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福建省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消息,该局大力推进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工作,目前已完成全市填海历史遗留问题生态评估和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的编制工作,包括19个片区和3个围填海项目,涉及围填海图斑400多个,面积1000多公顷。
记者了解到,去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 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自然资源部发出《关于进一步明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有关要求的通知》,促进海洋资源严格保护、有效修复和集约利用。这也是国家层面针对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制定的专门政策。加强滨海湿地保护,部署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工作,需要对围填海工程开展生态评估,提出合理可行的生态修复措施,才能科学处理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
因此,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加大指导力度,督促沿海各县(市、区)根据要求,抓紧对未批准的围填海项目全面开展生态评估,科学评价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于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坚决给予拆除。同时,结合围填海项目实际情况和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现状,编制生态保护修复方案,制定建设生态海堤、修复滨海湿地、海滩保护、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等生态保护修复措施,加大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此外,对已批准未完成围填海的项目,集约节约利用并进行必要的生态修复。
下阶段,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还将组织沿海各县(市、区)因地制宜,根据实际生态评估情况,加快制定市、县两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并及时上报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审核,最大限度控制围填海面积,最大程度降低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推进泉州市的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