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圈迷惑现象_德国最知名的画廊主之一是个盲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6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10
导读

《纽约客》曾经对他同在艺术行业工作的哥哥进行过采访,稿件中有这么一句:“有些人讨厌他和他的关系(指的是柯尼希的哥哥莱奥),他们指出,对于一个姓柯尼希的来说,在艺术界打拼实在太轻松了——以至于莱奥的弟弟约…

约翰﹒柯尼希(Johann König)是德国青年一代中最知名的画廊主之一。

按理来说,任何一位画廊主看过的艺术品,应该都比我们走过的桥还多。可问题就在这儿,柯尼希是一个医学概念上只剩2%视力的盲人,他并不能“看到”自己面前的任何一幅画。

● 约翰﹒柯尼希

尽管如此,他依旧建立了德国最具知名度的画廊之一。 他的画廊常年约有800件作品流通,客户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和古根海姆美术馆。 柯尼希是德国最知名、最具有影响力的青年艺术经销商之一。

可是,在一个几乎完全由视觉主宰的行业里,没有视力的他,究竟要如何发现一件有价值的艺术品呢?

● 柯尼希在自己位于柏林的画廊内

儿时的一场意外夺去了柯尼希的视力。

意外发生在是十一岁,还是十二岁?柯尼希自己也记不太清了。他并不是一个乖乖听话的小朋友,小时候不循规蹈矩的地方实在太多了,这场意外只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件。

他时常做一些不符合年龄的举动:约会大自己五岁的女朋友、抽薄荷香烟、从超市里偷东西……总而言之,循规蹈矩四个字离他大约有十万八千里远。

出于好奇,他找朋友上街边的玩具店里买了发令枪用的子弹,私自藏在家中。他坐在房间里,把玩着这些子弹。但不知道是因为温度过高,还是他攥得太紧,火药就这么在他手里爆炸了。

● 艺术品经销商柯尼希

柯尼希只看见火花四溅的一瞬,爆炸之后,他什么也看不见了。

他的手烧了个大洞,整个房间都是溅开的血。他跌跌撞撞地跑出房间,清楚地知道自己眼睛受了重伤,很有可能就此失明。因此,绝望的他冲到父亲面前说:“要是我失明了的话,我就自杀。”

● 柯尼希的父亲

父亲许是为了安慰他,言辞间并没有过多慌张:“嗯,放松点。他们把这清洗一下,你明天就能去上学了。”

不幸的是,一切并不像他父亲说的那样轻松——第一场手术花了六个小时,结束后,他又被推进了另一场八个小时的手术,两天后转院,他又做了一场十二小时的手术。

三场手术后,他勉强有一点点视力在:他能看到一点鲜艳的颜色,能感知到光和暗,剩下的都是模糊的形状轮廓。

他就此失去了光明。

● 柯尼希

最奇特的是,每当谈到自己的视力缺陷时,柯尼希自己似乎并不以此为憾。

“我并不觉得我的生活会有什么不同,大概就是轻松很多吧。”当被问到如果重获光明的话,他想象中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柯尼希这样回答。

他只想干艺术这行。21岁,大学都没有读完的他跟自己叔叔借了15000欧元,开了自己的第一家画廊。

● 柯尼希在柏林的画廊

艺术是他的空气。柯尼希这个家族,算得上德国艺术界的“贵族”了。和他说“清洗一下,第二天就能去上学”的父亲,不仅是德国最著名的策展人之一,还担任过十二年科隆路德维希博物馆的馆长。

他的母亲是一名插画家,叔叔有一家艺术出版社、一家连锁书店,他的哥哥也在纽约做艺术商人,一样小有名气。

甚至,当柯尼希在盲人学校上课时学到的艺术家,有不少都是和他父亲有过合作的。能和艺术家面对面的人,自然对艺术有不一样的理解。

● 与父亲逛展是柯尼希的童年日常

当然,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他画廊的成功来源于家族的名气——你没有视力,怎么可能弄好你的画廊呢?一定是因为你的人际关系!

《纽约客》曾经对他同在艺术行业工作的哥哥进行过采访,稿件中有这么一句:“有些人讨厌他和他的关系(指的是柯尼希的哥哥莱奥),他们指出,对于一个姓柯尼希的来说,在艺术界打拼实在太轻松了——以至于莱奥的弟弟约翰(指柯尼希)在近乎全盲的条件下,都开了家画廊。”

这显然不是什么好话。

● 柯尼希画廊内部

诚然,视力局限了他对艺术的感知。他看东西更多依靠的是获取信息后,再依靠想象判断:假如,他的面前有一张玻璃桌,而他并不知道这一点的话,他唯一能看到的只有桌子的影子、光和玻璃反射出来的光;但如果他知道这里有张玻璃桌,那么他就能依靠这一点点挖掘到的视觉信息,给自己脑海中勾勒出一张桌子的样子。

面对艺术作品时,他尽量拉近自己与作品的距离。但他承认,视觉上的缺陷使他无法获得许多作品的完整体验。因此,他更偏向于从概念上理解这些作品,而非倚赖情感本身。

● 柯尼希照片

但就像上面说到的那样,柯尼希已经习惯了失去视觉细节的日子,他从来没有在工作中想到这件事——在经营画廊上,失去视力是画廊主最根本的缺陷,绝非家族关系就能抹平的障碍。

乔丹﹒沃尔夫森(Jordan Wolfson),一名同柯尼希有合作的艺术家清楚记得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样子。他站在一旁,打量着这名因为没有视力而出了名的画廊主。

柯尼希转身同他说:“这些收藏家一定因为我这么年轻才大吃一惊。”

沃尔夫森心想:“不,他们这么吃惊是因为你他妈是个瞎子。”

● 尔夫森在柯尼希画廊展出的作品

对柯尼希而言,与其说是他在挑选艺术作品,他更看重的是艺术家本人。他时常和即将合作的人一起聊天,聊很长时间去了解他们作品背后的概念。

当柯尼希第一次来到沃尔夫森的工作室时,沃尔夫森也不知道该怎么给一名盲人展示自己的作品,所以他就尽自己所能解释了每一件。柯尼希的鼻尖都快怼在电脑屏幕上了。但等到他开口后,沃尔夫森不得不承认,柯尼希对自己作品的理解比他遇到的任何人都要清晰。

他和艺术家一样,永远站在作品那一边。同柯尼希合作的另一名墨西哥艺术家Jose Dávila谈到与柯尼希的合作时说:“假如我要运五吨石头到欧洲来的话,他只会说‘好的’。他想的不是自己能否卖出这件作品,他只想做出自己能力范围内最棒的展览。”

● 慢慢成为大叔的柯尼希

在盲人学校,柯尼希的老师曾经对他说过这么一句话:“能看见的人,和不能看见的人,一样盲目。”

“视觉层面通常都很有欺骗性。”柯尼希说,“人们一看到表面的一切就做判断,如果看不到的话,你就必须找其他方法。”

他眼前的世界,说不定比我们更加宽阔。

内容为『手望Sowarm』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推 荐 阅 读

·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阅读 ·

“这么好的文章,朋友圈分享一波吧”

"嘿,你在看吗?"↓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6473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