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17日,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为了制止越南当局的侵略,捍卫国家领土主权,保卫边疆的和平与安全,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在广西、云南2个方向,同时发起对越自卫还击战。
3月5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由于越南侵略者不断对我国进行武装挑衅和入侵,中国边防部队自2月17日起,被迫自卫还击,现已达到预期的目的。中国政府宣布,自1979年3月5日起,中国边防部队开始全部撤回中国境内。”
3月16日,参战部队全部撤回中国境内。
战后,相关方面对我军武器装备方面在此次战争中所表现出来不足,做了总结,大致有以下几点:
我军的坦克质量很差,很容易就被越军摧毁。
发射的炮弹质量性能不稳定,有的甚至不爆炸,有的炮兵部队在战争第一天所发的炮弹的数量比过去20年所发的都要多。
越军一方,越美战争刚刚结束,作战经验丰富,他们使用的是越美战争中缴获的美军装备、苏联援助的大量军火和过去中国支援的军火。越军士兵普遍装备AK冲锋枪,而中国士兵还在使用56式半自动步枪,部分战士连钢盔都没有装备,我军一个四O火箭筒阵地遭越军炮击,弹片就从班长李建国右侧耳朵上缘将半个头顶削去,脑浆崩了一地,当场牺牲。
而越军炮兵,炮的单口径就比中国军队使用的大,且射程远,威力大。1979年,我军就吃了越军远程炮火的大亏。
我军的通讯指挥系统落后,仍停留在五六十年代水平。
空军方面,苏联援助的米格21和米格23歼击机已是越军制式装备,而同时期中国还在使用歼6,即米格19。因此,在攻打谅山、老街等其它边境城市的时候付出的代价很大。所以,在打下谅山之后进一步行动,对解放军是很不利的。
中方没有出动空军,因为那时候的战斗机,特别是歼击机没有全天候作战能力,白天可以作战,其它时候作战能力不强,所以空军不可能在越南有什么作为。
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许世友将军担任东线总指挥,战后,关于我军武器装备,许世友将军总结说:“是我们的装备太落后,战士负荷太重。这次作战,战士负荷80斤,有的60斤,既不方便走,也不方便打。过去哪有这么多东西?只背一块薄毯子、顶多二、三斤重,我当红军10年没盖过被子,8年抗战也没盖过被子。现在我们一件雨衣淋湿了就有8斤重,太落后了,战士要背子弹,背手榴弹,背干粮,背水壶……太重了!”
许世友将军说:“我们是打胜了,可代价也不小,粮食、弹药、油料花了不少钱。‘歼敌一千,自损八百’,我们也伤亡了不少好同志。作为军人,不能怕打仗,也不能怕伤亡。但愿这是我一生的最后一仗,也是中越两国之间的最后一仗。”
历史已经证明,通过对越自卫反击战,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捍卫了边疆的和平与安全,同时,也正因为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暴露出了我军军事战略思想和指挥方案的失误、以及武器装备方面的缺陷,直接加速了我国后来的军事改革和军事战略思想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