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雍正帝和年羹尧的“相爱相杀”是该剧的重头戏。年羹尧作为四阿哥府上的包衣门人,从杭州将军手下的参将一路升迁,当过四川提督、陕甘总督、抚远大将军,成为雍正朝的重要力量。今天这篇文章不讲《雍正王朝》那烧脑的权谋术,而是就两件事讲一讲,一是年羹尧与康熙的关系,二是年羹尧和陕甘总督的关系。
在《雍正王朝》中,年羹尧和十三阿哥胤祥是雍正帝的左膀右臂。尤其是年羹尧,作为雍正帝手上的一把钢刀(十三阿哥身份显贵,不方便做的事年羹尧来做,比如屠江夏镇),为雍正帝夺嫡成功立下汗马功劳。都说年羹尧和雍正帝的关系在早期好,其实在历史上,和年羹尧关系好的不仅是雍正帝,雍正帝的老爹康熙帝和年羹尧也非同一般。
康熙帝对年羹尧非常器重,经常在人面前称赞年羹尧有胆有为。《雍正王朝》里康熙帝也确实比较欣赏年羹尧,让他当四川提督。年羹尧确实去过四川当官,但不是当过四川提督,当的是比提督级别更高的四川巡抚,封疆大吏。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这一年年羹尧只有31岁,在仕途上属于“新兵蛋子”,就被康熙帝提升为四川巡抚。《雍正王朝》说年羹尧在四川提督任上一年就肃清了四川境内的全部土匪,康熙帝还夸年羹尧是个人才。历史上的年羹尧在四川做事也确实雷厉风行,他到四川后罢免了很多庸官和糊涂官,说这些人只吃人饭不干人事,浪费朝廷俸禄,全都卷铺盖走人。
年羹尧做四川巡抚时,在巡抚之上还有个四川总督,二人各管一摊,严格来说井水犯不着河水。年羹尧却觉得有总督在自己头上,有些事情不方便做,浪费管理成本和精力。为了能在四川大干一番,年羹尧竟然主动向康熙帝提出:“皇上让我当四川总督,保证能让四川繁荣安定。”谁敢找皇帝老子要官做?还是主管军事的总督,年羹尧就敢。康熙帝对年羹尧的伸手不但不生气,反而高兴地说:“年羹尧想当四川总督,那就当好了。”不止是想当四川总督的折子,年羹尧给康熙帝写的折子,康熙帝基本上都是照准,给足年羹尧面子。
康熙六十年(1721年),老迈的康熙帝身体明显不行了。年羹尧知道后写折子说想见皇上一面,康熙帝立刻照准,让年羹尧火速来到承德的避暑山庄面圣。在避暑山庄,年羹尧和康熙帝几乎形影不离长达26天。这样的殊荣不要说一般大臣,就是皇阿哥也未必有年羹尧在康熙帝面前受宠。
年羹尧在任四川总督期间还兼理川陕总督,位高权重。康熙帝对年羹尧还是十二分的放心,从来没有怀疑年羹尧有不臣之心。比如年羹尧根据自己的喜好在四川任用官员,这本是皇帝的权力,年羹尧越权了,康熙帝从来不生气,反而称赞年羹尧做得对。还有一次,陕西省府库缺钱,年羹尧实在没钱了,打算增加火耗。康熙帝不同意年羹尧这么做,认为有伤民心。康熙帝考虑的有道理,但年羹尧缺钱怎么办?康熙帝立刻从大内拿出50万两白银火速送给年羹尧救急。
再说年羹尧和陕甘总督的关系。
《雍正王朝》中,十四阿哥想当大将军王,和一母所生却是竞争对手的四阿哥胤禛做了一笔交易。四阿哥出面保举十四阿哥出任大将军,十四阿哥则推举四阿哥的门人年羹尧出任陕甘总督,负责前线军需。年羹尧在电视剧当上了陕甘总督,但在历史上,年羹尧却根本没有可能当陕甘总督。为啥呢?陕甘总督设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年羹尧被杀已经三十多年了。年羹尧曾经出任过管理陕西的总督,但不是陕甘总督,而是川陕总督。
陕甘总督的前身是清顺治二年(1645年)设的三边总督,管辖范围包括陕西省、宁夏、甘肃省、青海省东部。清军进入四川后,为方便管理,就把四川归入三边总督辖区。顺治十八年(1661年),四川不再受三边总督节制。康熙十一年(1672年),陕西设陕西总督,现在的陕西省和甘肃省皆在管辖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甘肃省出现于1668年,是从陕西省划出来的。陕西总督管着陕甘两省,却依然只称陕西总督,直到康熙十九年(1680年),陕西总督才改称川陕甘总督。没错,四川这时又加了进来。
到了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四川再次脱离,剩下的陕甘两省再设陕西总督。截至乾隆二十五年,陕西、甘肃、四川三省的建置非常混乱,分分合合甚是热闹。有意思的是,陕甘总督“陕”在“甘”前,但有段时间,陕甘总督的驻地却在甘肃兰州,而不是陕西西安。原因并不复杂,康雍乾时,清朝的大西北形势非常不稳定,兰州在西安以西,距离大西北更近,可以就近“灭火”。
年羹尧不但在《雍正王朝》里是重要人物,在历史上也是重要人物,他受康熙的喜爱,不比剧中的雍正差。年羹尧虽没当过《雍正王朝》里说的陕甘总督,但川陕甘总督的重要性比陕甘总督的重要性只多不少。更多历史地理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图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