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游言己
一、
孙悟空的人生,以五行山下五百年为界限,分为两个阶段。
前面是妖。抢金箍棒,勾销生死簿,偷蟠桃,盗仙丹,反天庭,大闹天宫,一点儿也不守规矩,我行我素,自在逍遥。
后来在紧箍咒的约束下,遁入佛门,答应护送唐僧西天取经,他便以唐僧的安全为底线,触之即打生打死。
但是,这个底线并不明确。
比如:
在车迟国,明明是孙悟空挑衅在先,阴死三位国师在后,却诬陷一心向道的三位国师,迟早会成祸害;
八百里荆棘岭,孙悟空指使猪八戒,筑死了只会吟诗作对的八只老树妖;
孙悟空这等恃强凌弱的做法,跟五百年前的齐天大圣,判若两人。
他站在妖怪的对立面,成了妖怪界的“异类”。
然而,有那么一次,孙悟空放下所有执着,摒弃一切规矩,任由妖怪在他眼皮子底下,突破层层包围圈,顺利溜走。
这一只妖怪,名为九头虫。
二、
九头虫出自万龙山碧波潭,而孙悟空与碧波潭的缘分,始于牛魔王。
牛魔王交友广泛,当年孙悟空因芭蕉扇一事,找到牛魔王,五百年不见,兄弟反目成仇,正争斗间,碧波潭派来一只小妖带着请帖,邀请牛魔王去喝酒吹牛分享找小三的诀窍。
牛魔王骑着避水金晶兽,欣然前往,准备传授给小兄弟九头虫,一套老牛吃嫩草越吃越牛的技巧。
这年头,结交一个有共同爱好的妖怪朋友,不容易呐。
曾经跨过万水千山,远远看了一眼调戏嫦娥被贬下凡的猪八戒,原以为聊得来,最后失望了,那家伙有色心没色胆。
还是九头虫有意思,礼尚往来,九头虫也得偷偷告诉他老牛,一条龙服务究竟是啥滋味。
千年老光棍孙悟空,痴汉尾随。
到了碧波潭,孙悟空变成一只三十六斤重的大螃蟹,横行无忌,结果碧波潭老龙王对大螃蟹眄视指使。
孙大圣一直走将上去,被老龙看见,即命:“拿下那个野蟹来!”——《西游记》第六十回
要不是孙悟空口吐人言,这只大螃蟹,就是一顿大闸蟹了。
老子是专跟妖怪过不去的孙悟空啊,你们一家子竟敢把老子当食物?
这个梁子,结下了!
这个伏笔,埋下了!
三、
真正和碧波潭兵戎相见,跟一颗舍利子有关。
孙悟空陪着唐僧在祭赛国金光寺扫塔,逮着了两只网红小妖怪,奔波儿灞和霸波尔奔,他俩供出了偷舍利子的主谋,乃碧波潭九头虫。
九头虫是谁?孙悟空不在乎,反正能跟牛魔王称兄道弟的妖怪,想必没有后台,他首先给了九头虫一个下马威。
住定云头,将金箍棒吹了一口仙气,叫“变!”变作一把戒刀,将一个黑鱼怪割了耳朵,鲇鱼精割了下唇,撇在水里。——《西游记》第六十三回
预备~唱:
两只鱼精两只鱼精,游得快,游得快,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嘴巴,真奇怪,真奇怪。
一场你死我活的大战,不可避免。
四、
听闻是齐天大圣,碧波潭老龙王吓得胆战心惊,就要答应孙悟空提出的条件。而九头虫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到他手上的舍利子,哪能轻易交出去?这一点和孙悟空很像,孙悟空在东海龙宫抢走金箍棒,马上据为己有。
驸马笑道:“太岳放心,愚婿自幼学了些武艺,四海之内,也曾会过几个豪杰,怕他做甚!等我出去与他交战三合,管取那厮缩首归降,不敢仰视。”——《西游记》第六十三回
九头虫的意思不言而喻,要把孙悟空大卸八块,他也的确有本事,面对孙悟空猪八戒的联手,还能出其不意,抓走猪八戒。
只是孙悟空再次变成大螃蟹,救走了猪八戒。
师兄弟配合默契,孙悟空上岸,猪八戒做诱饵,老龙王不知是计,带着龙子龙孙杀上去,孙悟空趁机一棒子打下去,老龙王的龙头,稀巴烂。
岳父也是父,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孙悟空和九头虫之间,似乎无法挽回。
五、
九头虫披麻戴孝时,二郎神领着梅山兄弟路过,猪八戒邀请他们一同降妖。
双方实力,发生根本性逆转。
碧波潭的龙子龙孙,接连死去,九头虫只好现出本相,二郎神俨然不惧,‘二郎即取金弓,安上银弹,扯满弓,往上就打’,打出了九头虫的妖性。
半腰里才伸出一个头来,被那头细犬,撺上去,汪的一口,把头血淋淋的咬将下来。——《西游记》第六十三回
又是哮天犬。
孙悟空大闹天宫,也是哮天犬一口定乾坤,九头虫见少了一个脑袋,明白败局已定,慌得他撇下碧波潭,‘径投北海而去’。
六、
九头虫跑了,真要追,难道追不上?孙悟空的筋斗云,可不是摆设。不过,孙悟空放弃了,还制止猪八戒。
八戒便要赶去,行者止住道:“且莫赶他,正是穷寇勿追,他被细犬咬了头,必定是多死少生。”——《西游记》第六十三回
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不得而知。
有可能,孙悟空在九头虫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初生牛犊不怕虎,认为学了些本事,就小觑三界。
到头来,受苦受罪的,还是身边人。
孙悟空大闹天宫,花果山四万七的猴子猴孙,只剩下一千多。
碧波潭经此一役,死伤惨重,九头虫几近成了孤家寡人。
对了,花果山和碧波潭的惨状,二郎神都有参与。
七、
一个故事,一刻陪伴,一段记忆。
朝气蓬勃的少年,总觉得上了年纪的老人们,人处世没有棱角,活的太圆滑。
殊不知,老人们看到少年,也会偶尔想起,那些年的桀骜不驯,所以允许,所以纵容,所以听之任之,只求他,不后悔就好。
就好像孙悟空看到九头虫,放荡不羁爱自由,便由他重归天地间,逍遥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