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汉字是方块字,是汉语独有的记录符号,汉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形体演变而来,最初的汉字是以图形的方式存在的,又被称为"象形文字"。随着人民的不断改造,汉字也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到了今天最简的形式。由于汉字文化的源远流长,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都深受汉字文化影响,在文学上不断借用我国汉语言文字。
汉字的构成并不都是复杂多样的,其中有4个不是很常见的汉字,只有简单的一划,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字吧。
第一个字是"丶",它不但是一个汉字,还是汉字基本笔画之一,很多朋友在上网打字时,经常把这个字打成"dian",虽然也可以成功打出这个字,但是"丶"读作zhǔ,同"主",也同同"注"。它不但是古人们断字用的符号,还是一个姓氏。《说文解字注》记载:有所绝止。丶而识之也。
"丨"也是一个汉字,读作"gǔn"。"丨"乍看之下,以为只是一个符号,但是它却是一个象形文字。除此之外,"丨"也是一个多音字,读音为shù、gǔn。读作"shù"的时候,意思和"火柴棍"差不多;读作"yī"的时候,则是姓氏;作为"gǔn"出现的时候,意思是上下相通的意思,笔画从上至下;与之相反的是由下而上,此时的"丨"读作tuì,通"退",大家千万不要搞错了,写法不同,读音不同,意思不同。
第三个一笔下来的汉字是"亅"。它很像英文大写字母"J",但是它读作"jué",是我们中国的汉字。它是一个象形文字,大家看这个字是不是很像我们钓鱼时,鱼钩上的倒须钩?是的,这个字就是代表了倒须钩。除此之外,它还是汉字笔画之一,也就是"竖钩"。《广韵》和《说文》中均有关于此字的描述,大家有时间可以去看看。
最后一个字则是"乚"。虽然这个字也时笔画"竖弯钩",但是当它作为一个汉字出现时,则读作háo。它是"毫"意思相通,是古代的长度单位。《改并四声篇海》引《俗字背篇》:乚,十丝也。另外,它也被读作"yǐ ",和"乙"字差不多,所以在古代对这两字并不作区分。
中国文字真的是多种多样,不仅没有准确的数量,总数还达到了恐怖的十万之数。虽然传说文字是由仓颉创造的,但是汉字最早还是在甲骨文上出现的,之后出现的钟鼎文虽然有字数的增加,但在整体的形体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所以,认全所有的汉字是不可能的,不认识的朋友也不要灰心,要知道就连我们书上也是说明了目前所知的汉字,并不是全部,以后的汉字也许还要靠大家发现的,大家说是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