站点选址在溪北洋新城区的凤林村,离福安城区14公里,与廉村近在咫尺。建议市里积极主动争取国家及省里有关部门的支持,使得该规划早日落地,在较大程度上解决廉村旅游交通的便捷性问题。

按相应星级景区标准完善美化廉村景区旅游交通标识标牌系统和景点、文物的中英文介绍标牌系统。在保护古村风貌的前提下完善巷道路网、排水、照明、电路和网络等多种系统建设。

三、加强对乡村物质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对现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首先,对古建筑整体及其内存木雕、字画等不同类型文物登记建档,适时跟踪各类不同价值的文物的情况及其变化,划定不同等级并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其次,依据古建遗产分布情况明确核心保护区、缓冲区、实验区的范围和保护对象。制订乡规民约和游客须知等实施细则,约束开发商及上述主体的不规则行为。第三,制定保护性旅游开发规划,核心保护区严格限制每天游客人数,在缓冲区开发文创项目须与古建风格相协调。

“修旧如旧”式抢救性修复。政府有关部门依法责令拆除各类违章搭建,对一些破败废弃的古民居在调查摸底的前提下,依据原有的规模、风格和建筑年代,按“修旧如旧、一房一策”的原则进行抢救性修复。该工程应该由市政府统筹进行,保护廉村的整体性审美。

“无中生有”式复原。在充分考证的情况下,可对与巨儒先贤薛令之相关的文物遗址进行“无中生有”式修复或重建,以展示廉村深远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自2013年以来,福安市政府已在廉村陆续投入1500多万元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了提升,对古堡内的传统民居和街巷环境进行了整治和修复。在此基础上,目前最能为古村落文化价值加分的修复重建项目是:薛令之故居、薛令之读书处灵谷草堂、薛令之墓等。

四、加强对乡村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开发

开发旅游文化节(举办乡村仪式)。廉村是一个宗族乡村,乡村仪式是长期乡土文化认同下的形成的社会文化机制,对乡村社会具有整合作用。[4]廉村自古形成的乡村仪式有祭祖、游神、庙庆等。这几年福安市深入挖掘廉村廉文化,进行史料整理和开发,“清风明月话廉村”等系列宣教活动已成为文化品牌。在此基础上,以举办乡村仪式为载体开发不同主题的乡村文化旅游节,可激活乡村记忆、激励村民热情、激发游客求知,从而提升乡村旅游的层次,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提质发展。

挖掘孝廉文化,完善廉政教育基地建设。廉村文化的精髓是孝廉文化,它是廉村之魂、山水之魂。可开展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挖掘整理并展示本村历史文化名人如陈雄等“一门五进士”的耕读生平事迹,激励后人。二是整理展示游历廉村的名人诸如朱松、郑樵、王硼等在廉村的事迹。三是对现有廉村匾额楹联进行统计整理后拍照编辑成画册,传播孝廉文化。

近年来,福安市和省委党校先后在廉村建立了廉政教育基地及溪邳村精准扶贫教学点。此举给廉村古老文化注入了现代廉政文明的基因,焕发新的生机。可遵循教育规律,拓展服务内容,围绕做好教学场所、教学方式的安排与设计,做好食宿安排、设备保证等后勤服务;凭借古村文化旅游开发,可以带动乡村扶贫工作,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双赢,从而增加村民收入。

五、加强多元化创新性开发

要促进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乡村旅游是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农业、旅游、文化“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的重要载体。福安市政府于2017年末在促进旅游产业跨界融合上发布《实施意见》,提出具体措施。福安廉村应借此东风,以创意思维加深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完善与提升以下项目:利用宗祠场所开办孝廉文化讲坛,并举办征文活动扩大影响,使古村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对现有村民自办名人蜡像馆进行整改,展览须与古代孝廉文化和现代廉政教育存在关联性;利用廉村特殊的村落格局建立迷宫园,增加旅游趣味性;组织留守老工匠抢救性恢复各类传统手工艺制作技法,在“传帮带”中加大乡村文化体验性;创造安居乐业条件吸引外出村民回归,做好传承廉村物质文化的人才储备。

开发休闲度假型农业旅游。在廉村开发中应突出历史文化主题,做好生态农业旅游,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度假型“农家乐”休闲游项目:围绕水蜜桃、小种花生等地方土特产的种植和采摘,村民从自给自足的农户转变为经营者,带动游客体验农事乐趣。凭借廉溪沿岸田园大片油菜花开的盛况开发创意性旅游项目,例如民国风情田园摄影、油菜花海花轿迎亲、畲族民歌对唱等。可由管委会统一管理,利用民居或公共公共场所开发小吃一条街、农家菜餐厅等,形成品牌化、标准化经营;通过民居改造或增建民居风格的乡村民宿吸引游客过夜延时消费,改变只作短暂逗留的现状。

总之,我们应在学懂弄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前提下深刻领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极其必要性。以乡村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为宗旨发展乡村旅游,是提高村民素质、形成乡风文明、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作者:魏志锋 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第78期县处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班学员、福建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信息处副处长)

相关文章

深化“共建联创” 开创社区治理新格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特种设备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持续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引领青年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贡献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四大关系 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强高校先进文化建设 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支撑

引领青年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贡献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