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光江湾,萧江人家风水福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2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698
导读

右侧是村中的大戏台,而左侧就是著名的婺源古代四大古建之首--萧江宗祠。 村里的婺源民俗博物馆,陈列着大量蕴含徽州文化的老古董和珍贵历史文字图片资料,值得一看。村中保存尚好的御史府宅、中宪第等明清时期官…

10年前到访过这个名噪一时的徽州古村,今天再次抵达,我还是按图索骥快步穿梭在街巷中,寻找那一处处承载着故事的古建,欲以读懂王族渊源的前世今生。

江湾是一座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古村落,村里民居大多挂着写有“萧江”字样的灯笼。原来,江湾的江姓系西汉开国宰相萧何的后裔,唐末僖宗宰相萧遘因朱温篡唐蒙难,其子萧祯隐居安徽歙县篁墩指江为姓,后其第八世孙江敌于北宋元丰年间始迁婺源江湾。

走过村前莲花池曲桥回廊,但见掩映在翠绿中的西安门透着古朴苍凉,入内是一大片石板广场。右侧是村中的大戏台,而左侧就是著名的婺源古代四大古建之首--萧江宗祠。

萧江宗祠又名永思祠,始建于明朝万历六年,后毁于太平天国战火。1924年重建,“文革”期间被拆毁,2003年三度重建。萧江宗祠曾被誉为江南七十座著名宗祠中“最好的一座宗祠”,宗祠以其建筑规模宏大、占地面广、雕刻精美、人文丰富,尽显王室气派。其建筑材料考究也为国内罕见。

江湾原名云湾,位于婺源县城东20公里,始建于唐朝初年,距今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在萧江氏到来的300年前,已有腾、叶、鲍、戴、程等家族在此定居,自从萧江氏迁入之后,家族兴旺逐渐成村中大族,于是“云湾”改名“江湾”。

宗祠正对着江湾永思大街,高大牌楼雕刻着江总书记亲笔题写的“江湾”两个大字。江湾文风鼎盛、群贤辈出,由宋至清孕育出状元、进士、仕宦38人;又有文人学士19人,传世著作92部,其中15部161卷列入《四库全书》,江湾不仅是历史瑰宝,还是名符其实的“徽州书乡”。

江湾古村的徽派建筑三雕(木雕、砖雕、石雕)与歙砚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婺源(江湾)豆腐架”入选江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积淀使这里平添文化风采,岁月浓墨使这里长留厚重深长的古韵遗芳。

江湾的建筑布局卓具特色,一街六巷,纵横交错,新旧有序,千年延展,不乱方阵。且每条巷道各有个性,不见雷同,古朴优雅,自成一景。

江湾有很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清同治年间户部主事江桂高的敦崇堂,清末民初教育家、佛学家江谦的三省堂,还有滕家老屋、古私塾德庆堂、富商江仁庆古宅、培心堂、“一府六院”遗址等古建,以及多处古井、古亭、古桥,彰显着古徽州文化神韵。

这座建于清朝末期民居加私塾式的徽派建筑现为“江永纪念馆”,故居的主人江永(1681-1762)系清朝经学家、音韵学家和皖派经学创始人。其一生蛰居乡里,以教书为业,著有大量治学著作。精通中西历算和“三礼”,尤精通音律声韵,学术成就颇丰,被《四库全书》收录的著作达27部之多。

纪念馆左侧的梨园花团锦簇,紧挨着的江湾小学慎修楼立墙上,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2001年回故里题写的“江湾荣光、荣光江湾”十分醒目。右边的思泽楼墙上是江爷爷当年与小朋友的巨幅画面。

江湾老街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韵,街面不宽,递次排列着几幢老店铺,有的店门还是一块块拼起的木板排门,店堂里老柜台、老货架让人感受到江湾明清时期的商业气息。如今村里许多民居被改为民宿接待四方游客。

新修缮的南关亭典雅大气,是村民们避雨、纳凉和谈天说地的好去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江湾邮局依然保持着原貌,如今邮局不仅照常营业,还摆放了许多老物件,让人心绪回溯到当年的时光。

村里的婺源民俗博物馆,陈列着大量蕴含徽州文化的老古董和珍贵历史文字图片资料,值得一看。

走出博物院右边是郁郁葱葱的青山,这是江湾人引以为傲的后龙山,他们把本族“人丁兴旺、英贤辈出”归功于后龙山龙脉好。自古以来,江湾人不准任何人动后龙山上一草一木,古有“杀子封山”的典故。因此,山体植被保护得十分完好。走进后龙山,犹如走进原始森林,满山古木,遮天蔽日,给依山而建的江湾古村增添了不少神韵。

登后龙山俯瞰,江湾古村正中的巷道,竟构成一个硕大的“安”字。村中保存尚好的御史府宅、中宪第等明清时期官邸点缀在小巷之间,构成了徽州山村的独特风貌和风水布局。

江湾风景区钟灵毓秀,为展示婺源的文化特色,景区新建百工坊、鼓吹堂、公社食堂等景点,让游客体验旧时手工艺匠人的传统技艺,观赏徽剧、婺源民歌等传统剧目,在寻古中得到传统文化洗礼。

入得鼓吹堂,正中戏台前是“餐桌布阵”美味佳肴等着客人品尝,今年3月江湾首推“演艺餐”,让游客一边享受丰盛特色美食,一边享受精彩文艺表演。体验与互动的业态亮点是通过生动、形象的演绎,让游客轻松快乐欣赏、了解江湾人文风俗,还吃得有文化,吃得有趣味,吃出对梦里老家的美好记忆。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