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蝉联华人首富的李嘉诚和他的儿子李泽楷在商界赫赫有名。可以说,李嘉诚从商60多年,从来没有亏损过。他的商业帝国遍及世界各国和各行各业。在中国现代商业史上,李嘉诚绝对是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20世纪50年代以来,李嘉诚的商业能力逐渐显现。自上世纪末他成为华人首富之后,并连续15年稳坐其位。如今,90多岁的李嘉诚宣布退休,但他保留的神话还在。他的两个儿子也还在继续在商场战斗。
在李嘉诚的一生中,他在商场几乎没有遇到过什么竞争对手,在投资方面也几乎没看到什么败绩。然而,让李嘉诚最后悔的投资是在1999年。曾经有一个价值6000亿的项目,但是他把这个项目给了儿子李泽楷。我们都知道,李嘉诚祖籍广东,与马化腾的父亲马陈术关系不错。而马陈术在商界和政界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1999年,马化腾开始自己创业,成功创办了腾讯公司。然而,当时国内互联网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腾讯的主营业务QQ用户超过了100万,但却很难找到一个盈利点,所以业绩也比并不是很好。无奈之下,马化腾多次要出售腾讯,但却无人接手。尤其是搜狐的创始人张朝阳,他不仅拒绝以50万的价格收购腾讯,而且还直呼“只要是个大学生就能做这种事。”
看着儿子马化腾的创业一再碰壁,马陈术也不顾颜面找李嘉诚帮忙。因为两人交情甚好,所以李嘉诚同意投资马化腾。不过李嘉诚对互联网并不是很了解,也没有太重视腾讯的未来,于是他就把这个投资交给了儿子李泽楷。长期出国留学的李泽楷对互联网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他当机立断给腾讯投资了110万美元,并获得了腾讯20%的股份。其实李嘉诚从未想过就是这次的投资,竟能让他日后如此后悔。
然而,腾讯的危机尚未结束:商业模式不被看好,快速盈利无望,烧钱过快,加上全球互联网泡沫的阴影,投资者对腾讯逐渐失去信心。2000年底,腾讯再次出现金融危机,IDG和盈科都不愿追加投资。
2001年,李泽楷在各地筹集资金收购一个项目,还出售了腾讯20%的股份。巧合的是,当时南非的MIH集团对腾讯非常感兴趣。据南非MIH集团的一名高级官员透露,在他访问中国期间,他发现中国网吧里大多数电脑都有QQ,这让他认为腾讯是一家伟大的互联网企业。腾讯在MIH集团的内部估值高达6000万美元。这是腾讯外部对其估值的11倍。
李泽楷当时没有征求父亲李嘉诚的意见,他毅然出售了腾讯的股份。尽管他获得了1260万美元,收益是原来的六倍,但他错过了一个巨大的蛋糕。如今,腾讯的市值高达3万亿元。而当初李泽楷持有腾讯那20%的股份,现在已经达到了6000亿元人民币。
十几年过去了,如果李泽楷仍持有腾讯20%的股份,今年的市值将接近8,000亿港元。如果李泽楷没有卖掉手里的股份,就像日本软银孙正义长期持有阿里巴巴的股权一样,那么李泽楷现在就是华人首富了,而且很有可能比他的父亲李嘉诚还富有。
李泽楷当年套现1000万美元被视为股市奇才。一股不剩地把腾讯股票卖给南非MIH,还很开心找到了接盘侠,殊不知是将自己手中的肥肉拱手让人。但商界就是这样,没有后悔药的存在,也还有一丝的运气成分在,但更多的是眼光和决断。但面对当时还没有开始盈利的腾讯,可能长期持有也是有大风险的,所以李泽楷选择了抛售,虽然只是翻了6倍,但也获得了短期的收益。
不过也就是因为李嘉诚的松懈和李泽楷的急抛导致了这场遗憾。当然,李嘉诚一生投资无数,个人资产达到8500亿元。但面对这6000亿的错失估计也十分的后悔,毕竟这一次的投资收益,相当于他大半辈子工作结果。
凡是了解李嘉诚产业帝国的人都知道,虽然李嘉诚也投资互联网高新技术产业,如Facebook他投资了4.5亿美元,但互联网高新技术创新企业从来不是他战略投资的重点。相反,他非常热衷于水、电和天然气等基础产业,但都是命脉行业。而马云则说“这是互联网时代,属于李嘉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新的机遇已经诞生。”真的像马云所说的这样吗?面对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产业和人们生活离不开的基础产业,哪个才是最重要的呢?欢迎大家积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