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生孩子不疼?可真相是_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9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52
导读

但是,分娩的第二阶段浸没在水中(即水中分娩)对胎儿和产妇的好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缺乏足够的临床证据支持; 虽然第一产程采用水中待产,可能有助于减轻产痛、减少麻醉剂用量并且缩短产程,但是目前并没有证据…

作为一个妇产科医生,我经常会接到一些关于怀孕啊,分娩啊这方面的询问。

某天,一个快要分娩的朋友给我打电话说:

姐,我一个朋友在某某医院,说是她们那里可以做水中分娩,说得非常高大上,不但不疼生孩子还特别快,我可以做吗?

近几年,水中分娩貌似流行了起来,很多明星都选择这样的分娩方式。

尽管水中分娩听起来是很高级,但是我的建议是:不要盲目选择。

水中分娩是怎么一回事儿?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简单说,传统分娩是在床上生,水中分娩是在水里生,妈妈躺在一个大浴缸中,宝宝完全在水中诞生,出生后立即抱出水面,妈妈也在胎盘娩出之前出水,其他的步骤跟正常的分娩基本没有太大区别。

水中分娩,并不是一个刚刚出现的新生产物。

早在 8000 年前的古埃及,就有人类在水中分娩,有记载的最早的水中分娩可以追溯到 1805 年的法国。

直到上世纪中后叶,水中分娩才在欧美等国流行开来,其中英国做的比较多。

近年来,水中分娩,开始成为一种比较「高端」的分娩方式出现在大众面前。

水中分娩真的那么好吗?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目前有一些研究认为,水中分娩的好处有:

置身温暖的水中,可以更有利于产妇放松,能够减轻待产妇的痛苦。

水的浮力有一定的支撑能力,水波轻柔的撞击作用让产妇盆底和腿部的肌肉更好地放松,子宫肌肉的活性增强,让待产妇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用力方法,加快产程进展。

可以减少产后出血,还能够减少外阴裂伤和会阴切开的发生。

如果真的是如此的好,为什么水中分娩没有大规模的推广开来呢?

事实上,对于水中分娩的不同意见,一直都没有停止。

2014 年 3 月,美国儿科学会(AAP)和美国妇产科学会(ACOG)联合发布了一个指导意见, 该意见通过对有关水中分娩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全面审查和分析,结果认为:

在分娩的第一阶段(即待产阶段)浸没在水中(即水中待产),可以减低疼痛和缩短产程;

但是,分娩的第二阶段浸没在水中(即水中分娩)对胎儿和产妇的好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缺乏足够的临床证据支持;

注意,这个「水中待产」和「水中分娩」可不是一回事儿哦。

更重要的是,AAP 和 ACOG 临床联合报告表示:

虽然第一产程采用水中待产,可能有助于减轻产痛、减少麻醉剂用量并且缩短产程,但是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它可以改善新生儿围产期结局,所以不能因此而妨碍和阻止采用其他产程管理措施。

总体来看,产程水中分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得到充分评估和论证,也没有母婴受益的证据。

而且水中分娩可能引发新生儿少见而严重的,甚至是致命性的并发症,比如:产妇和新生儿感染、新生儿体温调节障碍、脐带撕脱、断裂引起的严重出血甚至休克,还有新生儿吸入分娩池水(呛水和溺水)后发生吸入性呼吸窘迫,以及可能的窒息和癫痫发作。

一项有关 4032 例水中分娩结局的调查显示,其中 2 例误吸了水,5 例发生了脐带断裂。病例报告也描述了这些并发症,以及母体和新生儿感染、新生儿体温调节困难、新生儿呼吸窘迫、淹溺和近乎淹溺、癫痫发作及围生期窒息。

不要盲目选择水中分娩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美国助产士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Nurse Midwives,ACNM)有关同一议题的意见书认为:没有并发症的妊娠女性可安全进行水中临产和分娩,并应由有资质的产科医护人员实施。

并不是所有的产妇都适合水中分娩,所以不建议将水中分娩作为临床常规方法。

当产妇有这些情况时,不建议进行水中分娩:不能满足顺产条件的产妇(胎位不正,巨大儿,羊水异常,产妇存在有内科疾病和各类并发症等。

即使符合顺产条件,如果产妇患有乙肝、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等传染性疾病,也是不能进行水中分娩的。

而且对于计划提供第一产程水中待产的医疗机构,应该制定严格的临床细则。

总之,如果我们对于宣传可以开展水中分娩的医院不够了解,那么还是谨慎为好。

毕竟生孩子不像吃饭,看哪里是网红打卡地,大家一窝蜂都往那里挤,分娩最重要的应该是安全性,保持冷静,不要盲目跟风。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本文经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主治医师 临床医学硕士 翁若鹏审核

参考文献:

Gilbert, R. E, Tookey, P. A. Perinatal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among babies delivered in water: surveillance study and postal survey[J]. BMJ, 319(7208):483-487.

Kelley Bowden, Dale Kessler, Mike Pinette,等. Underwater birth: Missing the evidence or missing the point?[J]. PEDIATRICS, 2003, 112(4):972-973.

Pinette M G , Wax J , Wilson E . The risks of underwater birth[J]. 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04, 190(5):1211-1215.

Byard R W , Zuccollo J M . Forensic Issues in Cases of Water Birth Fatalities[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 and Pathology, 2010, 31(3):258-260.

Eckert K A , Turnbull D A , Maclennan A . Immersion in water in the first stage of labour: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 Birth, 2001, 28:84-93.

Gilbert R . Water birth--a near-drowning experience.[J]. Pediatrics, 2002, 110(1):409.Zainab K, Maria S, Anne G. Underwater birth and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J]. 2005, 330(7505):1447-1448.

Jacqui Wise. Legionnaires’ disease in UK baby triggers warning over some home birth pools[J]. 2014, 348:g4118-g4118.

Committee on Obstetric Practic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COG Committee Opinion no. 594: Immersion in water during labor and delivery.Obstet Gynecol. 2014;123(4):912.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Nurse-Midwives (2014) Position Statement. Hydrotherapy During Labor and Birth. American College of Nurse-Midwives, Silver Spring MD.

UP TO DATE :处理分娩镇痛的非药物性方法

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Committee on Obstetric Practice. Committee Opinion No. 679: Immersion in Water During Labor and Delivery[J].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16, 128(5):e231-e236.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