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1月26日电(崔健 孟凡波)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两山论的提出,到实现美丽中国的远景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大兴安岭加格达奇林业局三千多名干部职工担当的使命重任。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之际,正值大兴安岭秋季森林防火期,加格达奇林业局党委、林业局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深度融合,增强森防战线全体干部职工守初心、担使命的责任感,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运用到全面提升综合防灭火能力、维护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具体行动之中,林业局实现了全年没有火情、火警发生的森林防火工作历史最好成绩。
为保证基层一线党员干部同步学习,确保学习教育全覆盖,积极开展党支部送学活动,采取送学上门的方式,将学习书籍、报纸报刊、党的生活等各类学习资料送到森防一线的党员手中,让坚守在防火岗位不能参加集中学习的一线党员同步学习,并指导基层党员使用“学习强国”app参与学习,使每一名党员及时学习领会主题教育工作精神,用学习成果指导森防火工作实践。
结合主题教育林业局对全局基层扑火队营房进行了改造维修,局工会开展了职工最满意食堂评选活动,保障防火一线职工吃的好,吃的饱。各基层单位新建改建了淋浴室和卫生间,改善了长期在林内驻防职工和专业扑火队伍的卫生条件。开展送书刊下基层活动,全局各瞭望塔、管护站都设立了报刊栏、读书架,局党委坚持为坚守岗位的职工群众送去各类图书和报纸,丰富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林业局与通讯公司多次沟通,为接收不到手机信号的单位加装了移动信号接收设备,极大的改善了基层单位通讯条件,方便了职工同家人的联系。
为破解林内各类作业人员大量增多,火源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的难题,在主题教育开展过程中,林业局找准森林防火制度与当前工作不适应的差距,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森林防火各项制度,抓实林火预防工作,细化了管理任务。对原有的检查站检查记录进行了科学合理修改,详实注明各检查项目,使检查人员工作目标更加明确,检查更加规范;完善出台了检查站、管护站、瞭望塔、巡护组管理规范和工作行为规范,统一了标准化文明用语,全面提升了职工文明素质和业务能力;针对野外作业农牧户的管理,出台了“督导检查细则”,细化了6个检查项目、112个小项检查内容,使管护检查人员明确了查隐患、堵漏洞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火源管理做到更严、更细、更实。为进一步推广先进科学技术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应用,破解森林防火工作技术设备落后的难题,在检查站配备了烟火探测器,提高了入山检查效率,有效杜绝了违规火种入山;在各检查站安装台式智能身份信息识别录入设备,为管护人员配备手持智能身份信息识别设备,利用先进的智能身份信息识别录入系统,提高对外来入山人员及野外作业人员的管理,提升预防工作能力;购置了无人机,用于森防“三清”巡护和对重点区域的监控,作为高山瞭望塔和地面巡护人员的补充,有效填补了观测盲区,确保出现火情第一时间发现;利用“谷歌地球”软件开发制作三维立体施业区电子沙盘系统,便于发生火情时能够及时精准定位,直观分析森林火灾发展态势,协调和调动扑火队伍,以最大效率扑救森林火灾。
秋季森林防火期期间,林业局11名处级包片领导、80余名科级包片干部全部深入所包责任区,严格按照“三级包保网格化管理”责任制,本着“责任、任务、措施”三明确、三落实的原则,把森林防火各项责任分解落实到林班、地块、人头。在抓好自身责任区的同时,各级包片领导10天一轮岗,交叉互检,通过“反复抓、抓反复”的过程,相互借鉴、相互监督,着力做到精准预测、精准预判、精准预警、精准预防。高火险期间,瞭望员天亮上塔、天黑下塔,在瞭望时,每30分钟同局防指电台沟通一次,这些“大森林的眼睛”时刻关注着森内的情况。公路女子巡护组每天携带防火宣传牌,在林区内的各条干线公路上流动巡护,提高了过往车辆司乘人员和行人的森林防火意识。管护员每三天一个周期,对管辖范围内的野外作业人员反复检查,切实做到了“看住人、管住火”。全局700名专业森林消防队员,按照局防指部署,在各驻地靠前驻防,24小时集中待命,每天加强扑火体能和技能训练,认真做好道路行进和扑火避险等安全教育,进一步提升应对处置突发性森林火灾的快速反应、协同作战能力。
加格达奇林业局通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森林防火工作中查找隐患和不足,狠抓整改落实,把守初心担使命体现到工作中,落实到行动上,推动森林防火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佳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